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何炅拒绝做一个傀儡导演

2015/6/23 4:03:38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  何炅在拍摄现场和张慧雯说戏。何炅:情感方面一定是有我的影子的,还有说话的方式也有我自己的影子,因为台词是有在现场进行过调整的。何炅:我希望大家在看完《栀子花开》后心态是“真好,我现在还有机会,我还来得及”。

  他是目前中国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曾先后主持过《快乐大本营》《快乐男声》《超级女声》《勇往直前》《百变大咖秀》等家喻户晓的节目;也是影视歌三栖全面发展的多才型艺人,出演过《正德演义》《女人不坏》《快乐到家》等影视剧作品,也发过《可以爱》《漫游》《自己》《美好岁月》等歌曲专辑。他是何炅,一个总是被大家亲切称呼为“何老师”的人。今年,熟悉的“何老师”身上又多了诸如工作室老板、综艺节目制作人等许多的标签,而最受瞩目的,当属此番电影导演的身份。

  继徐峥、赵薇、郭敬明、陈思诚、韩寒跨界当导演大获成功后,如今何炅也搬出他在2004年跨界乐坛时所发的第一支单曲《栀子花开》,并用电影的方式赋予它新的寓意。对此,何炅也给自己的处女导电影想了个全新口号—正青春,不怀旧,正如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的:“我拍的电影跟我的人生一样,不去唏嘘那时候的我有多好,而是觉得现在的自己也一样的年轻。”

  何炅在拍摄现场和张慧雯说戏。

  导演初体验

  压力很大但收获满满!

  自1998年出道主持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至今,何炅就凭借其一流的学识、较强的亲和力,以及充满睿智的喜感俘获了大批粉丝,受到了无数追捧。但在他看来,这些却都不是他能当导演的先决条件,其实在片中那些很吸引人眼球的高颜值脸孔背后,他面临的更大难题是能否讲好这个走心故事。所以在完成辗转三地、历时两个多月的全部拍摄后,他所得到的也是满满的快乐、幸福、骄傲和自信。

  担心“会变成傀儡,成为一个没有个性的导演”

  虽然早在出演《完美假妻168》时,何炅就曾和导演刘镇伟讨论过机位等导演方面的问题,但此番的亲身执导,也依然带给他颇多压力,甚至还暴瘦十斤。对此何炅也坦言,曾担心自己会变成一个特别没有个性的导演,“担心所有东西都变成是由摄影师或灯光师来主导,然后他们再告诉我拍什么、怎么拍,成为一个傀儡。”同时,他也担心自己会是一个非常不专业的人,“每天提出一些不靠谱的想法,让别人非常抓狂。”好在进入到拍摄后,整个剧组都磨合得特别好,也很快找到了彼此合作的最好方式,“我提我的要求,他们再给我反馈,然后一起用最快的方法来进行交流合作,让整个拍摄顺利进行。”

  第一天导戏时,何炅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镜头分成了十个,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最多能拍成四个时,他却出乎意料的全部完成了,回忆于此,何炅也尤为兴奋地自夸道:“在我的剧组里,有跟资深导演合作过的,也有和第一次当导演的人合作的,但他们都说没想到何炅会这么熟练,第一天就表现得像一个专业导演。”

  收获 “除了演戏,我也是演员,演一个很自信的导演”

  于何炅而言,执导期间的每一天,他都要面对来自于拍摄的100个问题,“就像有一次我才刚到片场,我的服装老师、灯光老师、美术老师、道具老师就都分别拿着手机图片、通告单、道具单等同时来问我下一场戏的N个问题,这时的我也必须马上就给出他们答案,因为几百个人都在等着你开工。”对此,何炅也认识到,原来你在某些特定的场合里面,你就必须要把自己变得强大,也要变得非常成熟和稳重,而不是把它当成一个孩子气的过程,“所以我也突然发现,原来除了导戏,我也是一个演员,要演一个很镇定、很果断、很有判断力的人,演一个很有自信的导演。”谈及此番的首次执导是否会留下遗憾,何炅倒是看得很开,“我觉得人生也好青春也罢,难道不都是这样吗?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非常快乐地接受它,毕竟只要曾经努力过,那也就足够了。”

  感言 “我真的是站在所谓的巨人肩膀上”

  《栀子花开》的编剧傲立曾说过,何炅在片场发过的最大一次脾气就是轻轻拍了下对讲机,而对于这个“好脾气导演”称号,自言“其实特别幸运”的何炅坦言,这其实要完全归功于此番如此优秀的团队,“我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对我特好,他们都非常信任我,而并未因为我是新导演就对我产生怀疑,当然,也没有人给我制造麻烦,反而还个个都斗志昂扬、全力以赴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去发飙。”同时他也解释:“我生气是因为碰到了什么不巧或很为难的事儿,再或者是有些我一直都解不开的结,是自己跟自己较劲。”除此之外,很多专业导演也给了何炅很多支持,“比如说像张艺谋、刘镇伟、陈国辉、滕华涛、张一白……真的太多了,他们都和我说,"你需要什么,一个电话我就能飞到你身边",真的让我特别感动!”说到这里,何炅也打趣道:“我个子不高,但他们却帮我成为了一个非常高大的人,我真的是站在所谓的巨人肩膀上。”

  何炅的“栀子花开”

  宣言“一切都还来得及”!

