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内特·庞泽尔:我倒不知道,你能够看我的电邮,我还以为是美国政府呢。你知道我的电邮里面说的是什么,知道我见过民生银行了,我们还见过北京银行。很重要的一点,我们需要帮助他们走出中国之外,然后让他们帮助我们在中国之内进行行事。我们有的一些客户,他们有投资,希望在中国之外进行投资,希望我们帮助他们管理大陆之外的市场,我们还希望与中国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
冯伟:斯蒂芬·沙夫先生,美迈斯律师事务所非常著名的,百年老店的律师事务所,在好莱坞,应该说介入是方方面面的,从投融资到完片担保,到放映发行都有很多的参与,想问一下,在中国,如果在咱们投融资这一块,特别在完片担保,这个体系的建立方面,您觉得最重要的是哪些具体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斯蒂芬·沙夫:您所说的这个完片担保的问题,在中国之外都已经建立得非常成熟了,我们其实进到中国以后也一直在进行学习。在中国整个电影行业,也逐步进入到一个世界的标准,他们在利用一些全世界已经成文的,已经成规则的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定,这些都对于中国要建立起这样的完片担保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电影制片商还是投资者,都想知道当制片方给他们提供预算的时候,他们想知道这一千万是不是够。比如说这个钱够不够,他们怎么知道这一千万是不是能够作为完整的预算,然后他们进入市场以后会成功还是不成功呢。中国之外,这种担保,完片担保就是给投资者一个保证,让这些投资方能够放心他们在提供这样的融资之后,如果最后这个预算比基金要高的话,那么这个担保金会投入相应的资金投入,同时也能够确保这些所有的资金能够,确保这个电影最终能够进行发行。这对于市场逐步成熟来说,是最为重要的。这对于金融界非常重要,我说的不是煤炭老板们,但对于非常有经验的金融投资家来说,的确需要他们投入了钱之后,是不是能够成功完片,完成的片子是不是跟他们想要的一样,演员是不是在这个里面,明星导演是不是参与在其中,这些都对于整个行业逐步成熟以后,最为重要的。以及这个产品,包括班内特·庞泽尔之前说到的,在中国是由谁进行发行,然后最终整个情况怎么样,都将有一个统一规定。
冯伟:朱总,刚才也说到中国市场不缺钱,千亿的资本在看中国票房的电影产业百亿的,怎么说感觉不太对称。从您中金公司角度,如果下一步对这个有信心,希望有所作为,哪一个是你们今后认为可以做的大生意?
朱云来:我觉得影视产业,其实中国影视产业规模还是很小的,跟整个经济相比。同时包括跟基本的消费相比,中国人看电影,平均只有0.7次,就是一年,一个人一次都看不到,这只是说城镇的七亿人,没有说农村的六亿人。我是说这个发展的机会很多,当然前面一位嘉宾也讲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我前面也提到过的,完片担保,因为是把投资的风险至少能够确定到你是什么样的预算,你这个钱实实在在的花到制作过程中间,保证能够把这个片子完成,虽然片子完成了以后,质量怎么样?片子完成了,可能一分钱不值,没有人要,也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我们都看到过这样的例子。但这至少把这个要点解决以后,使得这个资本就更容易参与这个行业,参与这个发展。实际上大家都感到,十几亿人,其实确实也需要休息,这十几亿人工作很辛苦,需要一些休闲,一年才不到一次,按照美国这样平均至少应该有四次,这样这个潜力就非常的大。
我们现在也看到,从电影这个角度来讲,怎么能够真正做出好的,大家喜欢看的片子,怎么样才能系统的开发?我们觉得中国这个电影行业,各个专业,不同专业管理的经验可能还是不够,可能要在这方面有系统性的加强。现在有比较突出的好几家公司已经出现这个苗头,但将来还要比较系统的发展。我到好莱坞看过,它的经纪公司、管理公司、院线体系甚至导演协会、演员工会等等,这些都是说整个行业、产业的集群里面各个必要的环节,只有这样一个比较系统的工作方式,相对在这么一个风险比较高的,因为既然是创意,必然是风险很大。在这样一个风险比较高的环境里面,降低了这种不确定性的风险,这样也有更好的资本的良性的参与,也有广大的艺术创作人员发展的机会,也有商业发展的机会。
冯伟:接下来要问于总的问题,您刚才提到企业要做对好,在中国市场融到钱不是一个问题,最近我也注意到博纳跟民生银行签订了一个三年两亿人民币循环的授信。刚才前面您也提到了博纳这家公司从资本市场上面是远远被低估的,市值被低估的企业。我们也注意到近两年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在国外私有化。从这个角度上面讲,会不会感觉,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家中国电影企业,在美国上市,会有一点是亏了?移师国内的想法?
