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首席记者 李澄)配合着大屏幕上播放的画面,“噪音“正在成为一种可以“看得见“的图像,生动地出现在观众面前,是听觉更是视觉。昨晚,为“世界环境日“而创作的五部当代音乐作品,由著名指挥家吕嘉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大剧院精彩上演。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场音乐会由环境保护部、全国妇联、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国家大剧院、环保部宣教中心、北京市环保局承办。
本场音乐会所演奏的五部作品是由全球极具声望的五位作曲大师谱写,五部作品分别反映了“城市噪音”、“光污染”、“海洋石油泄漏”、“岛屿沉没”以及“濒危物种”等环保热点话题。晚7点30分,随着指挥吕嘉和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入场,恩里科·查贝拉的《黑色噪音》、瑞秋·波特曼的《濒危》、乔比·塔波特的《月浪》、迈克尔·托克的《群岛之海》和鲁多维克·艾奥迪的《湿地》依次上演。这五首“新鲜出炉”的管弦乐作品凝聚了五位作曲家的巨大心血和非凡才华,也融入了他们对于环境保护的独特感受与理解。此外,本场音乐会五首作品的演奏中还配合了五部震撼人心的环保视频同步放映,这些为此次音乐会专门进行主题拍摄和精心制作的视频不仅与音乐作品的节奏韵律完美契合,更以冲击人心的视觉画面深层地唤醒了大众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