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元老献声《窃听2》 回味港片江湖往事(图)

2011/7/14 9:05:29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喋血双雄》中经典对白由张济平(右,配周润发)和冯雪锐(左,配李修贤)冯雪锐说,当时的导演里对配音要求最严格的,要数张彻和李翰祥,他们要求配音演员必须严格按照剧本中规中矩地念好台词。《喋血双雄》中经典对白由张济平(右,配周润发)和冯雪锐(左,配李修贤)

经典港片段落

经典港片段落

《喋血双雄》中经典对白由张济平(右,配周润发)和冯雪锐(左,配李修贤)

《喋血双雄》中经典对白由张济平(右,配周润发)和冯雪锐(左,配李修贤)

李翰祥对配音要求极其严格

李翰祥对配音要求极其严格

成龙在《奇迹》后开始重视配音

成龙在《奇迹》后开始重视配音

  走进香港柴湾某栋大厦的办公楼,刚到大厅,远远就听到一把熟悉的声音,仔细一想,这是“小马哥”的声音!这把久违的声音,让人恍惚间回到了港片的黄金时期。 当天下午,来自香港配音界的数位元老:张济平(微博)、冯雪锐、张佩儒、焦娇等人聚集在配音室,为《窃听风云2(微博)》献声或助阵。他们在配音的间隙陆续接受了的采访,聊起许多不为人知的“江湖往事”,也道尽了配音行业的酸甜苦辣。

  中音

  李翰祥张彻的对白一个字也不能改

  邵氏年代,胡金铨、李翰祥等大导演的很多部作品都少不了这班配音演员的声音。冯雪锐说,当时的导演里对配音要求最严格的,要数张彻和李翰祥,他们要求配音演员必须严格按照剧本中规中矩地念好台词。“最典型的导演就是张彻。他的对白是一字不差,也是要求我们一字不改,演员也是一字不能念错,李翰祥也是,在现场拍戏,他根本不看你嘴型的,光是听词,配音员哪怕只念错一个字,他都能听出来。”

  李翰祥在没有执导电影之前,也是一个专业的配音演员。这位配音的老行尊以前配音的时候还有点小“怪癖”,和他合作多年的张佩儒说:“我们都是站着配音的,他是这样跪着配音的,不然使不了劲啊。他非得跪着配。”

  老行尊的要求不可谓不高啊,拍《倾国倾城》的时候,主演卢燕有一句对白跟着长镜头到中景再到特写重复了三次:“你们是做什么吃的?”。李翰祥要求一句比一句有气,情绪要越来越足,g.c要放在最后面,可是卢燕却是说得越来越没气,而且味儿也不对。当时李翰祥就纳闷了,角色是卢燕演的,卢燕自己却配不。后来导演换了三四个配音员来配这个角色,不是觉得味儿不对,就是声音达不到要求。最后导演只能找到了当时同为配音演员的红薇(姜大卫的妈妈)出山,来给这个角色配音,也因为她是正宗的旗人,配起清戏有着其他人难以企及的独特味道,李翰祥才终于点头认可。

  张佩儒说,配过胡金铨和李翰祥的戏都比较好找活。他说:“我最敬佩这两个导演,因为一个通清史,一个通明史,都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人,从来不会投机取巧。”有份参与《倾国倾城》配音的张济平说,他们就跟演员一样,都渴望得到好导演好剧本的青睐。“因为我们都是要代入角色的,带着自己的情绪进去,所以好导演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我就曾经因为能给李翰祥的作品配音而觉得骄傲。”

  走音

  冯雪锐妙手偶改《倩女幽魂》歌词

  如果你看过徐克版的《倩女幽魂》,一定记得这首诗:“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此诗备受港片影迷推崇,红遍大江南北。此诗显然化自李翰祥版本《倩女幽魂》中的那首诗:“十里平湖绿满天,玉簪暗暗惜华年。若得雨盖能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但经过徐克版本的改动,却使得它流传更广。不少内地观众盛赞徐克把诗改得更有意境更琅琅上口,谁知,为该片担任配音领班的冯雪锐一听这种说法不禁捧腹大笑。原来动手修改这首诗的人就是他。而他的改动其实并非为了“创作”,而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当时场记没有记下来完整的词,中间有两句词没有记,到了配音时,我只好连夜想了两句诗出来。”冯雪锐笑着说了这段“古”后,还饶有兴味地问我们:“原诗究竟是什么?”现场好些人都无法回答,大家能背出来的都是他临时抱佛脚创作出来的这首诗,逗得他连连说,“没想到!没想到!”

