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郭敬明:生活重心就是工作没空恋爱

2013/7/11 19:06:35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无论人们对于郭敬明的作家头衔有着怎样的争议,但没人会否定他是个成功的商人。与“尴尬”只玩耍了两分钟,这就是郭敬明的休息时间,“尴尬”回到了助理身边,郭敬明早已回到房间与新一批媒体记者开始聊起自己的电影《小时代》。

郭敬明。摄影/景容

郭敬明。摄影/景容

  无论人们对于郭敬明的作家头衔有着怎样的争议,但没人会否定他是个成功的商人。他努力工作,享受奢华也极度清醒。这个瘦小的年轻人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偶像,然后利用自己的声名成就了中国青春文学的半壁江山。

  本刊记者/陈涛(发自北京、上海)

  (声明:刊用《》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我很少有失败的例子。”瘦小的郭敬明穿着纯白色的衬衣和深蓝色的牛仔裤,一边用iPhone聊微信,一边落座在沙发上。

  这段时间他密集接受媒体的访问,目的清晰——多聊自己的新电影《小时代》,而非其他。

  “当然有考虑上映时间。”他对《》说,“因为这个题材是年轻人喜欢的,所以暑假是最适合的一个档期。”今年30岁的郭敬明,这个畅销10年的青春文学作家,出版公司最世文化的老板,将自己的商业帝国第一次延展到电影圈。他亲自把百万销量的小说《小时代》搬上大银幕。

  配合电影上映,原著《小时代》的第一部也被再版,郭敬明在导演该电影时写下的日记《小时代电影全记录》也将出版,其主编的杂志《最小说》最新一期的封面也直接选用了电影海报。这再一次彰显了商人郭敬明清晰的商业头脑。但他并不愿意事先估计票房,“不晓得,因为说不准。中国的票房,大家都看不懂。”

  “有人就是富二代,有人连学费都交不起”

  最世文化公司坐落在上海静安区武定路,两扇铁门紧紧地关闭着,除了一个门牌号,别无其他任何标志显示这里就是中国青春文学最成功的“梦工厂”。

  郭敬明的助理小春打开了大门,送走了一批记者。这一天,郭敬明的采访从早上10点一直排到晚上10点。这扇低调的大门内有三栋古朴的小洋楼,分别是公司的办公楼、图书馆以及郭敬明的住所。该处房产市值过亿。

  办公楼一楼休息室,墙上挂着大幅西方油画,屋内摆设着各种雕塑,8盏高级台灯只作为陈列没有接上插座,屋顶悬挂着Baccarat水晶吊灯,房中有KENZO的小桌子,FENDI的沙发和地毯,映衬着进口饮品,唯一不昂贵的东西是一包心相印抽纸。

  “在自己承受范围内,为什么不可以”。这是郭敬明对奢侈生活明朗的态度。在他的小说或电影《小时代》中也随处可见CHANEL、Dior、LV、Gucci等品牌,正如他的真实生活。他甚至为电影剧组提供了一些自己的名牌包作为道具。

  “最早出道时,还会在意外界的非议。”郭敬明对《》说。对于这些年网络上对他的身高讽刺、写的东西是给中学生看的“酵母”这类,他已经完全不在乎。郭敬明过着明星一般的生活,他经常会用“出道”这个娱乐圈的术语形容自己2003年第一部小说《幻城》的出版。

  他与自己的粉丝之间也刻意保持着距离以维护自己的神秘感,“现实中接触他们干吗呢?你在工作,忙自己的事业,不可能接触到粉丝的。本身也不近,他们买书就行了。”郭敬明说。

  2007年在《最小说》上连载《小时代》时,郭敬明作品中所展示的生活就备受争议。“可能是因为里面展示了很浮华、很奢侈的生活,但是里面也有很平民的邻家女孩,也有家庭很贫穷的人。”郭敬明对《》说,“只是贫富差距分化也比较严重。其实在我们这个时代,贫富差距就是这样子的。有人就是富二代,有人可能连学费都交不起。”郭敬明很清醒,“现实就是这样。”《小时代》以林萧、顾里、南湘、唐宛如四个女孩为主角,同时选取了十几个处于不同阶层,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的人,通过他们的群像,去反映这个时代。只不过郭本人更善于描述红男绿女。对于“屌丝”,他说,“我不太了解这个群体。”对于他清楚认识到的社会阶层分化,他从不像韩寒那样发出议论——十多年来他和韩寒一直被相提并论,他认为那不是自己的特长。

