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来的人》剧照
《那夜凌晨,我坐上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剧照
文_ 郑政恒
经历
所谓独立电影,当然是跟主流电影相对的概念。可是,香港电影工业的规模,不可跟美国等量齐观,因此在香港,主流与独立的界线比 较模糊。
先找一个方法。从历史角度审视香港独立电影,一切多得冯美华的《自主世代》和张美君的《寻找香港电影的独立景观》两本书,否则 我也不知从何说起。
从六七十年代开始,香港已有制作人用十六毫米和超八,拍摄艺术片、纪录片、短片、实验电影,例如吴宇森主演的短片《死结》、唐 基明和周辉的纪录短片《丁公的画》、唐书璇的艺术片《董夫人》和《再见中国》,都是有时代意义的名作。
到八十年代,香港主流电影工业强势,广泛吸纳制作人才,有的独立电影人则用八毫米和影带,去表达对九七回归看法。
九十年代是香港独立电影复兴的时期,数码录像逐渐大行其道,录像太奇、录像力量、影意志、香港艺术中心、艺术发展局、香港独立 短片和录像比赛(IFVA),为香港独立电影推波助澜。作品都出来了,那么,九七以后的香港独立电影有甚么基本特色呢?我归纳出五 个重点:直接面对社会政治、导演的作者本色、追寻个人风格、学术性和文学味道强烈、关心性别议题。说到底,就是一份特立独行的 自主精神。
九七一来,陈果的《香港制造》以突出的青春书写、视觉风格、政治意味,成为当时香港独立电影的代表作,更引起主流社会的关注和 肯定,往后他的《去年烟花特别多》、《细路祥》、《榴莲飘飘》、《香港有个荷里活》等作品依然保持独立精神和草根味道,关注九 七,近期的《红van》制作成本较高,可算是介乎主流与独立之间的话题作。
创作者
陈果、杨凡、陈耀成与余力为在九十年代前后相当活跃,之后,年轻导演人才辈出,他们先以拍摄独立电影起家,进而打入商业主流, 或者继续坚持独立路线,当中有彭浩翔、黄真真、黄精甫、李公乐、崔允信、麦婉欣、黄修平、云翔、麦曦茵、翁子光等等,而纪录片 方面,张虹的《中学》、张经纬的《音乐人生》和麦海珊的《唱盘上的单行道》,都是比较突出的佳作。
详近略远,且看目前。香港独立电影导演多以情怀牵引观众共鸣,曾翠珊的《大蓝湖》全程面向香港本土,充满挥之不去的感性人情, 缘出于家庭、回忆、乡土、人际关系,母女之间的交流为全片的点睛之笔(反之,少男的情怀就比较肉麻不着地了)。女主角带一人一 故事剧场的过程,突显了生活经验与艺术创作互为表里,恰好呼应了电影本身的个人情怀与独立价值。《大蓝湖》之后,曾翠珊拍摄了 纪录片《河上变村》和剧情片《香气》,保持态度。
现状
最近一两年香港也有三部不俗的纪录片,陈安琪的《三生三世聂华苓》拍摄文学作家的流离人生,比台湾的《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中 的电影,有更多个人情怀和感性投射,本片更提名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卓翔的《干旦路》则以两个年轻粤剧演员的心路历程,反映香港 年轻人追求理想的热忱,侧写香港文化艺术界缺乏支持的困境。陈耀成的《大同:康有为在瑞典》融合纪录和剧情,关注中国近现代历 史,以康有为的人生探视去国离散者的身份。
香港纪录片数量不多,反之,台湾独立电影的主流,正好是纪录片,其中杨力州的《被遗忘的时光》、《青春拉拉队》、《拔一条河》 ,庄益增、颜兰权的《牵阮的手》,都是近年的佳作,台湾纪录片多方面关注社会问题、边缘群体、政治运动和艺文人物,值得香港的 独立电影界学习取经,互相交流。
去年较受注目的香港独立电影有崔允信的《无花果》和许雅舒的《哭丧女》,这两部电影在香港独立电影节中做世界首映,都有深沉的 女性心理刻画,在纷扰的社会变迁中,探视个人的伤痕。其实,香港独立电影界的生存之道,很倚靠艺术发展局或电影学院的支持,又 需要比赛奖项和海内外影展的肯定,继而透过影意志等机构举办的电影节和放映活动(通常在艺术中心),先吸引亲朋好友、文化艺术 界和电影评论界关注,积累讨论和口碑,扩大观众层面,独立电影才不至于旋起旋灭。通盘来看,独立电影要在香港生存,面对强势的 商业主流电影(华语电影与美国电影的两面攻击),一点也不容易。
事实上,最近几年香港的独立电影和年轻导演冒起,为香港电影注入新鲜的活力,如果这一份活力不灭,也足以让香港电影跟着时代的 步伐,一起前进。
