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博物馆17日开馆 展现城市精神

2013/6/14 11:38:23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1896年8月某个闷热的夏日,一小群中外人士聚在一起,投影仪呼呼地转动起来,将上海历史上播出的第一段斑驳闪烁的活动影像投射到临时搭建的屏幕上。在“动画长廊”中,除了用各种媒体、实物介绍上海动画电影的历史,还设有小朋友自己动手的环节,小朋友可以探索发现隐藏的宝藏。

上海电影博物馆17日开馆 展现城市精神

  1896年8月某个闷热的夏日,一小群中外人士聚在一起,投影仪呼呼地转动起来,将上海历史上播出的第一段斑驳闪烁的活动影像投射到临时搭建的屏幕上。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这是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在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也是外国电影商人在华活动之始。这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神奇的时刻,自此,无数传奇被记载。

  中国电影史上的诸多“第一”诞生于上海:第一部故事片、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一部美术片、第一家电影院、第一家电影制片公司……30年前就有人提议上海应该建立一座电影博物馆,让世人对这个让上海展现出鲜活生命力的复杂行业有更深刻的了解。10年前,任仲伦接手上影集团的时候就打算筹建上海电影博物馆。当时车墩影视基地的几个仓库让任仲伦更坚定这一想法,“那几个仓库里不仅有30多万件电影道具,20多万套戏服,而且还有十几万的历史文献资料,其中包括很多电影大师的手稿。一位老同志花了整整八年,整理出一大批有价值的文献。”那些经年累月的物品提醒着上海应该有个自己的电影博物馆:将电影的意义及潜力重新燃起焕发并传承下去。

  电影博物馆与普通博物馆不同,它可以借由电影这个特殊的媒介来展现不同年代的社会变迁,将历史转化为活泼的、可亲近的影像,尽可能还原真实。

  经历5年多的筹备,位于漕溪北路595号上海电影制片厂原址的上海电影博物馆终于要在本月17日上午9点正式向公众开放。好的博物馆不仅仅是告诉人们看什么,更是鼓励参观者自己发现世界。上海电影博物馆里的各种互动科技试图让电影爱好者从起点开始,在熟悉的场景、道具所组成的情景中,沉浸在上海电影黄金岁月的永恒优雅中。

  回到19世纪末正观看着第一部影像片段的那个片刻。那个夏日的晚上所见证的神奇时刻将永久地驻留在这个城市丰富且永不停歇的电影文化潮流中。上海电影博物馆的故事,刚刚开启。

  “展馆设计的核心必须来自上海 的城市精神”

  1972年生于德国,曾在柏林艺术大学学习建筑,1994年起他开始为许多展览馆的展览项目提供方案,致力于把展馆的内容和设计结合在一起。2004年,他与人合伙创立了“协调建筑与空间设计事务所”,2008年成立了上海分部。

  早报记者 蔡晓玮

  在上海电影博物馆二楼的电梯口,两件揭示电影缘起和本质的装置静静地摆放在展示台上,一件用来解析电影如何用光影成像,一件用来展示一帧帧的画面如何通过运动而流转起来——从某种程度来说,电影博物馆的展览设计是困难的,因为电影一旦化作静态的文字说明、剧照、海报,电影本身的魅力也就削弱了。

  如何用四层的空间来展示上海百年的电影历史,同时将电影这一艺术的魅力最大化?来自德国的上海电影博物馆展览设计师、艺术总监逖尔曼·图蒙(Tilman Thuermer)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必须跳出普通的展览设计围绕一条连续的时间线来设计,观众就像看书一样来看展览的模式,而是通过互动的方式来进行展示。”和普通的博物馆从一楼开始参观不同,上海电影博物馆的参观路线是从四楼逐层往下,在进入上升的电梯后,参观者们将会看到老电影片头中从十到一的倒数,意味参观之旅的开始。这样的设计被图蒙解读为:“当参观者从一楼坐上电梯,他们就进入了另一个维度:电影的奇幻世界。”

