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听见·朱哲琴与民族歌乐师”巡演北京站
昨晚,“世界听见·朱哲琴与民族歌乐师”巡演北京站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朱哲琴邀请了来自贵州、云南、内蒙古、西藏、新疆的众多音乐家一起向观众展示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美妙。昨晚演出10%的门票收入还将捐给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门用于中国民族音乐保护的基金。
冬不拉大师库尔曼江、布依族歌师郭涌、蒙古乐师金山与哈斯巴根……朱哲琴在演出中隆重向大家介绍了各位身怀绝技的民族歌乐师,而她自己则扮演了一个导航者的角色,用独具特色的歌唱把这些音乐串联在一起,引领观众走进古朴奇幻的民歌世界。
由于中国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音乐,“世界音乐”是近两年中国音乐人走向世界音乐市场的一把利器。虽然朱哲琴也许不太愿意,但她并不是唯一走“中国的世界音乐”道路的人。至少比她更年轻的“80后”歌手萨顶顶就是媒体乐于举例的对象。
朱哲琴与萨顶顶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朱哲琴在国外叫Dadawa,萨顶顶在走“世界音乐”风格之前发表专辑时用的是本名周鹏。朱哲琴是1990年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第二名,萨顶顶是2000年同一个赛事的第三名。朱哲琴1996年的《阿姐鼓》以西藏音乐为灵感,萨顶顶2007年的《万物生》同样是雪域风情。两人分别签约了华纳、环球这样的国际唱片公司。而且,两人都与何训田有过合作。
“世界”转过一圈之后,朱哲琴很想通过“世界听见”的演出把中国民族音乐的原生态美好展示出来,但也因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极大丰富或细碎,让整台演出显得有些松散。民族音乐人轮番登场,除了“民族音乐”这个主题外,没有更多前后的音乐联系。观众一方面会感受到音乐素材的丰富,但另一方面也会有“先是内蒙古又去新疆马上又到西藏”的疲惫感。一位观众接受采访时表示:“能看出朱哲琴太想把这些民族音乐推荐给观众,太想把它们做好,但我在现场反而感受不到那些音乐背后劳动的快乐或生活的感触。”不过在演出结束后,全场观众还是给予朱哲琴和众多民族音乐人热情的掌声。
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朱哲琴被问到“民族音乐为什么不加入现代化元素让人更容易接受”、“把原生态音乐带到大剧场是否让观感产生偏差”之类的问题。朱哲琴回答说面对现在的整个社会文化环境,自己所做的不一定是圆满的方案,但做一些努力去保护总比什么都不干好。毕竟自己为保护民族音乐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方式。这也许也是大多数观众愿意给“世界听见”演出以敬意的原因。 程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