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4日14点11分,ID为“以色列在中国”的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微博:“今天开始我们会陆续放上一些老照片,所有照片都是一名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南京路上的一个犹太摄影师Sam Sanzetti所拍摄的,因为年代久远,照片上的人物的名字都没有被记录下来。如果你看到照片上有你认识的人,或许就是你的祖父、祖母,请让我们知道。”
我们的故事正是从这里开始。
无意之间在读到这条微博之后,我的目光就被“以色列在中国”陆续发布的一张张带着时间痕迹的黑白旧照片深深吸引,似乎看见上海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在微博之海中渐渐显影。而那些来自互联网深处的各色博友的赞许、怀旧、感叹、辨认??构筑成一座话语与观点的花园,甚至迷宫。80年前,一群素昧平生的上海市民因选择同一个照相馆留影,于是他们以影像的方式相逢相守直到今天。80年后,我们在微博空间终日厮守,仿佛同处一个社区。隔着时代,人们借助信息时代的技术环境穿越了时空的阻碍,而可以与照相簿里的父辈、祖辈相望、对话。这一切,让既是微博博友,又是影像生产者的我,瞬间被某种无形的能量场所捕获所笼罩所震动。寻找、重认、追忆、回望、对话、时光、城市、影像、人生??这
些关键词与自己多年来关于纪录片关于影像关于公众记忆关于知识考古关于历史书写的经验与思考迅速产生化学反应。很快,我把一份选题报告提交给CCTV纪录频道,得到认可后,一部源自微博的纪录片《对照记·犹在镜中》在微博中浮出水面。
2012年8月11日,《对照记·犹在镜中》纪录片官方微博发布了第一条微博:我们在此相遇,仿佛同处于柏拉图的洞穴里,望着世界的投影。随着犹太摄影师Sam Sanzetti摄于1927年至1957年间的一批张肖像照亮相微博空间,那些优雅、淡定的面孔隔着时间的烟尘重新显影,一段上海往事渐渐浮出历史地表。我们将以此为线索摄制一部微博互动纪录片,请你和我们一起踏上对照寻人的旅途。
《对照记》是张爱玲晚年对着自己历经离乱所剩下的私人照相簿,所写的一本回忆文字。《犹在镜中》是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信仰三部曲”之一。我们以对这两个名字的拼贴重构来为本片命名《对照记:犹在镜中》,其用意很明显,就是试图穿过时间的尘雾,显影一段过往的生存场景,同时像张爱玲一样,用细腻的笔触描摹细节,重建旧上海的社会生活细节,从而映现背后的大上海沧桑变迁;也像伯格曼一样,利用“镜”的意象,探讨影像与人的关系,探寻影像背后的精神世界。所以,这部纪录片,是细节着手,前景清晰,背景宽阔,影调迷离又景深悠远的一张“上海肖像”。影片的主题关于“记忆与灵魂”。后来,我在影片开场特地引用了伯格曼的一句话: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犹在镜中。于是我们将不得不与自我面对面相逢。
其实,照片是镜子、城市空间也是镜子,微博空间何尝不是镜子?建构本片时空的核心元素,是两个物化角色:照片与微博。正如《天堂电影院》将对电影放映术的技术性回顾融入叙事,和《海上钢琴师》对早期录音技术的致敬和场景重建,我们以一种“工具理性”,将微博作为人际交流新方式的样本进行叙事性观照,同时对摄影术进入城市化生活和介入个人记忆的历史轨迹作知识考古和微观梳理。这样,用视听语言来呈现以“微博”为平台的当代人,与以“旧照片”为平台的民国时代的另一群人之间形成的对话关系。
《对照记·犹在镜中》官微开通的同一天,我在自己的个人微博中呼叫:80年前,一群素昧平生的上海市民因选择同一个照相馆留影,于是他们以影像的方式相逢相守直到今天。80年后,我们在微博空间萍水相逢,以虚拟的方式每日渔歌互答。有没有兴趣我们一起,去跟80年来留在相纸上的那些面孔say hello?去问问他们是否别来无恙?敬请关注我们的微博互动纪录片@对照记_犹在镜中
