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汤哥《碟中谍4》助力谍战片重塑金身(图)

2012/2/3 17:33:29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碟中谍4》以各种亮瞎观众双眼的高科技道具为卖点,好莱坞再一次用想象力征服了观众。虽说在高科技面前,拳脚打斗都相形见绌,但阿汤叔作为卖命特工的姿态可嘉,迪拜的空中飞人以及沙尘暴追凶一幕令人叫绝。

《碟中谍4》海报

《碟中谍4》海报

《碟中谍4》剧照

《碟中谍4》剧照

  撰文、编辑/王晓晶

  作为一部更多靠汤姆·克鲁斯个人魅力撑场、有特色但无绝杀秘笈的谍战电影,“碟中谍”系列步入瓶颈期已是不争的事实。况且前有“007”不可撼动的王者地位,后有风格更加凌厉的新生代力量《谍影重重》,“碟中谍”的境遇总是有些尴尬。但随着年至半百的阿汤叔在迪拜“世界第一高塔”变身蜘蛛侠完成惊险一跃,《碟中谍4》的票房也顺势雄起,并获得该系列迄今为止最好的口碑。在大幕落下的春节档,横扫一切已成定局。谍战,这一好莱坞经典题材,似乎又重现光芒……

  关键词 高科技

  这是一桶完美的爆米花!

  《碟中谍4》以各种亮瞎观众双眼的高科技道具为卖点,好莱坞再一次用想象力征服了观众。电影开篇,iPhone5的人脸识别功能便小试牛刀,留下杀手头像作为追踪线索;接下来,特工们潜入克林姆林宫对付守卫用的是iPad3裸眼3D技术,站在光幕背后的人就像穿了隐身衣被视而不见;戴上隐形眼镜后连续眨眼两次便具备实时扫描功能,将密码文件一网打尽;迷途追凶时拉风的宝马概念跑车在经典的 “好莱坞三分钟营救”戏中晋身主角,触摸屏的挡风玻璃可用作GPS定位,安全系数高到从百米高空坠下车毁人不亡。

  虽说在高科技面前,拳脚打斗都相形见绌,但阿汤叔作为卖命特工的姿态可嘉,迪拜的空中飞人以及沙尘暴追凶一幕令人叫绝。在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上戴着如吸盘般的壁虎手套高空攀爬,可爬到一半,一只手套竟然亮起红灯,它失灵了!观众的心几乎都悬到了嗓子眼,因为掉下去就意味着死无葬身之地。而在滚滚黄沙中的追车戏份更如神来之笔,既看不见路,又拍出了速度感,IMAX版本效果更佳。

  如果说之前的“碟中谍”系列中还有故事和反转,《碟中谍4》的剧情则不过是“没抢到密码”,整个故事就去另一个城市抢密码控制的武器,无果,再继续抢控制武器的遥控器。它摒弃了花哨的叙述方式,利用传统三段式结构——开篇炸了克林姆林宫,接着在迪拜上演蜘蛛侠,在印度到最后一刻解除危机,阿汤叔就像导游般拖着观众完成了一次超high之旅。不过也有观众认为迪拜戏份太过精彩,导致终极大战的g.c意味被冲淡。

  关键词 幽默感

  这就是传说中的团队力量!

  有人说《碟中谍4》的导演和配角拯救了行情看衰的“靓汤”,这话有几分道理。在前3集中,汤姆·克鲁斯扮演的伊森多是单枪匹马闯天涯,而在这一集里,他的3个伙伴——宝拉·巴顿、杰瑞米·雷纳和西蒙·佩吉几乎是从头到尾参与了任务的执行,有美女负责调控气氛、色诱富豪,有技术宅男负责操控电脑键盘,还有一位《拆弹部队》的帅哥变身眼神飘忽不定、背负心理负担的良心特工,他们将阿汤叔衬托得恰到好处。

  事实证明,挑一位动画导演来拍“碟中谍”,也并非不靠谱的冒险之举。作为《超人总动员》《料理鼠王》导演,这是布拉德·伯德第一次执导真人电影,不过他说:“我总是认为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没有太大差别。”因为两者都有镜头、表演、动作、剪辑以及故事、人物等元素,唯一不同的就是“表演者”。在他看来,由真人演员扮演的角色会比动画人物更具说服力,因为动画人物无论表情还是行为,都无法摆脱拟人的影子。“所以拍摄真人电影,我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故事和场景上,而不需要在演员表演的说服力方面费太多时间。”

  在布拉德·伯德的手中,“碟中谍”摆脱了以往的严肃面孔,动作戏份比例降低,增加了新奇的道具和对白,它的各种小聪明和轻幽默让观众欢乐不已。要知道,这种轻松鬼马在早期的谍战片中随处可见,久旱逢甘露,伯德坏笑着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