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专业教育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诞生了郎朗这一“超级巨星”,这种“一步”登天的成功促使了太多怀揣梦想、幻想着扶摇直上的家庭和学子不计代价地为之投入与奋斗。但因此功成名就者甚少,功败垂成者甚多,因为成功是无法复制的。学子的普遍成就应当依托于社会音乐教育、风气的良性发展,不能揠苗助长。这种社会环境依靠仁人志士的努力,不能寄希望效仿个案。
一切偶然,皆是必然。郎朗成功的必然,在于其自身的锲而不舍,父母敢于放手一搏以及国内蒸蒸日上的钢琴事业乃至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然而,郎朗的成功又是偶然的,在于成功的无法复制,有的人顺水乘舟、扶摇直上,有的人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古人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周遭无数偶然堆砌了这么一个巨大的偶然——就像还在睡梦中的郎朗做梦也没想到一觉起来就被通知需要前往芝加哥替补演出“柴一”,有趣的是他想都不想就答应演奏一首他已经两年未准备的作品,并于一小时十分钟内背过,完成了这艰深的任务,又是奠定他飞黄腾达的基石。
郎朗成功因其自身的优越有必然性存在,却不能忽略偶然因素从中作梗。从历史来看,我们只能看到辉煌闪着光的人们的苦尽甘来,却往往忽略了更多的人们的苦尽无甘,正如背景故事雷同的沈文裕无法从汉诺威顺利毕业那样,相同故事,不同结局。郎朗现象造就了许多怀揣梦想放手一搏的家庭,几所音乐高校周围慢慢鳞次栉比,幻想将来舞榭歌台,一举成名,可是不知多少人还在楼台烟雨,望眼欲穿。
成功无法复制,急功近利,实不可取。郎朗之所以成功,当然源自于各仁人志士的努力,但是这种成功是寄希望于偶然,不是音乐文化事业繁荣而导致的必然。钢琴教育隶属音乐教育,而音乐教育即美育之一,美育的普及两点需要大力着手,一是社会风气的倡导,二是音乐教育者的自身修养及强烈的本土化意识——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我曾教过学生,涉及过最基础的艺术教育的领域,音乐艺术之所谓高雅,完全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家长、学校攀比风气盛行,好像是比赛智商高低的一种工具,是面子工程的一抹镀金。曾有家长说:“我们家孩子不需要学五线谱,你教教她弹会几首曲子就行。”我不知道不教五线谱怎么教“弹几首曲子”,也不知道才学几个月怎么考个三级五级,更不知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将来怎么有个一技之长。普及音乐教育是专业音乐教育的根基,没有普遍广泛的了解音乐的受众群体,那么音乐的传播与发展必然有所受限。尤其当今钢琴界,活跃在更多人视野中的钢琴家均以西方音乐敲开了欧美的大门,即便我国全心致力于钢琴音乐本土化,也有不少优秀作品陆续作出,可是眼睁睁依然貌似“中体西用”实则“全盘西化”,这也使钢琴音乐各个阶层融汇产生困难。在民间,“听得懂”的音乐到现在“听不懂”的音乐,如果钢琴演奏者都“心系西方”,实则是与传统习惯分庭抗礼。最一线的钢琴家们,普遍流于各个西方国家之间,有的已经腰缠万贯,家喻户晓,然而人们却讳莫如深,高攀不起——羊群根本看不清牧羊犬的足迹。
优秀的演奏者的现身说法,是对社会风气矫枉的良药。所幸经济的发展带动这一事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有更多人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的留洋海归前赴后继。然而提高民众审美认知却道阻且长,社会风气由多种因素共同架构,非单一某项事业的达成就可以纠正。钢琴演奏市场因此受此制约极大,但凡进入市场,供需关系影响必然最为重要。无论是钢琴教育还是钢琴演奏的市场,都限制于供需关系之中,而其中处于决定地位的,无外乎社会共同意识,然而这种共同意识却基于多方面的成因。这些成因的逐一解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在此期间绝不能寄希望于无法复制的个案,更不要妄图裂变式的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