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纪录片产业故事:纪录的力量(图)

2013/1/21 18:06:49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2011年1月1日,中国第一个全国播出的国家级专业纪录片频道、中国第一个全球覆盖的中英文双语纪录片频道——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央视纪录频道还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签署了互播意向协议,中国原创纪录片将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3个时段播出。

  从没拍过考古题材,一时“不知如何下手”,最终发现了该类题材的另一种表达空间;任务降临在距离播出仅100来天,纪录片《春晚》最终如期在龙年大年初一晚上呈现,掀起国人对诸如“人生”与“泪水”、“付出”与“感动”、“成功”与“成长”等关键词的反思。作为纪录片《南海Ⅰ号》、《春晚》的执行总导演,李侠和他的团队用“摸索发现”和“快速反应”演绎出另类纪录哲学。

  “发现”《南海Ⅰ号》

  历史考古类纪录片具有其天然的看点,比如解开一个谜团或者展现一个文物的价值。李侠希望《南海Ⅰ号》能够摸索出该类题材吸引观众的第三个“点”。最终,该片决定讲述中国人与海洋的关系,通过寻找历史和现实的关联点,激发观众了解自己过往的兴趣。

  “南海Ⅰ号”沉船藏身水底800余年,关于这艘沉船和中国水下考古的资料少之又少,李侠团队决定靠自己去“发现”。2010年8月起,半年时间里,李侠走遍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收获颇丰。在一户人家,他找到一些造船用的古老的尺寸本;在仅存的几个老船工口中,他听到了几近失传的古老而又隆重的船只出海仪式细节……这些都被记录在3集纪录片《南海Ⅰ号》中。

  前期调研充分,拍摄只用了三个月时间。拍摄过程中,对文物新的表现理念让李侠兴奋。以往纪录片中拍摄文物都是打着精致的灯光,看上去光鲜夺目。南海一号摄制组请来几位潜水员游来游去给文物当背景,将文物的拍摄跟它们的被发现过程有机关联了起来。

  《南海Ⅰ号》是纪录频道开播以来首个播出的原创节目,收视和海外发行均有不俗成绩。李侠准备继续他关于历史考古类题材大立意的新尝试,在目前正在拍摄的一个同类题材纪录片《发现肯尼亚》中,他希望在解读肯尼亚文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发现自己”。

  “快速反应”的春晚模式

  2011年10月,秋意渐浓的时候,李侠团队接到了拍摄纪录片《春晚》的任务。受命之初,摄制组的所有人员都感受到了莫大的挑战和压力。2012年龙年大年初一晚10点,纪录片《春晚》必须准时在纪录频道以及央视其他三个频道播出,创作周期仅3个月。顶着如此巨大的压力,事过之后,创作团队却都是轻描淡写:“我们甚至没有预案,我们坚信它能按时播出。”

  纪录片《春晚》以2012年龙年春晚幕后创作为主线,呈现三十年来春晚的变化与成长。一开始和春晚剧组沟通时,对方便告知,春晚中的每一个节目是否入选只有到节目开播前的最后一刻才能揭晓,这种不确定性给创作带来很大难度。“不仅得承担着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摄制完成,同时还随时面临着可能发生的重拍和补拍。”李侠说,这种创作模式是中国现实类纪录片创作的全新模式,也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模式。

  同时,《春晚》还决定打破舞台空间,把视线深入到节目的原生地和演员的家乡,记录演员们最初的情感状态。因此在有限的时间里,团队还要兵分几路到全国各地拍摄。“多元的时空跨度使《春晚》接了地气”,李侠说。

  李侠团队每天都把拍摄完成的素材按照单个故事编辑,拍到哪,编到哪,把一个个人物故事当做可以随装随卸的零件,自由组合加工。5集成片,是李侠团队在最后7天时间里,用200多个小片段组装而成的,纪录片《春晚》将快速反应的“同步创作”模式发挥到了极致。

上5页上一页678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