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事项:
1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4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评论:
一是,MLF,PSL首得央行确认。央行首次确认了市场上流传已久的补充抵押贷款(PSL),并确认了在9月和10月使用中期借贷便利(MLF)分别投放了5000亿和2695亿。不过,MLF为三个月,与SLF相当,并未体现中期和短期的差别。
我们猜测,MLF之所以期限不那么“中期”,一种可能是MLF的期限设定中,最短是三个月,最长可能达到半年甚至一年(更加长期的政策利率应该是PSL);另外一种可能是MLF设计中存在到期续作机制,但需商业银行满足一定条件,例如信贷投放数量达标。这可以规避目前常备借贷便利(SLF)期限过短,银行不愿配臵长期资产的弊端。然而,给定央行提供的必须是相对廉价的资金供给(这是商行降低贷款利率,从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必要条件),届时利率也需根据市场条件重新设定。例如,这次MLF利率为3.5%,比当期以Shibor或者NCD衡量的银行同业成本低100BP。三月过后如果Shibor或者NCD下行100BP,那么新的MLF利率也需跟随下行相同幅度,这样才能保证MLF对商行一直具有吸引力。
二是,无廉价货币,无定向降息。我们在之前的货币政策展望系列报告中已经提及,目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核心在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而在全面降息有所掣肘的背景下(也许最重要的是因为全面降息被贴上了“规模刺激”的标签),央行通过提供廉价基础货币实现“定向降息”或许更为可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暗示,三季度融资成本的下行部分由于MLF和PSL提供的流动性;而且,央行在三季度下调了PSL利率,为棚户区改造提供了“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额度”。结合上面对MLF分析来看,央行提供廉价资金正在成为银行降低负债成本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地,如果央行将这种廉价资金供给与商业银行放贷绑定起来,那么就将更好地收到定向降低融资成本之效。我们之前推测,明年央行会将按揭贷款纳入PSL框架中,以实现降低按揭利率,支持地产销售的目的。这也是这种政策操作思路的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