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汶霏:追梦路上狼狈也要骄傲前行

2013/3/11 11:06:40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晨报记者 陈文 3月3日,曾主演海岩剧《舞者》的27岁“岩女郎”宋汶霏因子宫癌在广州家中去世。李雯雯也差点放弃了,“刚毕业得到处跑剧组,自己去送资料送照片,遇到问题挺多。

曾经哭着说要放弃

  晨报记者 陈文 3月3日,曾主演海岩剧《舞者》的27岁“岩女郎”宋汶霏因子宫癌在广州家中去世。

  这条新闻令人唏嘘之处在于:如果不是因为她的意外死亡,或许很多人都想不起这个名字和那张美丽的面容。不知道她是如此的拼命,甚至因为拍戏而耽误了治病的最佳时机。

  娱乐圈是一个残酷的地方。我们看到的是,“国际巨星”们在红地毯上的鲜衣怒马,却看不到镁光灯背后,一个个“宋汶霏”们如何披荆斩棘。

  这个圈子里,有无数张我们熟悉却叫不上名字的脸,她们正为了自己的梦想艰难而骄傲地前行。

  常方源:没牛起来时,人都是被选择的

  1月过生日时,有同事把常方源这些年演过的角色、剧照做了个大拼图当生日礼物送她。经纪人刚子看了,半开玩笑“吐槽”:“拜托,图能拼得不这么惨吗?不是保姆就是傻子,不是村姑就是花痴,没一个正常的,看着都心酸。”

  为当演员,端茶送水还洗衣

  常方源出道时算是遇到不少贵人。刚从学校里出来,她被赵本山钦点招进本山传媒。但想演戏的她被派去当外景主持,每天跑农村采访二人转演员,直到离开本山传媒,她都从来没跟赵本山提过自己想演戏的事,尽管那时《乡村爱情故事》已经开拍。她说,自己就是个脸皮薄的人,已经麻烦赵老师够多了,开不了那口。

  常方源的演员之路可谓一路荆棘。刚到北京,她“曲线救国”进了编剧石钟山的公司,当了半年助理。这半年里,一个在家从不干家务的小女生彻彻底底“伺候”了人半年,端茶送水开车洗衣,她笑着说,“每次在剧组大家看到石老师前面走,后面肯定跟着个背了一身水壶凳子的小女孩,那就是我。”坚持赢得了机会。半年后在电视剧《幸福的完美》中,因为正好缺人,常跟着石钟山在剧组晃悠的常方源就得到了这个“不痛不痒”的角色,新人的心酸史就此开始。

  弱肉强食,吃饭不能用桌子

  在小演员的世界里,剧组就像是弱肉强食的丛林,绝对没有脉脉温情。一次,常方源拍一段哭戏,“我哭的次数极限是两次,再要拍就得用道具,但那次导演每次都说不行要重来,都不说为什么,于是我被各种眼药水催泪,甚至还在眼睛里上风油精再用电扇吹,整整拍了一个多小时才过,这个过程里还要经受别人的鄙视,所有灯光道具场工都会对你表示各种不屑,眼神里仿佛在说:‘你能不能行啊’,那时候死了的心都有。”

  常方源说,剧组就是个等级森严的地方,忌讳很多,比如只有导演和大演员是能有桌子吃饭的,其他人只能自己带,但小演员资历不够,如果学别人带个桌子的话是“僭越”的行为,“所以我就带一个小马扎,自己蹲在地上,把盒饭放在腿上吃。”还有一次,常方源当天只有一段戏,冲进屋里从洗衣机里拿件衣服再出来,这么一段也就几分钟的戏,她必须等到大牌的戏份全部拍完才能轮到。“我大概从早上8点等到晚上9点,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了一句‘导演我还拍吗’,就是一顿大骂,等着!”

  那段时间里,深夜里的常方源一度对自己说,如果有一天我要好了,看我怎么报复你们。但随着这样的压力和憋屈常常发生,她又相信,如果真的自己有一天变好了,会特别和蔼可亲地对待现场每一个人,“我告诉自己,每一次都要把自己打碎了再重新组装,没牛起来的时候,你都是被选择的。”

  去了戛纳,回来还是演智障

  2011年,因为在《唐山大地震》等戏里有着不错的表现,常方源被华谊签下,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经纪人。“当时签了公司以后,自己腰杆特别硬,遇到事儿,有什么事找我经纪人谈去。”但事实上,她的经纪人刚子说,像她这个级别的演员,因为还没能力给公司挣钱,公司肯定是不会在她身上投入的,“比如得自己掏腰包请助理,好不容易跟着娄烨去一趟戛纳,还得自费,公司的态度是可去可不去,想去就自己长见识。”