  采访近半,最世文化的副总裁痕痕走过来,蹲在沙发边问总裁郭敬明,“你的专栏要不要继续开,写什么?”“那我继续写好了,就写后期电影宣传的事情。”郭敬明说。痕痕提醒他,最好是这几天就交稿,“抽空写写”。这段时间,郭敬明每天只有几个小时的睡眠。

  即使如此,郭敬明仍能敏锐地回答每一个问题,几乎没有停顿思考。而且他仍会在乎自己生活上的细节,他会突然让助理从楼上拿下一双球鞋,在记者面前换掉做工考究的皮鞋。又让助理帮他找来沙发靠垫。

  帮他找靠垫的助理小曹是郭敬明的第三个助理,日常负责电影事务,负责打理他日常生活的小春是他的第四个助理,而此前的助理小叶已经负责去打理郭敬明的房产,小青已调至公关部去打理版权事务。而第五个助理开始进入实习期。

  “他想法多,热衷交朋友,善于把握资源”

  郭敬明也没想到过自己最终会当导演,“虽然我念的是编导,但到大二时我就休学了嘛。那时候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导演,全部精力都放在写作上面。”他说。

  2001年冬,郭敬明从四川自贡市富顺县出发,第一次出门远行,到上海参加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复赛。

  “很震撼,因为我的生活环境和上海完全不一样,第一次感受到这种大城市很物质,很繁华,很让人迷茫的,就自己很渺小的那种感觉。就觉得这个时代很大,你只是其中一个很渺小的部分。”郭敬明回忆当初的感受。就如同他在《小时代》的开头也曾描写着大都市的浮华。

  次年他进入上海大学念编导专业。刚到上海,他就认识了一批文友,这些朋友日后成为他创办的最世文化公司的元老级高层,包括现在的两个副总裁痕痕、阿亮。

  和郭敬明同龄的痕痕坐在自己的独立办公室里对《》回忆,自己算是郭敬明最早期的粉丝,高二时看他的散文集《爱与恨的边缘》,就很喜欢他的文章。

  “但那个时候学习也比较紧张,等到高考之后,我就上网去搜郭敬明的信息,搜到他在榕树下的个人主页,上面还留着他的QQ号码。然后在高三暑假就认识了。”痕痕说。

  在开学之前,痕痕到上海大学见到了郭敬明,“就觉得很瘦小,皮肤也黄黄的,还染了黄黄的头发,洗、剪、吹还加上了烫的那种。当时感觉他还有些土气。”十年之后,郭敬明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他已经是强势的老板,对奢侈品牌如数家珍。“但他还是比较脆弱,比较孤独。我认识他到现在,觉得他的性格也有比较任性,比较冲动的元素在。”痕痕认为,“他想法很多,善于制定目标,善于和热衷交朋友,善于把握资源,机遇多,才一步步成就了现在。”

  但郭敬明也曾经有过“众叛亲离”的时候。2007年,设计师hansey和作者落落离开团队,但后来毕竟尽弃前嫌又重回郭的公司。“他和他高中的朋友,大学的朋友,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交集。”痕痕说。

  “我和阿亮呢,怎么说呢,都有被骂哭过。有时当面把我骂哭,有时候我是背地里哭。”痕痕回忆说,2007年《最小说》的办公地点还租在杨浦区,开放式的办公室。一次,已经到了6点下班的时间。痕痕从办公桌旁站起来,轻松地喊了一声,“哎呀,下班啦!走起!”还在一旁忙于工作的郭敬明,脸色迅速变得很严肃,“你要走就一个人走好了,干吗要煽动别人?”至今,作为老板的郭敬明都不希望提醒员工下班,他自己就是个工作狂。

  七八年来,郭敬明都没有给自己放过假,甚至“因为工作太忙了,也没有时间去谈恋爱,也没有时间去考虑这方面的东西。”郭敬明对《》说,“我现在的生活重心就是在工作。”在他看来,这是他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式。

