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议荧屏综艺 不能让收视率成为“低俗之源”

2010/6/9 16:05:22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荧屏“拜金女”马诺在继续走红,近日登上新一期《男人装》。而让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国一些电视台已经走上了过度运用收视率指标的道路,以收视率来决定节目存亡。但遏制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最关键的还是改变现有的电视节目评价体系,这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荧屏“拜金女”马诺在继续走红,近日登上新一期《男人装》。当凤姐、“伪娘”成了节目收视率的保证,当夫妻反目、邻里纠葛、恶言相向等生活中的“不完美”被电视节目当作娱乐话题放大,一些身在其中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终于坐不住了。在前天上海电视节“中国主持人30年发展历程高峰论坛”上,沈力、王小丫、曹可凡等名嘴齐批目前一些卫视“热播”的相亲节目的低俗化倾向,表示“做节目不能只求收视率,媒体要自尊”。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影视评论家仲呈祥昨日对记者表示,随着竞争日益白热化,我国电视文化正在被低俗的电视节目所侵蚀,以致以审丑和低俗为能事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如何使电视娱乐节目保持健康的品格,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根源:一切唯收视率是瞻

  低俗化为何产生?答案恐怕是崔永元说的那句“收视率是万恶之源”了。作为一个衡量电视节目受欢迎程度和市场占有程度的指标,收视率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说成是把双刃剑,运用适度,它会使媒体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运用过度,它就会使媒体走上一味迎合低级趣味的低俗化之路。而让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国一些电视台已经走上了过度运用收视率指标的道路,以收视率来决定节目存亡。

  电视台恶拼“收视率”,反映出我国电视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有关专家告诉记者,我国现在有数千家电视台,全世界第一,频道就更多,频道资源浪费严重。这种散乱小弱、鱼龙混杂的格局,推动了各电视台的恶性竞争。专家指出,电视台恶拼收视率,最深层根源在于经济利益。

  业内人士指出,某些节目的低俗化,是节目制作人员的投机取巧心理作怪。目前,电视娱乐节目存在的一个致命伤,就是普遍“肤浅浮躁”“缺乏创意”,一些电视台懒得投入和培育高雅文化节目,而是打着改革的旗号大量引进欧美、日韩和港台的商业节目模式,几乎原版“克隆”,目的是省力省时、立竿见影地提高收视率。而就在这一不加思考的模仿过程中,许多品位低俗的文化垃圾长驱直入。

  出路: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有专家指出,要遏制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的趋势,既要依靠电视工作者的自律和社会大众素质的提高,也需要监管部门更熟练地运用精神产品生产和文化产业运作规律,加大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水平。

  目前,在电视节目监管不到位、职能部门最大权限只停留在叫停电视节目播出而无法问责相关电视节目负责人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只能做些不痛不痒的批评。点名批评主持人只能算是个姿态。其实,电视节目之所以低俗化,根本上在于经济利益超出电视人的责任意识。而这种责任意识的缺失,与问责缺失、监管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

  但遏制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最关键的还是改变现有的电视节目评价体系,这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除了现行的“收视率”和“收视市场份额”两个数字化指标之外,他们建议监管部门联手调查公司形成“社会美誉度”指标,以平衡前两个指标可能带来的“唯经济效益论”。此外,监管部门还可以设置电视娱乐节目的“底线”,一旦有些节目逾越界线,监管部门就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既然电视节目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我们就该花大力气努力提高其思想艺术质量,营造一种深刻而不肤浅、幽默而不油滑、沉稳而不浮躁的文化鉴赏习惯,这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仲呈祥说。同时,他认为还应对涉及国家形象的频道进行非商业化的资金投入,使电视台避开商业市场的干扰。特约记者 闻心 (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