他们说
朱日坤
文化本来就不是为了让人快乐的
(前栗宪庭电影基金艺术总监)
独立电影最起码独立有另外一种含义,就是忠实于表示你自己。问题是我们现在的环境就是这样的,我们多数人生活就是这样。多数人 生活就是压抑的,每天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现实里面。它不可能表现出特别开心、阳光的一面,比如说我现在天天都觉得自己得抑郁症 了,觉得天是灰暗的。我不可能反映北京的天空是像拉萨那样,对你来说是一种虚假。
现在不是所有独立电影拍得很难看,它画面会很好看,多数会带来思考、批判,让别人去关注,而不是说给你带来愉悦。这个肯定是哪 里的独立电影都是这种现象。如果说是为了放松去看独立电影,这种想法是错的。为了放松你可以去看商业片、去唱卡拉OK。文化本来 就不是为了让人快乐的,更多是引发思考。这可能是很多中国人的误区,他们以为文化消费是让人很开心的过程,可能它会有愉悦,但 不是像去听歌剧、看演出,去卡拉OK发泄这样的。我当然不会带着这种心态去看电影,除非是和女儿去,看《喜羊羊》那些。即使你谈 文化消费,也是这样的概念,它可能跟纯娱乐的东西是有区别的。
王宏伟
如果片子很牛逼还能通过就无所谓
(演员,栗宪庭电影基金艺术总监)
挂龙标这件事,我觉得是好的电影就无所谓,其实也是他们的一种生存方式,如果片子真的很牛逼还能通过,那就无所谓了,能有更多 人看到,但是要是通过不了的,妥协了很多挂上龙标,就没有意义了。
有的时候就很莫名其妙了,就像《天注定》,剧本当时给过了,又不给龙标,就像生孩子似的,给你的准生证,但是又不让你上户口, 其实都是自相矛盾的,要不就不审查剧本,直接审查片子,多那一道手续干什么呢,现在就是很矛盾的事儿,不知道怎么说的事儿太多 了。
唐棣
在这个时代巧妙地闪躲
(《满洲里来的人》导演)
独立电影的困境也众所周知,就是回报率比较低。可能没票房啊,很多观众也无所接触到。这种困境也逼迫我寻找更多的方式来生活, 不能依靠完全独立的表达来生活。所以想做好独立电影导演,还真得尽量接近“全能”,因为这样我们才能生活。我增加多个身份,也 是为了把一个东西做得纯粹。我的挑拨比较多,也是某种程度的闪躲。在这个时代能够巧妙地闪躲,是有能力的体现。
王飞
一个DV拍的也都很好
(中国独立影像展运营总监)
如果按照正常的价值取向来看,我们很多的独立导演过得都不是特别好,但是各有各的路吧。存在有些导演是押房子去拍作品的,也有 借钱拍的,也有很有钱的人来看。如果你能乐在其中,那就没问题。李安和魏德圣也都是这样,在成名前过着长期的清贫的生活。
在商业电影领域里讲,成本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准,成本的大小和电影质量的高低是有很大关系的。但是如果你往电影本来的属性来看, 我觉得二者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我在影展中看到的作品,它的工业属性并不强,一个DV拍的也都很好。
电影最重要的我觉得是剧本,再往上说的话是创作者的世界观,还有创作者对影像上的探索,可能是比外在的工业属性更重要的。当然 了,如果能保证电影的工业属性,给电影肯定是加分的,但是不是决定性的。
陈果
不要让读者把我摆上神台
(“香港制造”三部曲导演)
我们没法做到像大陆的贾樟柯、王小帅导演那么被认可。当然,你最近看到《那夜凌晨,我坐上了从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它还是有 不同于一般商业片的角度,这就是我尽力做的东西。我不能说我很厉害,我是独立(电影)的旗手,我是香港的谁谁谁……我从来不是 这样,因为我拍独立电影跟拍商业片是不一样的。不要让读者把我摆上神台。虽然这又没有害到我,但因为我们不是那种人,不需要假 装成那种人。以前有人问我,你拍《饺子》会不会太cheap了?你不是那种人喔。我说,大佬,我也要揾食,我不拍吃什么呢?我们尽量 做好一个工作,而不会分得太清楚(独立和商业),因为我们始终是由主流电影训练出身。如果我拍一部烂片,你明天就不再看我的电 影了,你抢先背叛我了,我怎么会背叛你呢?他们成天说我背叛了自己,这是香港人的情意结,很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