  “郭敬明成功地把他的风格和判断放大了”

  郭敬明很清楚自己是“内容提供商”,而近年来他最大的合作伙伴长江文艺出版社是“渠道商”。2006年,在结束了与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合作后,郭敬明开始和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中心合作。

  “按照约定分成。我们推广、发行、销售,他们负责内容,大家扬长避短。”长江文艺副社长黎波对《》说,“当初考虑的就是这样,做《最小说》的杂志平台,同时给有实力的作者找出路,然后再进一步影响成长的读者,做系列杂志。”

  最初合作时,郭敬明已经拿出了一个很完整的计划书,甚至后来的系列杂志,如落落主编的《文艺风象》和笛安主编的《文艺风赏》也已在预期之中。而目前最世文化签约的70多个青春作家,有很多也在最早的计划之列。

  事实上,在2006年时,郭敬明还身陷“抄袭案”中。法院认定《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作家庄羽的《圈里圈外》。这成为郭敬明履历上最大的污点,虽然他自己从未对此事道歉。

  “他生活非常不规律,有时候睡几个小时,但对工作非常投入。”黎波评价郭敬明说,“他很聪明,给低龄的青春读者写,市场情况会好得多。但不能说给青春读者写,就看不起他。”

  2009年,郭敬明担任长江文艺北京中心副总编辑,去年升任总编辑。黎波认为,这是“产业需要”,因为“我们青春文学这一块做得很有规模了,这边的领导年龄也比较大,我们现在已经不是把握内容有没有问题(过审),而是把握有没有市场”。

  对于市场和销量,郭敬明有着惊人的嗅觉,“他要对这个市场做一个判断,三审的稿件他要负责。”当然,这个负责,依旧是判断内容上是否畅销。

  如今,长江文艺每年的青春文学码洋超过2亿。“比如一万种青春类书,我们在前100中甚至超过一半。”黎波说,“郭敬明成功地把他的风格和判断放大了。”《小时代》的责编、长江文艺北京中心的市场营销部主任赵萌说,“郭敬明真的很适合文化产业。我觉得他不做作家的话,在营销策划上也是个非常棒的人。”

  事实上,直到2007年,郭敬明成立最世文化公司时才开始了正规化的公司运作。当时《最小说》的销量已稳定在每月50万册。而2004年成立“岛”工作室,2006年转变为“柯艾”公司时,公司还像一个家庭,并没有太严格的制度。“‘岛’的时候还是很松散的,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去做。真正到最世的时候,就比较正式。”郭敬明说。

  “他的概念里面,做老板就是要强势。包括在长江开会的时候他就说,作为领导,想到的就给他们提要求,我只是需要许愿,你们来实现愿望。他要求挺高的。实际上,他是一个很挑剔的人。”最世文化副总痕痕对《》说。

  在痕痕的印象里,郭敬明之前要涉足商业领域,都会看多财经书和杂志。也会关注与自己同类杂志的论坛。

  2007年前后,郭敬明几乎每周五都会叫一帮人去他家,一边看着《快乐女声》,一边吃火锅。如今,痕痕有时候找郭敬明谈事时,甚至都要事先问问助理小春,老板是否有时间,“都不知道他是否在公司。”

  去年,郭敬明有计划将最世文化上市,但最后“因为各种综合原因”,并未真正实行。

  但他毕竟又衍生出了一条电影的生产线,第一次自己担任导演。“其实在影视方面,我们有一点一点地去开展。比如我们一些签约作家的作品,有些是适合电影改编的,我们跟电影公司是在联系,落落的《剩者为王》,笛安的《西决》影视版权都卖出去了。”据痕痕介绍,公司还没有正式进军影视行业,目前只是有公关部的人员在与外界谈电影方面的合作。

  郭敬明结束了访问,走出房间,逗了逗自己那条名叫“尴尬”的哈士奇。另外,他还有一条叫“茶杯”的金毛和一条叫“哔哔”的泰迪。与“尴尬”只玩耍了两分钟,这就是郭敬明的休息时间,“尴尬”回到了助理身边,郭敬明早已回到房间与新一批媒体记者开始聊起自己的电影《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