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婚风雨情》不吵架也出彩 胡军周韵安静家庭

2010/11/1 15:33:20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电视剧《金婚风雨情》正在上海电视剧频道播出,借着《金婚》的好口碑,这部“续集”收视率目前稳定在7%左右。《金婚风雨情》用两个人50年的婚恋主线跨度,“淘出了”几代人的爱恋和婚姻故事。

  电视剧《金婚风雨情》正在上海电视剧频道播出,借着《金婚》的好口碑,这部“续集”收视率目前稳定在7%左右。豆瓣网评分8.2甚至超过了《金婚》的8.1。不过,伴随着高收视率,不少观众也对剧情提出质疑,《金婚风雨情》没有继续《金婚》的生活质感,两口子的日子少了家长里短、吵吵闹闹,就算是吵架也不抬杠,丈夫让妻子,妻子讲道理。有观众对这样的“安静”不太满意:两口子不吵架,还算是夫妻?也有人觉得《金婚风雨情》不错,还反问:是夫妻就一定要吵架?

  《金婚风雨情》用两个人50年的婚恋主线跨度,“淘出了”几代人的爱恋和婚姻故事。而婚姻的分分合合,也让家庭伦理剧成为荧屏经久不衰的热点。《媳妇的美好时代》、《婆婆来了》,《新结婚时代》、《中国式离婚》,婚姻中的不同角色,婚姻的不同阶段,都成了电视剧解读生活的切口。

  “闪婚”到“金婚”,会说也要懂得听

  “他们更像是披着时代外衣的‘80后’夫妇。不过,他们把‘闪婚’过成了‘金婚’。”有观众在豆瓣网剧评上留言,说《金婚风雨情》“很赞”,让自己这个“80后”对婚姻心生向往。分别于1968年、1978年出生的胡军和周韵,在剧中扮演1958年结婚的夫妻,他们的“相约58”怎么会像“80后”,还让“80后”感动?

  和“80后”相似的,大概是《金婚风雨情》中主人公的“闪婚”。电视剧讲述了胡军扮演的英雄营长耿直,与周韵扮演的女医生舒曼,从一见钟情到一起走过金婚的故事。哪怕被军长指着鼻子骂,“你小子见色忘义——共产主义的‘义’”,耿直还是选择脱下军装,放弃了大好前程,和资本家的女儿“闪电结婚”。舒曼和耿直的“闪婚”,也是如今“80后”“90后”处理情感问题的“犀利选择”。新兴人类的冲动Vs老一代的沉稳,有时“代沟”甚至被“80后”“90后”一代人刻意标榜,以示自己和父辈区别。不过,“80后”“90后”的闪婚,往往和“纸婚”联系在一起。闪婚之后如何过日子的问题,难倒了很多人。

  剧中耿直和舒曼的50载婚姻,或许能给新兴人类带来一点提示。婚后的耿直,对妻子很好,听到妻子发牢骚,他总是用自己的“皮实”默默承受。在给自己妹妹介绍二婚对象时,舒曼看不上耿直的婚姻观念,也连带看不上他推荐的人。耿直没发火,而是顺着舒曼的心思,说“他要是对我妹妹不好,我把他毙了”。想想自己已经脱了军装,于是改口说“我找人把他毙了”。这样的忍耐和幽默,谁对谁好,做妻子的舒曼心领神会,一抹微笑之后,开始帮丈夫把关。而面对耿直所遭遇的4次“艳遇”,舒曼也没有大吵大闹,而是“安静转身”,然后四方取经,寻求解决的方法。甚至从“情敌”那里学会了下面条,用稳住胃的方法,留住了丈夫。

  对比莫文蔚描写新兴人类的歌词,“你讲也讲不听,听又听不懂。懂也不会做,做也做不好”。闪婚后的舒曼和耿直,都是能说也会听,更懂得去做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经营好婚姻。原来,荧屏夫妻过日子,不吵架也能出戏。

  凡人故事经久不衰,生活的“气儿”很温暖

  《金婚风雨情》中夫妻俩“吵吵闹闹”的情节少了。不过,不吵架不代表没矛盾,《金婚风雨情》的剧情跨度50年,通过主角的亲戚和子女,见证的感情纠葛几乎无所不包。正是各种各样的纠葛,让婚姻话题电视剧成为经久不衰的热门。讲述不同人对婚姻不同看法的,有《媳妇的美好时代》、《婆婆来了》,不同婚姻阶段的“案例”,则有《新结婚时代》、《中国式离婚》。说各种各样诱惑的有《过把瘾》,说来说去还是你最好的要算《马文的战争》。

  《媳妇的美好时代》中婆媳“斗法”笑料百出,却让人笑过之后心里有点辛酸、有点温暖:婆婆和儿媳之间可以“化敌为友”。上世纪的一部《过把瘾》,细说了各式各样的婚恋危机。江珊扮演的杜梅爱吃醋,王志文演的方言,对刘蓓扮演的同事好友献了点殷勤,杜梅在大冬天把只穿着棉毛衫的丈夫扫地出门。杜梅最大的问题在于“矫枉过正”,结果把原来“没怎么着”的丈夫推了出去,真的和别人有了些暧昧。《新结婚时代》则对准城乡男女的家庭差别,“晒”出了一个道理:婚姻远远不只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两个家庭的“合并”。丈夫的父亲总觉得女方家住北京,和中央领导都是亲戚,说话办事有路子。于是千方百计要对方帮忙迁“表姑夫家的坟”。《马文的战争》则围绕中年人的情感和生活,讲述了一个“离婚再婚又复婚”的故事,围绕着财产、孩子以及离婚之后的方方面面,解释了一番生活中的“藕断丝连”。

  “我先拍和演员真实年纪相近的片段,入戏后再拍其他的情节。要的就是生活的‘气儿’。”导演郑晓龙说两部“金婚”,表现的都是生活的“常态”,这种气场天生有种温度,最能和观众共鸣。相比把家庭伦理剧拍成“阴谋悬念片”、“买凶杀妻”的惊悚,这几年观众最认可的电视剧依旧还是看似婆婆妈妈的“平凡人的日常生活”。在一次编剧王丽萍和心理学家张怡筠的对话中,两人谈及伦理剧为何长盛不衰时,得出的结论是:一部好的电视剧,不仅要让观众被情节、画面、演员吸引,也不仅要给人以思考,更要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现代、简单、实用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解决各种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吵架不吵架其实并不重要,发泄出来的只是情绪,问题却始终需要婚姻中人去面对。”

  本报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