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放风筝一样做电影
全能教练:陈国富
门徒:林书宇、乌尔善
林书宇与陈国富在《星空》片场
对于观众来说,陈国富是好电影的制造者;对于导演来说,陈国富是专业的幕后操盘人;对于投资商来说,陈国富是一流的掘金高手。加盟华谊之后,陈国富为观众奉上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风声》《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非诚勿扰》《集结号》……几乎每一部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刀见笑》上映后不久,传出了乌尔善将执导《画皮2》的消息。而在那之前,陈国富入股原子映像,首部作品《星空》改编自几米漫画,由林书宇导演。毫无疑问,这两部作品的监制还是陈国富。
对于陈国富,两位新导演又爱又怕。陈国富可以在《画皮2》片场亲自掌镜,承担起B组导演的职责,为乌尔善解除后顾之忧;又可以在《星空》初剪完成后,亲自删掉一个小时的片长,让林书宇目瞪口呆。监制和导演究竟谁听谁的,乌尔善说,谁对听谁的,大家都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做好电影。
定海神针:靠陈国富镇住场面
《画皮2》投资达到了1500万美元,虽然这个数字在好莱坞只能拍中小成本的独立电影,但在中国,已经可以做一部魔幻大片了。为了给观众全新的感受,几家投资方达成共识,要找新导演,陈国富想到了乌尔善。
在《刀见笑》之前,陈国富就听说过乌尔善这个人,那时候乌尔善还曾经把自己的武侠片剧本送到过华谊。有很多人认为是《刀见笑》风格化的视听语言打动了陈国富,但他却否定了这个说法,“乌尔善要只拿《刀见笑》给我看,我不会觉得他能拍《画皮2》,事实上我跟他合作之后才看过《刀见笑》。”
至于选择的依据是什么,陈国富说主要看几点:才华、气质、天时地利,再加上人格特质。“我的直觉告诉自己,乌尔善没问题。”有人觉得乌尔善的电影太过风格化,不适合拍商业电影,陈国富反问,“你看到《绿草地》的时候,觉得宁浩能拍《疯狂的石头》吗?”
当华谊抛出橄榄枝的时候,乌尔善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导演费可以不谈,但必须由陈国富当监制。他还放下狠话,“没有陈国富,我就不拍了。”
“还是骨子里文艺青年的思维在作祟,我有时候可能沉溺于自我表达。”乌尔善解释说,“陈国富会站在普通观众的角度去审视,要注意叙事的节奏,这个地方应该产生一个悬疑了,应该带动观众的好奇心,他会给你一个客观的建议,我们非常需要这个东西。”
《星空》海报
画龙点睛:从小成本电影变成合拍片
与乌尔善一样,林书宇也是被陈国富主动找上门的。《星空》最早参加了釜山电影节的创投计划,开始林书宇只想拍一部小成本电影,以几米创作的绘本《星空》作为故事灵感,描写一个小女孩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特效,没有那么多大场面。一切都是未知数,林书宇唯一确定的,就是要让徐娇(微博)当女主角,她还补充了一句:如果有刘若英(微博)就更好了。
看过剧本之后,陈国富问林书宇,“你已经找到了徐娇演,剧本又不存在审查问题,为什么不做成合拍片呢?故事你不用改,但是可以把特效做得更大。”这句话点醒了林书宇,他回忆那时候的情景,"放在我面前有两个方案,要么省钱,仅仅把几米的绘本当成故事创作的灵感,要么花钱做特效,完全忠于原著,把瑰丽的场景完整地呈现给观众。在得知投资可以达到原计划四倍的时候,林书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二种方案。
高投资是否带来更大的拍摄难度呢,乌尔善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这次很轻松,不像《刀剑笑》那么辛苦。之所以不辛苦,是因为《画皮2》集合的都是专业人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个人能量都更大,这会给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乌尔善还半开玩笑地说,"你看我拍完都胖了。”
保驾护航:从编剧到拍摄,全程协助电影制作
谈到陈国富的监制工作,乌尔善用“全面”来做概括,“他从前期的剧本策划,写剧本,到现场拍摄、后期、剪辑、宣传策略,他全程跟随一部电影,能从头到尾为电影保驾护航。”
乌尔善和陈国富接手《画皮2》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推翻原有的剧本,“我写了很长的信,帮他们分析了《画皮》成功的原因。”除了写剧本,双方还要开大量的研讨会,“编剧写完了,我写,我写完了,国富老师写。”
拍摄的过程中,《画皮2》剧组面临着巨大的制作周期压力,“我一个人无法兼顾的时候,剧组就要分成A、B组拍摄,陈国富还帮我拍了十天的戏。”
而对于《星空》,陈国富的做法则完全不一样,尽管有时候陈国富也会来到《星空》的片场,林书宇回忆,“他默默地在旁边看,然后默默消失,什么时候来我都不知道。我觉得他相信我从剧本到电影的完成度是高的,所以他放心,我在现场一定会拍到最好的。”
去粗取精:剪刀手发威,大胆删节电影长度
《星空》拍摄刚刚结束,林书宇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剪辑工作,第一轮剪辑过后成片的长度是160分钟,林书宇觉得自己太累了,就向陈国富请假,回去陪老婆。
等到林书宇从台湾回来的时候,陈国富叫他去看最新剪辑好的片子,并且叮嘱,“你先看片,然后我们再聊。”很快林书宇就惊呆了,许多镜头和情节都不见了踪迹,电影只剩下88分钟,这让林书宇一下子难以接受。
“我第一个反应是排斥它,也不会生气,但是你自然会排斥它。”
但他也一瞬间清醒了。
激动过后,林书宇平静了下来,他开始反思,“刚拍完的时候,你对很多东西是有留恋的,是有感情的。但陈国富是冷静的,他删除了所有他认为没有用的东西。不过他也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尊重。他说,如果不喜欢的话,可以再讨论。”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也曾经遇到了需要删减电影的情况,陈国富说,“素材拍多了,导演剪辑起来就会很痛苦,有些素材赋予了情感因素后就会下不了狠心剪掉,这个时候拿到我这边来,我就会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怎么样好看利落能看懂,哪些是多余的,就会剪掉。”
陈国富自述:跟艺术家合作就像放风筝
虽然陈国富的工作是为华谊出品的电影把关,但他却不会站在公司的角度看任何项目,“我能把一切事做好的前提是忠于作品。把预算压到最低,把品质做到最高,导演又要发挥他的创意,又要对公司的要求言听计从,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一个好的作品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出来的。”
“我能做的首先是让投资人相信我,这个是很重要的。创作人觉得投资人根本不懂电影,投资人觉得创作者都是自私的,这样很容易形成偏见。这种对立确实存在,因为大家立场不同。那这中间就要有一些机制,我的角色只是其中的一道机制,还有别的机制,比如财务的机制,法务的机制相互制约……”陈国富自称是两者之间的仲裁,“我不是特别耐心的人,不是那个说好话的人,不会两边讨好。”谈到监制和导演的关系,陈国富做了这样的总结,“有时候跟艺术家合作就像放风筝,你不可能不让它飞,当然希望飞得越高越好。但是如果线断了,风筝就飞得见不到影了,就不美了。风筝美的地方就在于它在风中飞的样子,我没觉得我抓到了那根线,但是我感觉到这是一个放风筝的过程。有时候你也不能老是紧紧拽着,老担心它会飞走。这是需要信任和默契的。电影是一个人文的成品,并没有固定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