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作家、编剧王刚:我的回忆中充满了乌鲁木齐

2014/8/12 22:54:35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王刚 1960年生于新疆石河子市,长于乌鲁木齐。王刚:乌鲁木齐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是一个超大的城市,尽管它和北京比,还是很小,但是和国外许许多多大城市比,已经是超大城市了。

  编剧商业时代的奇葩

  记者:回到有关编剧的话题。想知道,韩寒的《后会无期》,你看了吗?

  王刚:我没看。不过,韩寒有他自己的思想,虽然在文学上没有达到高水准线,但以他的思想,以他的智慧表达,而且和时代那么合拍,我想,这部片子应该有一定质量。

  倒是郭敬明的《小时代》,我前几天在电视上偶然看到了。

  记者:感觉如何?

  王刚:怎么说呢?看的时候,我心里产生的感觉,除了一些厌烦外,再联系到这部片子居然有好几个亿的收入,我就觉得,我个人的人生,非常的“失败”。

  郭敬明这茬人,最起码,把他们作为作家的人生,把他们作为读书人的名声,可以和商业直接划等号,我觉得,也是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这一点,也应该祝贺他们吧?你说呢?这真是一种,新时代的奇葩。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评分打得这么低,人们都在骂,可票房却这么高,这真是独特的电影现象。所以,我觉得自己的人生,非常的失败。

  记者:你是说,你理想中的电影人的成功的人生,被《小时代》们和郭敬明们打破了?

  王刚:我理解的成功的人生,是,只有别人说好,你才有可能真正在名利上,有所收获。但是,他们的这种情况,完全背道而驰。这真是有根源的,咱们的电影审查制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对于观众、对于电影质量的影响,最终造成这样的结果。这是一个非常悲哀的现实。

  记者:“用文化垃圾娱乐脑残观众”这样的评价定义郭敬明的《小时代》,当然太过刻薄,但当“零营养”的《小时代》系列电影都能够大赚特赚,我真的要质疑,国产电影是否存在所谓的创作底线?

  王刚:一部电影想要有很好的票房,总得跟活在这世界上的人们,内心有某种共鸣。电影代替他们去笑,去哭,是不是?让他们能随着电影里的情绪去释放。这才是正常的好电影。

  即使是美国好莱坞各种大片,它们的票房也是和人们的欣赏、共鸣有关联的。但只有在我们这里,才会奇葩到,观众骂成那样,电影仍然有很好的票房。

  所以,我觉得,种种原因最终培养、造就了一批电影工作者、观众良莠不分的现状,他们也成为奇葩,郭敬明们,就繁茂地生长其间。很悲哀。

  记者:和你一样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编剧、作家,是不是面对现状都有些迷惘?

  王刚:没有迷惘。自从我的小说改成电影,因为种种原因半路夭折,甚至拍好都无法播放,一次次被打击时,我就决定,写电影时,再也不去刻意考虑担当,我永远不认为《甲方乙方》《天下无贼》这样的作品,是有担当和有责任感的作品。

  记者:我觉得有。这是你这一代和前辈电影人共有的情怀。

  王刚:可能跟郭敬明比起来,还是多多少少体现了责任感。

  记者:对于电影剧本,你似乎有些疲倦。

  王刚:让我最没想到的是,现在走到哪,首先被人提起的,就是金马奖最佳编剧,写出了《甲方乙方》等等这样的头衔,好像这个东西,倒更容易混吃混喝一样。而费尽心血去做的东西,却没有机会得到大众评价。

  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中国所谓的精英阶层,已经不读长篇小说了。这和有责任有担当的电影所面临的现状一样。实际上,面对这种现象,我是很失落的——当自己最心疼的东西,不能面对大众充分表现出来,得到认可。

  记者:有没有考虑过,是不是你的创作不够迎合当下?

  王刚:那就没有办法了。当作家真正去写作时,不能想太多这样的事情。写作不是勾兑,它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今天中国很多读者,已经没有耐心读当代中国作家的作品,他们随便任意地下结论,其实是轻浮而浅薄的。他们没有认真地面对文学。 (蔡俊)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