  虽然讲述青春校园故事的电影有很多,但在何炅看来,它们却总是带有忧伤,讲的多是现实改变了梦想,爱情也被现实改变了等一类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不能永远像在校园里一样,不服老,不向社会妥协?何炅拍的,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的故事。

  云南信息报(以下简称“云信”):《栀子花开》里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何炅:里面的初恋很美、很甜,能让你真的会闻到栀子花的香味,会让人感觉到幸福,里面的所有角色也都是很直接的人,有缺点,同时也做了很多傻事。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在爱情面前从不问为什么,我想,这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而且他们都会为爱而变成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说我为了爱、为了你对我的要求,我妥协,变成一个不是我的人。这也是我想在《栀子花开》里表达的爱情,也是最理想的爱情。

  云信:影片里的演员颜值都很高。

  何炅:颜值高是一定的,但颜值背后所讲的故事,我觉得比颜值更重要。这个电影洋溢着一种年轻的态度和热血的感动,甚至还有一点傻气,我想传达的,也是无论你遇到什么挫折都要坚信自己一定能做到,你永远都是在你最年轻的一天,所以一切都来得及,跟别的导演非常不一样。所以我影片里的故事是发生在2015年7月,对,就是今年,就是现在。

  云信:片中故事有你的影子吗?

  何炅:情感方面一定是有我的影子的,还有说话的方式也有我自己的影子,因为台词是有在现场进行过调整的。但因为我不是编剧,所以故事不是我想的。我觉得它一定是一部有着强烈的何炅个人情感、人生观色彩,以及青春色彩的电影,但你要说具体哪个桥段是我,其实很难讲,我觉得可能很多东西是微妙地灌输进去的。

  云信:那你的爱情故事和《栀子花开》里面的爱情故事一样吗?

  何炅:确实很像。就是会和音乐有关,然后就是最青涩、最美好的感情。你会因为一封信、因为你要去一个地方见她,或是在某一个场合遇见、大家有共处的时光等而觉得自己拥有一切。其实人长大后,有时会被现实改变了爱情观,但我觉得我现在还好,还没有被太多世俗的东西所改变。很多时候,爱情可能会变成患得患失,但年轻时候的爱是不计得失不问缘由的,爱就是爱了。

  云信:能谈谈你对这部电影的期望吗?

  何炅:我希望大家在看完《栀子花开》后心态是“真好,我现在还有机会,我还来得及”。我们每个阶段都会有很多的难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到达不了的地方,但是那又怎么办呢?那就是你,然后每个人都很害怕死,害怕老,其实转念一想,越害怕就越应该享受现在,重要的是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对自己现在的状态感恩并且享受。

  他们眼中的“何炅初导”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何炅数次强调“拍这个电影很对”,这个“对”既是指代对于影片选题、拍摄方面的正确选择,也是他对整个团队的高度肯定,“让我既不会感觉被架空,也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被盲目信任的导演。”那在其他主创眼中,究竟是如何看待何炅初次执导这件事?

  我和何老师已经有着十几年的友谊,但在电影开拍前我还是会有担心。当时我还在做《爸爸去哪儿2》大电影的宣传,所以影片开机时我也没能到场参加,但我和何炅每天都会发微信,他会跟我讲今天拍了什么,还会从监视器上拍些小视频给我看,当时我就觉得他拍得真的挺好。虽然他不是一个职业的导演,甚至都不是一个职业的演员,但他有过这方面的经历,也非常的聪明,所以很快就能够适应。何老师是一个宽容度很大的人,有着以他人为重的个性,我就担心他索取感太少,会有一些委屈压在自己身上。有时候何老师可能会很呵护演员,但我会跟他说,该让他们受点罪的时候也还是要受点罪的,要不然你拍不到你想要的东西。其实做导演工作,有时需要一点点的自私,甚至需要一点点的残忍。

  —监制黄磊

  何老师是一个新导演,如果拿一个很新的导演去跟那些拍过很多戏的导演相比较,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情。有时候拍完一场戏,我都在何老师旁边跟他一块看回放,我希望大家都能共同地去完成《栀子花开》,相互帮助。何老师也是一个会听、会尊重演员想法的人,有什么好的建议,他都可以去听,听过之后,他觉得好就会想试试,如果觉得不好,他也会告诉你哪里不好。

  —主演李易峰

  我觉得何老师是一个特别年轻且有活力的导演,他每一次来现场、来说戏,包括回帐篷说戏的途中都是用跑的,让你根本想象不到。因为这部戏本身就很有活力,所以也会带动着我们所有的演员,让每一个人在现场时整个就是90后,都是新鲜感,都是年轻的青春。

  —主演张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