第二天,我再度在微博中阐释互动概念的核心价值:在人所生产的诸多痕迹中,某些并非为了保存记忆而是为了生存所需,比如一件陶器。但它们却自动传递着记忆,于是有了考古学。照相术的诞生让人们拥有一个更直观的记忆载体。社交网络的出现更以秒为单位建构着当下公共记忆体系。我们的@对照记_犹在镜中 试图以微博空间为一个整体去触摸一段尘封的记忆。
作为纪录片作者,我们将自己隐身于微博博友这一群体之中。最终,从微博空间中邀请了冷静理性曾获“荷赛”金奖的媒体人@陈庆港、生于上海书写上海的女作家@任晓雯、持续拍摄Discovery Shanghai主题的自由摄影师@席子-上海、旅美归沪的爵士音乐人@爵士猫儿和与犹太丈夫一起居住在上海的感性女孩@Lucy燕子等几个博友来展开“对照寻人”的旅程。同时,我们联络了在微博中跟帖有见地,有情感的诸多博友,一一征集他们自己朗读跟帖内容的音频,如百川归海般汇集成一个“话语场”,后来也在后期剪辑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搭建了一个视觉上的“微博空间”。将微博群体作为一个回望历史的主体,以犹太照相馆的老照片为原点,站在今天网络时代的交流平台上,用纪录片方式外化一代人的“集体无意识”。
对80年前闯荡上海滩的犹太青年Sam Sanzetti足迹的追寻,对镜中人的辨认与寻访,渐渐浮出水面的人性故事,还有追寻过程中呈现的当代上海人的生活碎片??从微观处拼贴映现出上海这座城市的沧桑今昔。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逐渐厘清了三个分集主题:第一集是“父亲的背影”。重点展开了两个关于父亲的人性故事。沈石蒂的继子第一次来到上海,缅怀曾带自己踏入摄影领域的继父。16岁失去父亲的陈景曦,60年后与父亲隔着镜框重逢于沈石蒂人像摄影展,陈景曦的父亲是民族资本家大生纱厂末任董事长陈葆初,如今年过七旬的他对着照片深情追忆父亲的爱。第二集“时间与爱情”。以文献和旧照片为线索,探究沈石蒂在上海以犹太人的精明和独特的艺术感觉在上海展开的事业图景,同时审慎的关注他在不同时期与三个截然不同的中国女性的情爱交往,以此映射时代的变迁。本集还讲述了镜中人“老克勒”周邦俊夫妇守望一生,为爱而天各一方的情感故事。还有曾在沈石蒂照相馆拍摄婚纱照的小职员沈亦男夫妇牵手一生的爱情。第三集“难忘的时光”。五十年代初,沈石蒂经历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迁后,设在茂名路的照相馆仍然红火。直到1954年公私合营,沈石蒂的摄影机留下了不少新中国初期一群上海人的音容笑貌。学音乐的女学生盛茵抱着手风琴留下了青春倩影;上海面粉大王孙家的后代,孙逊从出生到周岁,每个月都和母亲到沈石蒂照相馆留下欢乐的记忆;1954年秋,热恋中的陈立善曹莉贞到沈石蒂照相馆拍摄了订婚照,但等他们去拍结婚照时,照相馆已经随风而逝。我们还远赴特拉维夫,探询沈石蒂老人的晚景。
在镜中人沈亦男夫妇珍藏的一张照片背后,我们发现了一行英文:These may all turn to dust, yet the memories will never ever rust。(或许一切终将归于尘土,但记忆永不会锈蚀。)似乎正是印证本片的一个主题。最后,我把这句英文融进了自己写的主题歌词里:
往事如海
怎么打捞沉没的流年 荒芜的表情
父亲远去 雾中背影
城市如镜
依稀映出黑白的容颜 锈蚀的光阴
母亲 无言 家书的灰烬
These may all turn to dust,
yet the memories will never ever rust。
前尘 碎影
叹一代人的疼痛和忧伤
街灯 巷陌
寻你我的来路与归途
似在此岸 犹在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