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手机》进账790万

2010/6/2 16:11:10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电视剧《手机》在各大卫视的热播,片中的人物关系、社会问题等在观众中引起共鸣的同时也是话题不断。就这样,电视台冲着大腕演员的名声,花高价钱买电视剧,但结果买到的,却是一些降低了成本的次品。

 

  生存链之观众

  看的尽是注水剧

  2007年,李保田曾经打过一个著名的“注水剧”官司。当时,李保田诉电视剧《钦差大臣》制作方“北京时代春天”公司违反合同,擅自“注水”将该剧从30集拉长至33集。最后虽然李保田输了官司,但是注水剧却是电视圈一个很典型的现象,情况之甚以至于广电总局拿“注水剧”开刀,去年央视影视部主任汪国辉透露,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已经向央视口头传达了三点意见,其中一点是不能播出30集以上篇幅的电视剧。

  有影视公司表示,通过“注水”增加收入也是制片方的“无奈之举”,近年来影视制作的成本不断增加,尤其是演员的片酬是导致制作成本加速上涨的主要原因,且不说一线演员每集戏能拿到十几万的片酬,就连一些演了一两部热播剧的二三线演员的片酬,在一部戏的播出前后片酬都有可能成倍的增长。成本猛增导致制片方不得不想尽办法增加销售收入,电视剧都是论集卖的,因此“注水”不失为一种好办法。然而,注水剧的最直接受害者当然是观众,将原本的故事情节打散,画蛇添足地增加许多无关痛痒的镜头,不仅浪费了观众的时间,而且硬性灌输给观众很多垃圾内容,对于观众而言这绝不是一种舒服的观剧体验。

  除此之外,很多广受欢迎的电视剧在拍摄续集时,都希望能邀请原班人马出演,但由于演员的片酬随着走红程度的提高,也开始暴涨,观众也很难有机会再看到原班人马出演的续集了。目前记者得到的消息是:《奋斗2》因为演员的片酬集体猛增(高达十倍)而面临换人的尴尬局面。

上5页上一页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