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赛飞走出“大宅门”走进“石库门”

2014/7/19 21:59:04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反哺戏曲上影视  十年前,曾三上央视春晚唱越剧的何赛飞告别西子湖畔落户申城,成了上海滑稽剧团的演员,消息传出,轰动一时。

  何赛飞在东方卫视热播的上海题材电视剧《保卫孙子》中扮演了一位上海女人李完美,她在剧中和潘虹扮演的苏梅“冤家路窄”,针尖对麦芒,彼此水火不容,话中暗藏讥讽,这让一些在荧屏上看惯了吵吵闹闹、家庭恶斗的网友,大赞她俩“连吵架都那么美”……何赛飞说,她扮演的荧屏上海女人形象至今已有五六个了,她本身就是个“新上海人”,落户上海已近10年了。

  苦学源于张艺谋

  在上海西区的一个绿茵环抱的高层公寓中,记者来到何赛飞家中,采访时大多用沪语交流,可见这位当年浙江“小百花”的越剧名角已完全融入了上海这座城市之中了。何赛飞说,她和潘虹曾多次饰演“死对头”, 从《少年天子》到《国色天香》再到《保卫孙子》,她俩虽在荧屏上勾心斗角,彼此较劲,并从古代斗到了现代,但在生活中却是一对好朋友,也正因为这样,她俩配合才非常默契。

  为了演活这一角色,何赛飞还故意将李完美设计成一个已退休在家、有点清高的京剧名角,以常常能唱一些《霸王别姬》等经典唱段而感觉良好,她希望由此为人物个性增添点新鲜感。她说,自己学习京剧,最早是在拍摄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她扮演的三姨太曾是戏班名旦,妩媚撩人,风情万种,需要唱些菊坛名曲,本想以自己擅长的越剧轻松对付一下,没想到,老谋子就是不答应,说民国时期的北方地区,哪有人会唱南方的越剧?他硬是给何赛飞请来了京剧老师和琴师,并规定她不练够两小时就不准出门,使她整整苦学了4个多月,直至用张艺谋的话说要足以“能蒙观众”才罢休。对此,何赛飞感叹道:“现在的演员能唱就唱,不能唱、不愿唱的就可找配音帮助,哪像我们当年这么认真啊!”如今,20多年过去,再拍《保卫孙子》时,何赛飞又把京剧爱好融入角色之中,使这一上海女性的言行举止更添一番韵味。

  申城给她踏实感

  何赛飞的演绎生涯有两个鲜明的标签,前一个是早期被人娇宠的“姨太太”身份,著名导演张艺谋、陈凯歌、谢铁骊、李少红、郭宝昌、李安等都向她伸出过橄榄枝,巩俐、张国荣、王志文、梁朝伟、林永健等当红明星都曾是她的搭档,《红粉》中的青楼女子小萼、《大宅门》中敢爱敢恨的青楼名妓杨九红等给人印象深刻。随着何赛飞渐渐步入中年,那些美丽俊俏的风尘女子、青楼名妓形象已与她渐行渐远。于是,她悄然褪下旗袍、抹去胭脂、卸掉靓妆,真正回到了现实生活,其角色也越来越接近自己脚踏实地的这座城市—上海,并渐渐与婆婆、外婆、丈母娘等都市女性形象沾边,这成了她当今的另一个角色标签。真可谓洗尽铅华始见真。

  何赛飞说,在她主演的上海女人形象中,有《老马家的幸福往事》中恋家、善良、知足常乐的退休纺织女工胡根娣,有《那金花和她的女婿》中的那个有点势利、精于算计的“俏岳母”那金花……即便去北方拍摄电视剧《新女婿时代》时,她不惜扮“老”当上牛莉和林永健的妈,但为了让这一角色增添一点上海色彩,她将这位京城丈母娘李桂兰设计成在上海长大、去北京读书并留在了京城,从而使人物透出一种南方女性特有的气质。她说:“我这样让人物落了地,我在演戏时才会有一种踏实感!”可见,她在上海这么多年的城市生活积累,已变成了何赛飞扮演角色的一种底气。

  反哺戏曲上影视

  十年前,曾三上央视春晚唱越剧的何赛飞告别西子湖畔落户申城,成了上海滑稽剧团的演员,消息传出,轰动一时。对于她为何不去戏曲、影视团体而去了滑稽剧团,何赛飞笑道:“这真是命运使然!”对此,名演员焦晃一见她就说,你变成滑稽演员本身是否也有点滑稽?对此,何赛飞说,在这之前,上滑就曾来杭州借她来上海主演滑稽戏《啼笑因缘》,为的是要她在剧中唱上几段京韵大鼓,这需要有戏曲功底。但没想到的是,这次合作也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至于为何选择落户上海?何赛飞说,自己从小学戏,许多越剧名家都在上海,如她先后向袁雪芬、张云霞、金采风等学唱袁派、张派、金派唱腔,又向乔奇、周谅量等学过话剧表演,并爱看蔡正仁、华文漪等的昆曲表演,上海在艺术上给了她很多很多。再考虑到儿子来沪读书、自己也十分喜欢滑稽艺术、进团后还能拥有拍摄影视剧的自由空间等,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她加盟上滑后主演的第一步滑稽戏就是张爱玲的剧作《太太万岁》,她扮演十里洋场上精明能干的“上海太太”,从此,何赛飞的角色与上海女人结缘。

  何赛飞说,她一直有个心愿,希望在她所扮演的影视剧的角色中,能把自己擅长表演的越剧、京剧、昆曲、评弹、豫剧甚至滑稽戏等融入其中,不仅为角色增添一抹亮色,也为推广她深深迷恋的民族传统戏曲艺术再出一把力。也许,何占豪曾笑称她是“影视界明星,越剧界叛徒”,她想借此反哺戏曲。这次她在《保卫孙子》中唱京剧,就是这一有益尝试的开端。她由衷地说:“中国戏曲真的很美。” 本报记者 俞亮鑫

  (责任编辑:HN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