  从“上海”“电影”出发

  2011年,图蒙被任命为上海电影博物馆的艺术总监,负责展览的设计。最初的起点是两个词:“上海”、“电影”。

  在电影博物馆的四楼,在无数的老电影中出现的南京路场景矗立展厅的一侧。尽头是一块触摸屏,屏幕上展示着南京路的场景,窗台上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男女主人公,路边则是三毛在街上徘徊,随着观众的点击,将会出现和这些电影相应的问题;一转身,《色|戒》的拍摄场景被复制在一处展室之内,今日的上海和昨日的上海,在电影中相遇。

  事实上,电影博物馆并非一件新鲜事,在欧美的很多城市,电影博物馆或者资料馆都是当地电影活动的重要据点。虽然来自拥有德国电影博物馆、法兰克福电影博物馆的德国,但图蒙认为上海电影博物馆的设计必须不同于纽约、柏林、伦敦或者东京的电影博物馆,“它的核心精神必须来自于上海这座城市本身。”在设计的最初阶段,设计团队走访了上海当地的电影机构和院校,对上海电影的历史做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一些上海的老电影给设计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1937年的《马路天使》和1934年的影片《神女》,它们都展示了上海人民经历的艰难时期,但是同时这些作品也显现出人们无法被击溃的精神力量,那种乐观和积极。我认为这是在当下的这座城市仍然能被触摸到的品格,而且也是可以被国外的观众广泛地认可和理解的。”

  唤起参观者的个人记忆

  专业背景是展览设计的图蒙,认为博物馆的展览内容永远应该大于展览的形式。而为了配合展示电影这一动态的艺术形式,他的设计的出发点出自电影本身——光和影。整个展厅以黑色的色调为主,配合灰色和白色。“我希望把焦点放在展品上,而不是空间上。整个的空间设计就像你走入一间电影院,你在一个黑匣子中,而你关注的是银幕上的那些明星、电影故事和内容。”

  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或许是四楼的“大师风采”部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白杨的客厅、听到周璇的歌唱,在你走近之后,通过感应系统,亮起灯光、响起歌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最爱的电影、影星、导演或者故事,这些都和私人的深刻记忆和强烈情感有关,而光影的感应似乎是连接电影和记忆、历史的不错选择——“当你走近它,它就生动起来,就像我们的回忆一样。”图蒙说。

  电影互动体验贯穿始终

  整个电影博物馆分成四个楼层,每个楼层的展示功能都各不相同。在四楼和上海电影历史上的明星、大师相遇过之后,三楼则根据电影的类型来展示各片种的发展史;二楼,剪辑、动画等各个工作室以大块透明的玻璃作为和参观区域的区隔,向参观者实时展示电影制作的流程;一楼除了商店和接待功能之外,则有以1万件道具复建起的《乌鸦与麻雀》的摄影棚。在整个的展览设计中,互动的体验贯穿始终。

  “我们试图将博物馆和参观者连接起来,他们不是被动地参观,而是成为整个展览的重要参与者,可以和这些电影故事、展品进行互动。”图蒙说。在三楼的译制片展示区域,参观者可以通过身体的律动来选择收听用英语、普通话和上海话配音的经典老片;而在动画、儿童片展示区域,耳熟能详的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被投影在地板上,踏破投影中那些虚幻的小泡沫,就会出现小蝌蚪找到的各个动物妈妈,而如果出现的是真正的母亲——青蛙,整部动画片将会进行完整地播放。而在二楼,每一个工作室门外都有与此制作部分相配合的体验内容。在剪辑工作室外的电脑上,参观者可以自己剪辑出一个小片段,在录音室外,你可以尝试为《葫芦兄弟》配一下武器撞击的声音。

  而设计师试图在进入电影博物馆的最初就带给参观者体验式的观展方式,将参观者带入到上海电影工业的方方面面。坐着倒计时电梯进入四楼,迎接参观者的是一条“星光大道”,黑色的镜面下是无数的红色灯泡,通道四周还会感应式地亮起狗仔的闪光灯。“当参观者坐着电梯进入四楼空间,时间、空间和角色都发生了变化,他们成为了明星。”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