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这次我要动点真格的

2015/1/23 11:50:11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1月24日,阔别上海五年之后,上海交响乐团本乐季驻团艺术家郎朗将于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主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三首莫扎特奏鸣曲,外加四首肖邦叙事曲,他说,“这次我要动点真格的。

  这是朗朗五年间的第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对此他充满了期待。

  早报记者 廖阳

  私下里的钢琴家郎朗看起来比电视上清瘦不少。在昨天的采访之前,郎朗刚刚结束一个杂志大片的拍摄,一身黑西服,双眸清亮,头发一如既往立挺,郎朗也一如既往的意气风发。

  1月24日,阔别上海五年之后,上海交响乐团本乐季驻团艺术家郎朗将于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主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三首莫扎特奏鸣曲,外加四首肖邦叙事曲,他说,“这次我要动点真格的。”演出票两个月前售罄。音乐会前一天,他还将于演艺厅带来一场“钢琴大师班”,同样爆满。

  关于教育:

  每位琴童都是件“艺术品”

  每年,郎朗的钢琴独奏音乐会都会挑战一些新曲目,这次将演莫扎特奏鸣曲和肖邦叙事曲,希望动真格做一场纯古典音乐会。郎朗说,这几首曲目从“背谱”等技术方面来说并不难,重在艺术雕刻上的细腻。在他的印象里,此前他只在上海弹过一次莫扎特,这次要连演三首奏鸣曲,连他自己都心生期待。

  近些年,除了忙着世界巡演,郎朗也将一部分工作重心放在钢琴教育领域,于深圳创办“郎朗音乐世界”,一家集钢琴教育、大师课程、音乐会、钢琴比赛于一体的大型音乐综合机构。目前,学校有在校学生三百余名,茱莉亚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曼哈顿音乐学院等院校近两年均有老师至此探访或教学,学生也时有机会去国外参加音乐活动,“和大师们接触,孩子们的国际眼光没问题,挺幸福。”

  郎朗自言喜欢教学,亦热衷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切磋琴艺,有时看到小朋友学琴时的毛病,就像看到当年自己身上的问题。他希望将近些年积累的教育经验和艺术想法传递给学生,教学于他而言,也算一种变相的提高。

  上交音乐厅的大师班上,便将有三名学生自深圳飞来与郎朗一道上课。这也是郎朗在上交音乐厅的首个钢琴大师班。问他大师班将上些什么,他笑说,“因人而异。”在他看来,每位学琴的小朋友都是一件“艺术品”,大师班也没有所谓的固定模式,有些孩子很毛很活跃,就试着讲讲故事让他沉静下来,“目标很明确,让他用最深的态度理解音乐,形式又不能太深刻,太严肃孩子有可能会害怕。”郎朗以自己幼时学琴的经历举例解释,“小时候如果碰到很严厉的老师,我会吓得发抖,但老师太松了也不好,我会睡着,钢琴教学就像做‘艺术按摩’,要松弛有度。”

  学琴从来都是个苦差事,郎朗小时候上过的钢琴大师班不计其数,国内上完国外上,美国上完去欧洲上,永远处于上课的状态中,“这些课对我很重要,但有些方法陈旧的课程也会不喜欢。”闲时,他也会给老师起外号,抒情男、严厉女、生气女类,总结下来,“我希望探讨的是,怎样让学生茁壮成长,而不是被逼无奈学琴。教育要看质,而不是看量。”从自己以往的教学经历来看,郎朗也自认“不算令人讨厌的老师”。

  关于瓶颈:

  保持吸收学习就不会有

  时时穿梭于世界各地,每年演出数百场,郎朗说,睡眠、时差和练琴的平衡有时对他来说是个问题,很难把握。比如这两天他刚从柏林赶到上海,休息两小时见见朋友,晚上还练了三小时钢琴直至次日凌晨2点,只要有时间就见缝插针地习练,“练琴时反应要快,什么也不能想,这样进得快,出得也快。”另外,他强调记忆更要好,记谱速度要快,再难的曲目有时一个星期也得背下乐谱。海量的曲目量对郎朗这样的钢琴家来说已然成为一种刚性需求,“我们不可能再像以前的钢琴家一样囿于时空限制,只弹本国的曲目。”

  作为中国最出名的职业钢琴家,郎朗与世界顶尖指挥团队、最著名音乐家、最出色交响乐团都有过合作过,亦曾在世界各地举办音乐会,问他近年可曾遇到过瓶颈,郎朗坦言,“没有,还是要像海绵一样到处吸收学习。”虽然与世界顶级乐团如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都有合作数次的经历,“但就像会上瘾,越合作越期待。我们总能发现双方有新东西,很享受共同努力的过程,绝不会有无聊感。”

  近几年,郎朗也开始尝试跨界,参与好莱坞电影以及中国电影配乐的录制,甚至在姜文的《一步之遥》里当起音乐总监。去年,郎朗与旧识张艺谋亦在《归来》中合作了一把,为陆焉识扮演者陈道明当起“钢琴替身”。剧中陆焉识为唤醒妻子记忆而反复弹奏的《渔光曲》片段,即由作曲家陈其钢二度创作、郎朗幕后演绎。最开始,郎朗还笑说曲子太简单,弹起来才知道大错特错,“太难了,完全是练心的境界,非常内在,非常深沉,非常忧郁。”郎朗说,本来应该四个小时录完音,后来录了将近十个小时,“看似很简单的音乐实际最难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