  这个貌似“乌龙”的段子其实并非偶然。“鬼才”徐克的思维天马行空,经常在电影拍完后通过后期再创作对电影进行大幅改动。冯雪锐透露,徐克精力极其旺盛,创作力很强。他的戏在后期配音阶段没有不改对白的,因为他在后期的想法,跟当初拍戏时的设想又不一样了,“他的灵感随时降临,可以五分钟后就把五分钟前的结论给推翻”。后来大家看到有些徐克电影的配音跟演员的嘴型对不上,就是因为改了对白。配音界称这种做法为“强***口型”。但冯雪锐很欣赏徐克这样的导演,因为“给他的电影配音永远没有框框,总是有即兴的魅力。”

  作为徐克的“御用配音师”,冯雪锐的即兴创作也正好投徐克所好。两人合作多年,其中有很多即兴创作的台词歌词后来都成了流传甚广的段子。在《新龙门客栈》的时候,徐克突然想来点有韵味的东西,突发奇想要找一首歌来配合电影浓厚的画面色彩。来自北京且有多年北方生活经验的冯雪锐灵光一闪,“那天夜里,我凌晨两三点给他找了一首西北小调,再给这个小调写上词。”电影里那首豪迈的唱段———“喝碗酒来啊撒泡尿,大漠里的汉子爱美酒啊!”就是出自冯雪锐之手。

  “在香港配音没有框框,千变万化,很多是即兴的东西。”配《赌侠II之上海滩赌圣》的时候,张济平负责的对白里面有一句“I L O V EY O U”,当时领班冯雪锐也是灵机一动,把这句示爱的对白变成国语:“爱老虎油”。这句经典而滑稽的台词一直流传至今。

  原声

  李小龙招牌声音必须亲自发声

  《唐山大兄》是李小龙第一部电影,卖个盘满钵满,众人皆喜。独独是李小龙对于自己角色的配音十分大皱眉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小龙看了王羽主演的《独臂刀王》马上喜出望外,一口就指定了要配王羽的配音演员来帮自己配音,而这个人就是张佩山。出于对配音的重视,他拍戏时也常常邀请张佩山到片场来聊天,让他看自己拍戏。从那时起,张佩儒张佩山兄弟就经常合作为李小龙配音。冯雪锐说:“李小龙看中的是人家语言的力度,武打明星最看中这个。”

  一提起李小龙,张佩儒马上眉飞色舞,忍不住大赞这个功夫好手“非常可爱”。“他是一个非常活泼的人,没有一刻会停下来的。”更有趣的是,李小龙独创的“嗯哈……”的招牌声音,即使在配音阶段,从不假手于人,全由李小龙自己担纲主演。配音的时候,每逢遇到“嗯哈……”这一声,李小龙自动请缨:“佩山,这个让我来。”当具体对来白的时候,他又谦虚地说:“这个我不行,佩山你来吧。”

  张佩儒对老一辈演员的职业精神盛赞有嘉。他回忆,很多演员对配音很重视,除了李小龙外,狄龙也是其中一个。他一直苦练国语,并非为了自己配音,而只是为了了解对白。“狄龙有一个优点,就是很肯学,经常会抓着我们一起聊天。”

  低音

  配音大哥向成龙(微博)大哥“叫价”

  配音界工作量大,待遇低地位低已经不是秘密。长久以来,香港电影的字幕连配音演员的名字都没有。为此,配音演员们一直在努力争取自己的权益。当年张佩儒曾经就待遇问题勇敢地与成龙大哥“斗争”过。成龙自导自演的喜剧《奇迹》找到了张佩儒来为自己配音,张佩儒一听片酬就不愿意接。他开门见山地对成龙的副导演说了自己的想法,成龙的片酬那么高,但给配音演员的还是那么低(按照当时的行价,大概一个工作日8000-10000港币,一般一部戏配三四个工作日)。副导演一听就傻眼了,说:“你这么说,不想活啦?”但张佩儒还是没有动摇,其实他只是纳闷:“为啥我们配音演员就那么不值钱,我们应该争取自己该有的权益啊。”很快他就接到了成龙的电话,在电话里,他对成龙说:“就算我的片酬是4万,那我也配不上你,其实我应该拿40万才能配得上你成龙大哥。”成龙听完说:“是是是,大哥大哥,你一定要帮帮我。”第二天到了片场,成龙见到张佩儒赶紧过去跟他打招呼,还一直喊他“大哥”。张佩儒坦诚地跟成龙说:“我只是觉得我们配音演员太贱了,人不能作践自己,但是我们还是要争取。”成龙连忙道歉:“应该的,应该的。”

  重视配音的演员之所以一定要找他们几位来配,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们的专业程度高。张济平说,虽然现在有很多内地配音演员加入到这个行业,但他们的优势也很明显,“我们对演员很熟悉,知道那些演员本来是怎么说话的。比如刘松仁(微博)说话,是好像机关枪似的,字字珠玑。所以我配刘松仁的角色的时候,要把声音调节到一个点上面。其实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尺寸问题。”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