于冬:我是凭着一腔理想和热血不远万里去美国上市的,我觉得在美国上市有很多的,确实对于沟通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成本。跟美国的投资人。而我面对的一批机构投资人又是非常理性的一批投资者,他们对中国的蓬勃发展的电影市场没有理解,或者没有概念,或者没有分析,也没有专门的人去分析这个行业。博纳的上市其实是给投资人,或者美国的投资者重新讲一个美国二战以后刚刚兴起的美国电影的故事,是让他们重新觉得这个电影行业开始在中国出现巨大的增长。其实我觉得对于博纳来讲,我还是做了一点贡献,为美国投资人在介绍这个行业。
我觉得现在这个制作赚钱不赚钱,我想补充一下。现在在中国拍电影其实是非常多钱的,其实我们缺乏的是专业的团队,或者是专业的精神。刚刚过去的这几部大的票房的电影,《中国合伙人》、《致青春》、《泰冏》、《失恋33天》,这六部电影,总投资不到两个亿,但是票房35亿。所以这个故事对投资人来讲是非常大的吸引力,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分析人士,都对这样的一个回报率是非常的期待,所以这也是为中国电影的融资和投融资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我觉得现在中国电影缺乏的是专业的团队和精神,我其实再想表达一个观点,作为制片人,或者作为监制,对项目负责的监制,你说服你的投资者,不管什么老板,或者金融机构,或者投资者,私人投资者或者机构投资者,投资人把钱给了你,你拍戏,或者你管理这笔资金,如果这个项目也好,或者这家公司也好你给投资人赔钱了,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是对行业其他项目再融资平添了阻力、障碍。现在很多制片人、监制赔钱觉得是应该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所以要看到投资人,要看到我们这些制片人,专业的团队,要把资金投向这些专业的公司,真正扶持这些专业的公司成长,成为世界级的企业,中国已经具备了这样增长的环境和条件,我还是很看好和期待中国电影的成长。
冯伟:小马奔腾,大家知道在国内最早是做广告这方面的业务是做得非常好的,这几年快速进入中国的影视市场,而且快速的挤入第一梯队,给大家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一批票房都创了佳绩的影片。去年更是一下子收购了海外大的后期制作的特效公司数字王国。我想问的问题是,前面我们也提到了,像万达收购AMC(音)美国第二大的影院公司,从去年年底的营业状况来讲,已经扭亏为盈了。数字王国目前来讲,帐面上还是亏本的,还是说具体情况怎么样?你们有哪些举措结合中国的市场?为什么收购数字王国,别人认为很难接手的一家公司,你们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信心?
钟丽芳:特效公司,特效这个东西对电影产业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由于它的商业模式本身,所有这样的公司都不是特别盈利或者是倒闭。已经若干家公司因为做了一个大片,拿到奥斯卡奖,倒闭。如果想做好这一类的公司,你必须从根上改变它的商业模式。我收购这个公司之前已经觉得,脑子里面有概念怎么样改变这类公司的商业结构。所以我接手这个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把我们的电影制作部分比降低,因为这一类公司的人员成本是占绝大多数,80%以上。电影经常延期、超支,一旦这样,像我们这样的公司就会跟着超支得很厉害,利润一下子就没有了,还要亏本。这部分,在整个公司结构里面首先把它下降。其实我们数字王国有非常强的一面,我们游戏、广告。我们很快把这个比例,原来是80%、20%,我进去第一件事把这个比例改到40%、60%,这样保证一个稳定的现金流。
其实数字王国有它最强的技术,没有被好好的利用。比如说数字王国在虚拟人的制作上面,全球绝对NO.1。大家没有好好利用这一点。我们此时此刻,正在做邓丽君的虚拟人,大家有望在今年能看到邓丽君登台表演,怎样把技术转化成一个可复制的模式,我们有了一个邓丽君,就可以全球的开巡演,也可以拍电影,也可以拍广告。我们现在此时此刻也跟迈克杰克逊谈,也跟其他的谈,每天的现金流都会很好,从现金流的结构上面改变它。
再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么大的,我们达成协议之后,就有一个稳定的项目的收入,这样我们数字王国在电影的收入上面也会相对比较稳定。最后我们也是把我们投的这个和我们数字王国有效的结合,我们在国内会把它的IP在大中华地区释放到最大。
冯伟:最后一个问题给斯蒂芬·斯蒂茨,高盛就不多介绍了,全球金融的巨无霸。我想问的问题是高盛公司,我们注意到最近参与了阿里巴巴全球的,应该是80亿美元的募集资金,高盛在里面差不多投了五个亿,这也看出了中国TMT产业市场的关注,同时高盛公司好像也收购了日本大阪环球应城很多的股份。我想问一下,高盛公司认为在中国下一个影视产业,比较大的投资领域在哪些?
斯蒂芬·斯蒂茨: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特别具体的话,不太妥当。但我想说的是,在中国尤其是媒体和电影行业的发展是非常好的,当然今天我们很多提到了关于下游和创造方面的一些挑战。我想说的是,不仅在中国,即便在美国,这个问题也没有被解决。比如说IPTV,还有发行,还有如何把知识产权货币化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现有的挑战。还有刚才提到DVD的模式,如何转变成数字的模式,还有其他的一些网上的模式,我想我们一定要有21世纪的愿景来实现这个盈利,把这种IP的知识产权带来盈利和货币化。
冯伟:感谢各位嘉宾参加我们下午的论坛,非常的有趣!我们上海国际电影节主委会对各位参与论坛的嘉宾有一个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