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编剧王朝柱美国领奖记

2013/10/16 10:01:40 作者:佚名 来源:女物娱乐网
冥想中的王朝柱睁开眼,看见西装革履的美国导演协会主席,一个头发花白、面露和蔼笑容的老头儿风度翩翩地注视着会场。他缓缓打开文件夹,用纯正的美式英语揭晓谜底“这个奖项,”他又抬起头扫视了一圈会场,“由来自中国的剧作家、《走过雪山草地》的编剧王朝柱先生获得”。

王朝柱左与《走过雪山草地》的投资方代表在美国领奖

  一个男人要有三分霸气。这霸气,不是恃强凌弱,不是颐指气使,不是刚愎自用,也不是蛮不讲理。它应该是一个男人精神的标高,支撑它的是学养、胸怀与气度。王朝柱身高不过六尺,与朋友相处,谦恭而有礼,但依我的观察,他却是一个由里向外发散霸气的人。对此,美国驻华大使馆那位蓝眼睛、黄头发的签证官恐怕更有体会。

  那天,当一身中式装扮的王朝柱走进签证处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时,金发碧眼的签证官起初并没有觉得眼前的这个中国小老头儿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只过了一分钟,签证官就觉得自己的这个判断有误。因为这位貌不惊人的小老头儿并不像那些渴望立马就飞到大洋彼岸的中国人一样,唯恐哪句话得罪了签证官而被拒签,从而显得小心翼翼,谦卑而胆怯。他虽然也面带微笑,但镜片后的目光却异常淡定、从容,甚至还隐隐飞扬着一股傲气。这使签证官产生了好奇,“哈罗,”他摆摆手,示意对方坐下,然后操着那口半生不熟的中文问:“你也要去我们美国?”小老头儿坐下了,他把背完全靠在了沙发上,然后用右手轻轻拍了拍扶手,“嗯”了一声,慢条斯理地回答:“我要到你们美帝国主义去转转。”哇,美帝国主义?签证官是个三十几岁的年轻人,未曾经历过中美对峙的冷战时期,对这个词似乎有些陌生,但对眼前这个话语幽默、充满自信的中国小老头儿却陡增了几分好感。他耸耸肩,双手一摊:“你去过我们美帝国主义吗?”小老头儿笑了:“小伙子,我要是说我去过的地方你都未见得去过,你相信吗?”签证官夸张地“唔”了一声,然后一抬左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基韦斯特岛。”小老头儿脱口而出。

  这个岛是美国最南端的一个岛屿,风景秀丽,人迹罕至。有一年王朝柱随剧组在美国拍戏,闲暇时有人提出请他一游。那时他正为创作四十集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做准备,翻阅史料时,了解到孙中山先生早年曾到过这个岛屿,正想利用美国之行寻觅一下伟人的足迹。因为基韦斯特岛太偏远了,即便是美国人也有很多闻所未闻。果然,年轻的签证官略显茫然地摇摇头,在求助于网络后,证明了小老头儿绝非吹牛,便一抬手,“啪”的一声把章盖了,然后双手把表格递给小老头儿,用美式中文调侃了一句:“先生,欢迎你来我们美帝国主义转转!”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