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马期(北京)好事之徒
金庸小说《侠客行》附录一组《卅三剑客图》文章,是据清人任渭长画意所撰。金庸翻查众多笔记杂录,考证故事之外且加以评说,颇为有趣。然而第二十一图“寺行者”因为没有找到出处,只写了这么几句:“这故事不知出于何书,翻查了数十部唐宋五代的笔记杂录,无法找到来源。”
《卅三剑客图》初刻于清咸丰六年(1856),但第二年即重刊,改题为《剑侠传》。假如金庸看到这重刊本的话,就不用大费周章找故事出处了,因为重刊本序言说得明白:任渭长画这组《剑客图》时并没有像金庸那样翻检群书,依据的只是当时流行甚广的《剑侠传》。
《剑侠传》是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贞所编,收故事三十三则。《卅三剑客图》完全按这本书的顺序。“寺行者”一图,《剑侠传》里对应的题目是“韦洵美”。这故事出自宋人无名氏的《灯下闲谈》,又题“行者雪怨”,说的是:
五代后梁韦洵美,接受了邺都从事的官职,带着宠姬崔素娥前去报到。不料邺王罗绍威听说崔美貌多才,就逼他割爱。韦洵美失掉爱姬,连夜逃走。他借宿一座寺庙,夜不能寐,恨恨出声。这时有人推门而入,原来是一个在寺里做杂役的行者。行者听完韦洵美的遭遇,一声不吭就走了。半夜三更韦洵美忽然听到响动,原来有人扔了一个大皮囊进来,解开一看,里面竟然是素娥。他跑去找那个行者,已不知所踪;问寺僧,也都不知,只知其人在寺里默默打钟、修行已有三十年。韦洵美赶紧带着素娥逃到其他地方去了。这位行者的行事,正如李白《侠客行》古风所说:“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任渭长画的“寺行者”像,破衣跣足,有睥睨一切之意。
韦洵美在晚唐五代算个小名士,《牡丹亭》第四十九出《淮泊》的下场诗最后一句“莫使沾濡有泪痕”,注明是韦洵美诗,他的诗,似乎只存下来这一句。崔素娥的诗居然完整保存下来一首,便是《别韦洵美诗》:“妾闭闲房君路岐,妾心君恨两依依。神魂倘遇巫娥伴,犹逐朝云暮雨归。”《全唐诗》作者小传称介绍崔素娥,事迹与《剑侠传》稍有不同,仗义救人的“寺行者”变成了一位韦洵美的“同行者”,还增添了崔写诗离别的情节。
关于罗绍威也可多说两句,他是晚唐时割据一方的魏博节度使,有关他最有名的一个故事说:因魏州牙军不听他指挥,罗便暗中联合朱温消灭之,但事后他被迫负担朱温大军的费用,势力由此衰落。罗很后悔地对人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这句话后来变成一个成语,叫作“铸成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