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电视剧《寻路》编剧王朝柱

2013/10/16 10:01:40 作者:佚名 来源:女物娱乐网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寻路》播出后,收视率一路上扬至全国前茅,几大视频网站的播放量也超过百万。记者:客观地写出这些领袖人物的不同性格,及其在探寻中国革命之路中的分歧,《寻路》的整个创作过程都贯穿了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王朝柱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寻路》播出后,收视率一路上扬至全国前茅,几大视频网站的播放量也超过百万。《寻路》走红不仅表明这部主旋律作品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更重要的是,《寻路》以新鲜独到的视角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对接,艺术地揭示了“道路决定命运”的深刻命题,与当下全国人民奋力实现中国梦的舆论氛围形成强烈的共鸣和呼应。一段时间以来,严肃电视剧遭遇到来自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以及一些过度追求娱乐化电视节目的影响,有些作品出现了用娱乐的态度对待中国革命史的现象。《寻路》坚持思想制胜,追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谐相依,其创作经验值得总结借鉴。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编剧王朝柱同志。

  记者:前段时间,文艺界热议“王朝柱现象”,大家统计了一下,从《辛亥革命》、《长征》、《延安颂》、《八路军》、《解放》、《解放大西南》到《开国领袖毛泽东》等等,您用几十部作品把20世纪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史完整地搬上荧屏,构成了一部系统的中国近现代史,创造了影视史上的一个奇观。有人不禁要问,这次的《寻路》会给观众带来什么样的思考?《寻路》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王朝柱:自1927年“四一二”大屠杀至1932年宁都会议,短短的五年,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复杂、最重要的五年。在这五年中,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历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终于探寻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大道。这五年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启示,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笔了不起的精神财富。正因为当时的情况复杂,以往的影视作品对这段历史的描述基本上是片断性的,《寻路》力求全景式展现这一艰辛曲折的过程。但是,我又不想一般地再现寻路历程,而是紧紧抓住如何突破“国际共运”已有的革命经验这个焦点,以一种更宏阔的历史视野,审视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深刻意义,从哲学层面上打通历史与现实的内在精神联系。这就是我写《寻路》的缘起。

  记者: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观众,都一致认为,《寻路》破题很好。“寻路”两个字贯穿全篇,其实正触及中国革命史的精髓。您在创作中是怎样展现早期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状况的?

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