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宋方金
宋方金作品《手机》
宋丹丹和宋方金因为改剧本引发论战
编者按:宋方金是影视两栖编剧,电影有《飞》、《还有多远》、《空巢里的孩子》等作品,电视剧以《手机》最为著名。今年上半年,宋方金和宋丹丹之争将“演员改剧本”的问题推向公共讨论空间,引发了全行业的深入思考。 他热爱一切与故事有关的手艺。他相信人生是故事的源泉,而故事是人生的路标;故事把无限凝于一瞬,同时又使一日长于百年。他相信最好的故事不会是一个梦,而是一条***的大河。他不只是一个埋头创作的编剧,对行业发展态势也有清醒的判断。以下是他对独舌十问的应答。
独舌君:2014上半年,省级卫视的单台收视率和联播收视率都在下降,这是否意味着电视剧这门艺术形式的衰退?还是电视台的危机加重,网络将在不久之后实施反超?
宋方金:电视剧这门艺术形式正处在最好的阶段,它还必将更好。代表电视剧艺术尖端水准的美剧更是将这一艺术形式从赏心悦目推进到了深刻的程度。因为好莱坞电影的低龄化、奇观化,相当一部分讲故事的手艺人从电影转投了电视剧的怀抱,使得美剧大放光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电视剧将是故事的主要载体。但在中国,情况正好相反。电影处在虚假繁荣之中,电视剧则一片低迷。对故事手艺的鄙视、对市场元素过度的倚重——比如对大数据与演员的迷恋,使得电视剧恶果流传。但这也是一个必经的阶段。一剧两星之后,我觉得电视剧应该已经要触底反弹。电视台也好,网络也好,都是讲故事的平台。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们将是竞争对手,也还会相互合作。但它们都不起决定性作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对故事的态度——谁真正尊重故事,谁便拥有未来。好故事是观众心中惟一的那颗星。
独舌君:今年以来,哪些国产电视剧是你比较喜欢的?
宋方金:以前只有两种电视剧:好电视剧与坏电视剧,现在还多了一种——假电视剧。我看到的大多是假电视剧,从故事、表演、制作,都是假的。还没看见喜欢的。电视剧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我常说,电视剧入了邪道,电影入了魔道。华语电影中还有李樯、贾樟柯、李安等定海神针给我们制定好电影的标准。但电视剧说低端的时候是真低端了,低到尘埃里了。你可以发现,凡是兢兢业业写电视剧、拍电视剧的,作品都很难问世。比如,我很期待兰晓龙老师的电视剧,不知道他的《好家伙》和《好坏丑》什么时候能出来。国产剧的现状是:一群电视台的各种人员的看片经验、体验决定了电视剧的生产关系。这导致电视剧总是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希望网络剧不要步电视剧的后路,能杀出一条血路。有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在是黄河入海口的水回头告诉雪山你要怎么化你要怎么流。目前国产剧这个乱局特别需要破局之人。守是守不住了,已经完全无底线。谁能破局,做出品质剧,谁就赢得国产剧未来市场。乱世出巨人——看谁是这个影视乱世的巨眼英雄。
独舌君:“一剧两星”政策出台后,业界观望气氛浓郁,你感觉到寒意了吗?
宋方金:外部变化我会关注,但不会影响我的创作。从编剧身份来说,我没觉得有什么寒意。因为我是一个编剧,“电视剧编剧”小于编剧的大概念。即便没有人看电视了,但还会有人看剧。实际上,我觉得“电视剧”这个概念三五年之内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叙事剧”或“长篇剧”的概念。整体而言,我对电视剧的感受可以用闻一多的四句诗来形容: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国产剧已经粗制滥造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了。但是我说的粗制滥造不仅仅是偷工减料,有时候锦上添花也是粗制滥造。比如,我最近在新闻里看到有个制片人说自己在一部大制作戏里花了多少钱在服装上、花了多少钱在化妆上、花了多少钱在道具上,我当时非常震惊,这是多么落后多么原始的影视制作观念啊!戏剧世界由物质世界构成,但是这个物质世界是有标准的,人物穿什么衣服由人物身份构成,该穿好的穿好的,该穿差的穿差的。难道因为他自己觉得帅觉得牛逼就老要换衣服吗?不考虑这个人物的钱从哪儿来的吗?难道能因为摄影机不好调度就要把场景加大加深加宽吗?能因为个别大腕傻逼大家全跟着集体傻逼吗?郭敬明把他的电影变成服装秀我能理解,因为他能力有限,就这么一点看家本事。但我们拍电视剧可不是走秀,是讲故事。我们上百号人努力拍戏,是为了塑造人物还是塑造饰演人物的演员?在欧美日韩影视界不是问题的问题,到咱们这儿全变成了深沟悬崖。目前即便写出一个好剧本,也很难拍成一部好剧。因为要战胜说服的傻逼太多了,而且傻逼的标志之一就是他是不可战胜的。而且,现在电视剧导演、制片人大部分都已经失去了定夺演员的权利,都是由电视台人员有意无意指定。这是多荒诞的现实啊!我们这还叫创作吗?一群热锅上的影视蚂蚁罢了。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罢罢罢!怎一个寒字了得——得加个心。寒意可挡,寒心难暖。亲爱的电视剧,你长点心吧。
独舌君:“一剧两星”政策落闸后的市场会怎样?会对剧本创作造成什么影响?
