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商务 2015年3月26日晚,崔永元参加了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组织的“新闻大讲堂”,并发表题为“班门弄斧转基因”的演讲,演讲中崔永元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教授卢大儒就双方观点发生激烈争论。
在演讲的提问环节,崔永元与卢大儒发生了口舌之争,现场气氛一度变得紧张躁动。事发后,论坛上不少帖子称“崔永元复旦讲‘反转基因’遭教授‘砸场’”。
其实,不只是转基因,很多涉及伦理问题的科学技术,都会引来科学家与公众的冲突。
当天晚上,因学院邀请了崔永元,有一个提问环节,卢大儒获得了一次提问机会,并开始和崔永元围绕着转基因的科学和伦理问题展开争论。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中,双方音调越来越高,话语逐渐激烈,现场气氛也开始躁动。很快,一段名为《复旦生命科学教授卢大儒舌战崔永元》的晃动模糊、时长17分31秒的视频便在网上流传开来。截至3月28日上午,仅“爱奇艺”一家视频网站的点击量就达到22300多次。
不过,在“脸红脖子粗”之后,双方也各有反思和转变。就崔永元自身而言,也有一些转变。长期从事转基因科普工作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表示,崔永元正在逐渐从质疑转基因的科学性,转变为质疑转基因安全评价等方面的监管问题。
此外,对于科学家来说,态度也很重要。作为以转基因科普为己任的科学家,罗云波曾不止一次在科普过程中遇到冲突和质疑。
面对科学争端,科学家和公众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大家的目的其实都是好的。他称,“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要能放下身段。谈论科学问题,无所谓有没有‘资格’,科学家对于公众不清楚的问题,不能嗤之以鼻,而对于自己不清楚的问题,则应该虚心理性地承认自己不知道,并在弄清楚之后给出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