  《浮城谜事》对常方源来说意义重大。2011年,她幸运被娄烨选中,在《浮城谜事》中扮演蚊子。剧里有一段滚山的戏,尽管娄烨再三问她是不是要亲自上,但太珍惜机会的她决定要自己尝试,冒着毁容的险一次次从山坡上滚下来,结果是轻微脑震荡加全身伤。《浮城谜事》让常方源在国际红地毯上过了一把瘾。她承认这是一次转折,但并不像别人说的那样,突然一夜之间爆红了。“只能说在简介里加了一笔,但这很重要,就像是一针强心剂,本来我那时已经想放弃演员这条路了。”

  回来后,她戏约开始多了,但第一部却是演一个智障,流着口水抠着鼻子,全部台词不超过20句。“别人常说,这女孩为什么把自己弄成这样,为什么不接些青春靓丽偶像剧?”回头想想,自己也心酸。是什么信念让她坚持下去?常方源说,自己常怀感恩之心,“我已经觉得特别好了。我不会去走很多捷径。还是这份尊严吧,我相信导演还是会记得我,等待合适的机会,好好把握,一个是一个。”

  潘之琳:新人滚滚来,80后遭遇90后

  相比一批为生存奋斗娱乐圈的艺人来说,潘之琳算是个幸运的女孩:童星出身,衣食无忧,以演艺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事业。但在这个更新换代格外迅速的行当,生于1989年、正当花样妙龄的潘之琳看到,一批生于1995、1996年的新鲜血液已然注入,而她面对一大批千篇一律的青春偶像角色,只能被动地等待一个能实现自我突破的机会。这个等待,可能很长,可能马上就到。

  晨报记者 彭骥

  闯荡演艺圈,要细水长流

  “女大18变”,很少有人记得潘之琳9岁那年出演过电视剧《老房有喜》。事实上,当年的她也没有选择仗着童星的身份“闯江湖”,而是正儿八经地走起了科班出生的行业路。2008年,潘之琳离开上海报考北京电影学院,一度被当成“范冰冰的妹妹”引发关注。但在美女如云的北影,年轻貌美都不算什么包打天下的资本。相比“一夜走红”,潘之琳更信赖细水长流。2010年,她的同班同学窦骁因为《山楂树之恋》成为“当红炸子鸡”;潘之琳也开始多多接戏,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如今大学毕业,潘之琳算是彻底一头扎进了演艺圈。她告诉记者,当演员,目前自己完全没有感受到满足生存需要的紧迫感,家庭经济条件足以令她抛开名利,更大自由地挑戏,“家里对我完全没有经济方面的要求。过年时发压岁钱给家里人,这是让我自己很开心的地方,我感觉到那份独立的感觉,这就足够了。”

  对于演员这份职业,潘之琳打从心底喜欢,“演不同的角色,经历不同的人生,我对这份职业还比较喜欢。比如现在,我上一个戏还在大连,现在就到了云南腾冲,真有种穿越的感觉,我觉得很新鲜,这是日复一日的打卡上班无法比拟的。”她颇为乐观地展望,未来演演戏、做做代言,一点一滴地积淀,和很多白发苍苍的圈内老前辈一样,当一名艺术家。

  后浪推前浪,跨越新人线

  然而,潘之琳也感受到了演艺圈新人的惶恐。潘之琳告诉记者,其实,现在自己的状态有点尴尬,“我不是很热衷于演青春偶像角色,但一大把找上来的都是这种角色。相比这些机会,我更愿意尝试一些更丰富、更多样的角色,这对我的未来发展无疑是更好的。然而,去尝试其他类型,导演们总说,我这个年龄、这个长相,离女一号的年龄感有点远,有点单薄,立不起来。他们还劝我说,其实女二号的戏更精彩,更能突出矛盾冲突。所以,我现在比较累,青春偶像剧的女一号不能总是演,试下其他的,最多只能是女二号。”潘之琳说,这种尴尬的状态下,她只能告诉自己不着急,一边告诫自己保持好心态,一边又看到一批又一批新鲜血液源源不断注入这个行业,“原来我演戏的时候,人家对我说,你89年的就出来演戏了。现在呢,一出去碰到的就是什么92年的,还有好多95、96年的新人,轮到我向人家感叹了。我还是新人,更新的新人就来了,我这个跨度要怎么跨?”记者了解到,即将上映的电影《金太狼的幸福生活》,潘之琳出演颜子淳,在都市家庭电影中开始有女一号的位置。

  李雯雯:人太胖被拒,一年没有吃米饭

  4年前刚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那会,李雯雯120斤,屡屡被羞辱太胖,一气之下,她一年没吃米饭减肥,如今不到90斤。而她的演艺生涯,也从她成功减肥后开始。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