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车晓豪门婚姻不在 美好回忆犹存
演员车晓自从2004年入行以来,留给观众的感觉一直是低调、高冷、神秘,影视作品不断,花边新闻不多,直到2010年她和山西富商李兆会的豪门婚姻曝光,一度成为公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谈资。但更令人意外的是,这桩婚姻仅仅持续了不到两年便以离婚收场,虽然“3亿分手费”的说法沸沸扬扬,但当事人一句“对方的家产是人家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我不要”的体面、低调的处理方式陡增了外人的叹息和遗憾,将离婚的负面影响对双方的伤害减至最低。目前,恰逢新剧《别逼我结婚》正在热播,车晓接受记者采访时首次袒露心扉,打破情感话题的禁区,回看那段逝去的婚姻时平添些许对人生的感悟。
关键词:高冷
北京晨报:无论是你的大多角色还是你本人,都有一种高冷的气质。
车晓:现在老有人这么问我,我开始不知道什么叫高冷,像我不知道什么叫“深井冰”一样,人家说就是神经病。哎,网络用语真不懂。人家问我觉得自己高冷吗,我说就是不太熟的人这么觉得。
北京晨报:那你实际的个性是怎样的?
车晓:就像人的太阳星座是上升星座一样,可能“高冷”是我的面具星座。面对不认识的人或者自我保护的时候,你呈现的无意识状态就是高冷。其实,我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我现在只能这么解释。但是别人都觉得我冷,我也不懂为什么。
北京晨报:这些年你一直给外界印象挺神秘、低调的,你是无意识的还是出于自我保护?
车晓:都有。这个东西跟性格有关,我同事说我为什么不发发今天喝了什么,吃了什么,去哪里了。我说我不是那样的人,我不是那种天天要跟陌生人分享自己行踪或生活的人。我可能更愿意分享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这种具象的物质世界不能令我满足。
关键词:婚姻
北京晨报:包括你的婚姻,从结婚到离婚都十分低调,大家也都是从媒体上了解一二。你和前夫分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车晓:性格不合。
北京晨报:你决定分开时,你妈妈是什么反应?
车晓:我没跟她说,她是在报纸上看到的。
北京晨报:那她会不会更伤心?离婚这么大的事没跟她商量。
车晓:我觉得应该挺不爽的,但我顾不上体会这些。可能以后等我有孩子了,才能体会到那种感觉吧。有时让家长知道这种事儿会特别麻烦,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而且她觉得有替你决定的权利,反而搞得复杂了。
北京晨报:她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吗?
车晓:如果家长也知道你们长期以来有点不太好,比如一聊起来就有分歧,话不投机不欢而散,可能家长也就不问了。过了几个月之后发现了。戏里都是这样。
北京晨报:现在社会上一说豪门婚姻,会带有很多色彩。不管最后结果如何,你对这段婚姻的处理方式显得很体面,不像现在某些明星撕破脸的做法,只会让人当成笑话。这跟你的性格有关吗?
车晓:三观吧。有时我看到某女星和丈夫打得头破血流,包括还有孩子,我觉得这就是三观,对于你来说什么东西是宝贵的,我觉得那个回忆是宝贵的,我不想打碎它。当然,还比如说尊重、比如说理解。如果说你真的能够理解我,就特别感人。
最后我们已经见真章,我说你得给我分手费,感情若变成一个数字的话,我觉得太不堪了。那我们之前那些美好算什么呢?而且你又没有亏待我,我觉得你对得起我,我也不想对不起你,也不想对不起我自己。
比如这个钱(分手费)吧,你要了也有人骂你,不要也有人骂你,你何必去解释它呢。我到底得到了什么,没有得到什么,我干吗要跟你们去解释呢。
北京晨报:你觉得那段婚姻对你将来的情感会有什么影响吗?
车晓:确实是有影响。目前看起来,在别人眼中,那毕竟不是一个特别完美的经历。如果让我重新选一次,我可能还会这么选,因为他是一个真心对我好的人,他是我长这么大对我最好的一个男友,哪个女生会不去选这么一个对你好的人呢?它的影响还有就是很多人不敢接近你,他会觉得根本养不起你,所以还是别追了,我很久都没有桃花了。还有包括拍戏,人家首先觉得你还拍戏,你还缺钱吗?这都哪跟哪啊。
北京晨报:那你后悔当时分手的决定吗?很多婚姻可能就在于坚持那一下。
车晓:我做事从来不后悔,我是那种做决定之前会想一百遍的人,最坏的结果我能承受吗?这件事情就算到了一个最坏的地步,它可逆吗?然后去做这个决定。做了我就不后悔。
北京晨报:现在你们还算是朋友吗?
车晓:算是朋友。包括前一段时间他有一个新闻(被曝欠债30亿),我的好多朋友就跟我说,哎呀,幸亏你走的早啊,你太明智了。朋友们当然是为我着想,但我说不应该这么讲,他有挫折了,我也不高兴,我也替他着急。我当时问过他什么情况,他很辛苦地说在处理。不过我也做不了什么,就给他一些安慰吧。
北京晨报:对自己将来的感情和归宿有什么样的期待?
车晓:这个东西真的是可遇不可求,我希望他是一个能令我感动落泪的人。有些人做了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比如求婚,但这种感觉是做给他自己看的。我看到国外的求婚,男的让女孩儿戴上耳机,坐在旅行车的后备厢上,然后他们两家人开始一起跳舞,最后那个男的向她求婚,我觉得这个就很感人。我希望能有一个微笑着让我热泪盈眶的经历,哪怕日后的生活变平凡了,变枯燥了。
冯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