央视纪录频道两周年观察:电视价值再发现

2013/1/21 20:07:43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2011年1月1日,中国第一个全国播出的国家级专业纪录片频道、中国第一个全球覆盖的中英文双语纪录片频道——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央视纪录频道还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签署了互播意向协议,中国原创纪录片将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3个时段播出。

  从陈晓卿竞聘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项目部主任这个职位开始,他就非常清楚“频道需要什么样的纪录片”。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身为总导演的陈晓卿成为新晋的产业符号人物,火遍业内外。

  “媒体化或类型化纪录片很重要的杠杆就是商业,必须有一个商业的杠杆撬动它。”

  “舌尖”况味

  专业,这个形容词,极致而简约,加在陈晓卿的身上却再合适不过。无论纪录片,还是美食。

  他曾是那样低调且满足于做一个“一辈子扛摄像机的人”。《远在北京的家》、《龙脊》、《森林之歌》等都是他的代表作,为他在纪录片业界赢得了很多实实在在的荣誉。而“美食雷达”也并非浪得虚名,陈晓卿从10年前就开始品究美食,《Time Out》中文版、《天下美食》等报刊,常年设有他的美食专栏。

  《舌尖上的中国》大热之后,在各种场合,陈晓卿都极力淡化他的个人标签,甚至大部分媒体的采访请求,他都一概拒之。“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工作。”

  但《舌尖上的中国》源自陈晓卿,毋庸置疑。从一开始,他就给《舌尖上的中国》定下一个基调——探讨人和食物的关系。

  食物之于人,尤其是中国人,是生存的必需,是情感的依托,亦是某种文化维系。“我们试图从三个层面去呈现。”

  其一,突出中国的地域文化符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二,表达中国人的价值观,“亲情、乡情和勤俭的品质”;其三,展现一个突变中的中国,“这一层表现得稍显不足。”陈晓卿认为,片中对中国的时代气质和社会经济的变化表达得较少,他更希望多关注一些“变化本身”,在《舌尖》第二部中,这种关注会加强。

  变化,发生在《舌尖》内外,包括陈晓卿自己。

  纪录频道开播之前,国家广电总局开第一次研讨会的时候,陈晓卿就位列其间。

  2000年时,纪录片从上世纪90年代的备受追捧,一下子成了“失落的一代”,陈晓卿也一度迷惘,不知道将来会怎样,关掉手机,失踪了十多天。后来,除了继续创作之外,他开始写博客、写专栏,倾泻情感,纾解压力。

  随后陈晓卿竞聘到纪录频道,到频道之后,与他单纯作为某部纪录片导演的工作节奏完全不同,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又一个项目,一个又一个会议,一个又一个合作,一个又一个采访。

  所幸,在纪录频道他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大家的行事方法也许不同,但价值观非常一致,尤其对频道需要什么片子,什么是好片子,大家的判断是一致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累一点也‘活该’了。”

  大道起于微

  10年前,陈晓卿还是美食界的“白丁”,但这位“白丁”对美食的理解很前卫——“美食的最高境界是平民美食,是我们平时能吃到的东西,并且我们应该带着一种感恩的态度来对待它。”

  10年后,他更自信,“热爱生活的人不丢人,‘吃货’也不丢人,《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以后,各种‘吃货’的声音立刻大了许多。”

  关于美食的选题,他之前不止一次向台里提交过申请,但直到纪录频道开播,才真正找到机会立项开拍。“可能我运气好,赶上了央视纪录频道的开播,赶上了头一拨的鱼。”陈晓卿说,他就是想通过《舌尖上的中国》这个片子让大家看看热爱美食的中国人是什么样子。

  “我们用有限的制作成本,做出了一部还有点影响力的片子。”陈晓卿说,《舌尖》的火爆,最重要的是得益于央视综合频道每晚十点半档的《魅力纪录》栏目开播:“综合频道是央视的旗舰频道,晚间十点半档又是次黄金时段,《舌尖》在《魅力纪录》栏目首播,这个受众群是庞大的。”他说,台领导算了一笔数倍于制作经费的费用明细:《舌尖》播出期间,中央电视台停掉的广告费用;在《新闻联播》里数次播放该片片花;在新闻频道每一个整点播报该片的幕后花絮;在每一天《晚间新闻》里,播出该片片花;全台15个频道一起合力推介《舌尖上的中国》等等。

  “差不多小2000万元。如果没有央视纪录频道,没有中央电视台,这个影响力是做不到的。如果这点不清醒,把《舌尖》的成功归于自己或团队,或者单一频道,都不是特别客观。”陈晓卿说,这是一部占齐“天时地利人和”的片子。

  2012年11月,央视2013黄金资源广告招标大会上,《舌尖上的中国Ⅱ》受到客户追捧,成功招标近9千万元。虽然采访时陈晓卿只透露2013年1月开机,但在最近的“江湖传说”中,《舌尖上的中国Ⅱ》将会把视野放得更开,并有可能联合一些大公司进行拍摄。

  “舌尖”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如此成功,可以归结为“三力合一”:选题的影响力,叙述的吸引力和制作的专业化水平。

  对于《舌尖上的中国》这个项目,陈晓卿的“专业”主要体现在制作理念和流程监控上。

  在陈晓卿严苛的专业标准里,一个成熟的选题能够直接看出成片的样式。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同时也必须告诉团队这个东西是什么。于是,他自己花钱,请当时参与这个项目的导演去参加国际培训,“让他们知道,要做的片子是什么样的内容,项目书该怎么写。”

  《人类星球》和《美丽中国》是《舌尖上的中国》借鉴最多的两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操作过程中,陈晓卿和编导团队对《美丽中国》进行了大拆解,包括音乐的长度、镜头的数量、段落的分布,进而在其中找寻可供借鉴的规律,“片子的节奏完全按照BBC标准……学人家就要学得有模有样。”

  对于纪录片,陈晓卿坚持了下来,但也有很多人在漫长的等待中转投他处。“一个导演朋友年纪轻轻就得过纪录片的国际奖,但因为拍纪录片养活不了自己,现在成了企业宣传片的‘大拿’。但是前些天,他看了纪录频道,想和频道合作,想回到纪录片队伍里来。这样的人挺多的。”——让纪录片和专业纪录频道能养活纪录片人,在陈晓卿看来这是纪录片复苏的一个基础。

  “我们现在做的更多是媒体化纪录片,虽然这种片子的整个操作过程免不了各种妥协,但更是标准化的,加入各种国际考量的。”他说,专业的纪录片频道如果不是产业化的,如果不是做类型化或媒体化纪录片,就没有固定的观众群,就无法生存。

  陈晓卿说:“纪录频道还要承担社会机构的角色,承担市场主体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纪录片一定要尽力做到将社会效应最大化、经济效应最大化和社会影响最大化,而《舌尖上的中国》正是这样的。”

上一页12345 ... 下一页 下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