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刘新杰的吴秀波
本报讯(记者耿愿)被称作“《潜伏》之后最好看的谍战剧”《黎明之前》昨晚上演大结局。不过这个结局却也是该剧最大的争议之一。铺垫了20多集的终极较量原来是“水手”以死设下的“赌局”,本应大展拳脚的高级卧底刘新杰竟毫无作为,甚至在最后几集完全“消失”,只是在谜底揭晓时把脚跨进办公室。这一大反转式的结局让人出乎意料,也有不少观众觉得难以自圆其说。不过无论争议有多大,扮演刘新杰的吴秀波俨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经过近十年的努力,42岁的他尝到了“一夜爆红”的滋味。
■结局:刘新杰“不作为”惹争议
“这符合他的一贯作风”
男一号刘新杰在结尾敌我胜负反转中的“不作为”甚至消失,让期待落空的观众大呼不过瘾。对此,吴秀波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当初在拍摄时也跟导演争论过,但后来刘江说服了自己。“观众习惯的男一号,要么是保护珠宝的人,要么是抢夺珠宝的人,而我演的却是那个‘珠宝’。其实回头想想,这个结尾也符合刘新杰的一贯作风。他不是那种强势的英雄,他经常展现生活中的常态,比如他迷茫的时候很多”。
而《黎明之前》留下的最大悬念无外乎“谭忠恕是否知道了刘新杰的真实身份”。结尾在“水手”坟前,刘新杰的告白有故意向谭忠恕“坦白”的意味。吴秀波认为这部戏中谭、刘兄弟间的复杂情感有很高立意,“敢在最后说出那样有风险的话,刘新杰心里肯定五味杂陈。首先他要跟自己的兄长分手,感情上有孩子般的不舍,渴望跟对方做真实的交流;其次,常年在刀尖上行走,他的情感也需要释放”。
■开始:“理想主义者”吴秀波的胜利
“就像最后一次测试,我蹦过去了”
结尾中,谭忠恕的一句“我也许可以重新找回自己的信仰”也成了全剧的点睛之笔。吴秀波感慨,这个结局正是理想主义者的胜利了。而作为42岁的影视“新人”,《黎明之前》又何尝不是吴秀波的“胜利”:上世纪80年代,16岁的他从中戏毕业后和傅彪等人一起考入铁路文工团;7年后辞掉了“铁饭碗”,下海当歌手、在歌厅驻唱、给好友刘蓓当经纪人、做影视制片人,经商开服装店、电器店,开过7家饭馆……折腾了一大圈,回到演员老本行不过是最近5年的事,却也曾突然厌倦扮演而萌生过退意,恰在此时,他接到了“刘新杰”的角色。这算是“理想主义者”现实版的最好诠释了,关于“大器晚成”,吴秀波的回答仍带着年轻时文艺又叛逆的气息:“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现在演戏被认同,就好像最后一次测试,我终于蹦过去,及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