宋方金:从一年内来看,一剧两星使电视剧市场有了难度,但要把目光扩展到五年、甚至十年,这应该是一件好事情。我认为这个政策对剧本创作最终会造成好的影响,只要大家把目光落回到故事身上,电视剧就会凤凰涅磐。实际上,中国的电视剧播出平台太多了,造成了一剧几星这样的怪现状。如果中国的电视剧播出平台能减掉一半,电视剧应该就能变增量为增质,可以跟日韩欧美掰一掰手腕了。
独舌君:说说和建钢导演合作的新作《决胜》?听说这部戏经历很坎坷,那么说说你对审查的看法?
宋方金:阎建钢是我非常尊重和敬佩的导演。他认真、严谨,身上有一种老派知识分子的风范,而且还有一种难得的幽默感。中国的导演大多不够松弛,要么太谄媚,要么太自媚。自媚比谄媚可怕多了。见到谄媚的我同情,见到自媚的我无情。我见过很多导演,说不以赚钱为目的的项目是不道德的,跃跃欲试要给资本家拍电影挣钱。这就是没见过钱的人才有的傻逼想法。编剧负责写出好剧本,导演负责拍出电影、好电视剧。每个环节都为负好责这事就成了。现在是方向盘想为发动机负责,后备箱想为轮胎负责。乱了。我跟阎建钢导演在世界观、人生观方面高度一致,不分你我。我们一直在谋划合作。这次我们合作的戏叫《决胜》,写知识分子抗战。以前的抗战戏大多着眼于战术层面——血与火的比拼,我们这次着眼于头脑与智慧的对决,因为远见卓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对影视创作来说,有三种限制,麦基在《故事》一书中论述过两种:背景限制与类型限制。背景限制对作者施展他的知识非常有效,类型限制则是一种类似于唐诗宋词那样的韵律系统,它在固定结构内,产生意象、意思与意义。其实,审查限制也是韵律系统中的一环。不光是我们面临审查,全世界的影视工作者都面临审查。最严厉的大概是伊朗,苛刻的审查制度把伊朗很多导演都逼进了儿童片领域。于是我们看到了《小鞋子》、《天堂的颜色》等震撼人心的电影。这就是艺术家跟审查限制发生关系后,产生的反作用力。我很喜欢我们老家的一句俗语:水要走路,山挡不住。艺术就是人类灵魂之水,可以为云,可以为雨,可以冰,可以雪,可以止渴,可以灌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对自由的向往。具体到我跟阎建钢导演合作的电视剧《决胜》,历经八年,经历较为曲折,在这儿篇幅有限,不便展开,我会有一篇文章专门讲述《决胜》这部电视剧八年来的流传史,我将详述它一步步如何走过来,遇到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这篇文章将在《决胜》开机那天发布,欢迎朋友们关注,也希望星文老师关注,众人抬柴火焰高,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行业产生一点小小的微末之力。
独舌君:两宋之争后,你的个人生活有什么改变?
宋方金:没有什么改变。我喜欢见风沉底、遇水分流,所以我永远是飘来飘去一支笔、年来年去一盏灯。
独舌君:演员改剧本的事是否少了?
宋方金:我估计是更谨慎了。至于是否真少了,这个没有统计与研究。但我估计在行业秩序没有得到改变的前提下,情况不会有根本改变。实际上,改剧本从来不是一个问题,只要商量好怎么改、谁改、改多少,那就改呗。我不反对改剧本,我反对乱改剧本。其实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改剧本。《决胜》的剧本我改了八年,每年都拿出来改一遍。而且,我在这里再对中国的各位演员老师们说一遍:你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没有改剧本的能力,就跟绝大部分的中国编剧都没有跟你们演对手戏的能力一样。写作是非常深刻、严肃的一门手艺,这手艺不像看上去那样简单。自有门道与机关。写作手艺,尤其是叙事,不经十年历练,难入其门得其道。拜托你们了,把戏演好,剧本的事情最好还是交给我们。
独舌君:有人说现在是,电视剧衰,电影旺,是这样吗?
宋方金:电视剧衰是真衰,电影旺则是假旺。电视剧背叛了故事,投靠了数据,于是跌入了谷底;电影借助各种饮鸩止渴的手段,暂时获得了虚假繁荣,等观众醒过神来,环境就要付出代价。一切叙事艺术都必须回到故事本身,否则就是事故现场。
独舌君:怎么看业界的上市和并购潮,对创作的影响有多大?
宋方金:上市、并购是影视行业的整合手段,也是必经阶段。长远来看,应是好事。我个人的创作不会受此影响。但对整体的影视创作,我觉得会有长远及重大影响。如果资源整合以后,能从中涌现出优质公司与平台,当是从业人员的幸事。
独舌君:2014年来最有感触的从业心得?
宋方金:市场独大,很难以梦为马。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继续。
文章来源:《影视独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