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从“三俗艺人”到春晚演员
解困关键词:公益、接地气
2010年,郭德纲可谓是“背”到极点,不仅深陷“圈地”“打人”风波,连苦心经营的德云社也被迫宣布停业整顿。随后,李菁、何云伟、潘云侠、张云雷等一干昔日德云社的兄弟和徒弟相继退出,更是给了郭德纲一记重拳。四面楚歌之后是演出陷于全面停滞。然而就在人们因为老郭恐就此一蹶不振之时,他却展现了其不俗的危机公关能力。
同年8月,甘肃舟曲死突遭泥石流,灾情发生不久后,郭德纲便向灾区捐款。随后,他参加了“感动中国”慈善拍卖晚宴;教师节,他走进校园为老师义演。据说,郭德纲还曾为参加慈善活动,推掉了一场商业演出。
至于徒弟的“背叛”,郭德纲一改铁嘴钢牙的强势大打感情牌。在某节目录制时,甚至潸然泪下,博得不少同情分。另外,在风波爆发后,郭德纲也回归到小剧场演出,他参加的场次几乎占了八九成,这种景象在郭德纲大红后并不多见。回归小剧场,和观众近距离地套近乎、拉家常,再次聚拢了人气。
范冰冰:从负面专业户到“范爷”
解困关键词:强势、专业
范爷塑造形象的名言:万箭穿心,习惯就好
离开华谊之前,范冰冰浑身都是槽点,负面新闻用数不胜数来形容毫不夸张。从睡道具睡摄影睡导演,睡整个剧组到包二爷包三爷被香港某大佬包。但成立工作室后,她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这其中,她的工作室团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范冰冰”这个品牌背后的重要推手,范冰冰工作室要做的第一件事非常清晰:正本清源消除有关范冰冰的所有负面新闻,抑制新的负面新闻产生,之后跟所有的媒体建立关系,通过个人影响,建立一个认知,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完成第一阶段的明星塑造后———她保持着接拍电影的频率维持曝光率,占领时尚杂志封面确立品牌形象,出席大量商业活动积累资本。专业而高效的操作完成了范冰冰的魅力化和风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