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转影《金太狼》上大银幕失常找症结

2013/4/18 13:06:50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最新首周末票房出炉,小清新电影《分手合约》入市3天就收6135万,而4月12日上映的《金太狼的幸福生活》首周表现不如预期,单周416万的表现,宣告了这部根据热门电视剧改编的电影作品,试水“剧转影”有些水土不服。

电影版《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将电视剧版部分主演大换血

电影版《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将电视剧版部分主演大换血

  最新首周末票房出炉,小清新电影《分手合约》入市3天就收6135万,而4月12日上映的《金太狼的幸福生活》首周表现不如预期,单周416万的表现,宣告了这部根据热门电视剧改编的电影作品,试水“剧转影”有些水土不服。

  电影借力热播电视上映,之前成功的例子是《喜羊羊与灰太狼》。而在电视荧屏上火爆的《金太狼的幸福生活》,拥有强大的观众基础,却在大银幕上表现不佳。登上大银幕,“金太狼”打不过“灰太狼”。

  看现象

  “金太狼”尝试上大银幕

  《金太狼的幸福生活》是近两年最火的电视剧之一,电视剧入围了第1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主演王雷还有机会争夺“视帝”,同时电视剧版也获缅甸引进,并以缅甸语配音。而电影版由家庭伦理剧变成了闷骚性喜剧,内容讲述发生在电视剧内容之前的一些故事,讲述了“金太狼”金亮婚前与三个性情各异的女孩的情感经历。她们分别渴望得到他的身体、内心和生命之源,于是,金太狼在跌跌撞撞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与幸福。

  作为同名电影,自然想借之前大热的电视剧“闪亮”大银幕。该片在上映前曾做了不少试映场,累计一个月内试映百场,西安也做了两场,宣传相当到位,定位为“中国首部闷骚性喜剧”,影片情节三分钟一小笑五分钟一大笑,因为笑料偏“重口味”被部分影院提示***。而提前观影的华商娱乐粉丝,也给予该片较高评价,称与电视剧家长里短的幽默不同,整体风格和节奏更电影化和年轻化,笑点也大幅增多。搞笑但不低俗,很轻松,比较适合情侣和闺蜜观看。

  不过口碑好不见得票房好。前日,上周末电影票房出炉,“金太狼”同期票房不抵白百何、彭于晏主演的《分手合约》,前者票房为416万元,后者则为6135万元,后者完胜。

  剧转影

  不是所有热播剧都适合

  电影“金太狼”之后,电影版的《宫》将在今年上映,电影版《亮剑》也在筹备中,而《甄嬛传》正在集结原班人马拍电影版……接下来,剧转影还将风靡一时。

  剧转影是趋势,热播电视剧都凭借不错的口碑,创造了收视奇迹。但是不要完全指望电视剧热播的标签,就认为这是剧转影最坚实的基础。失败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娱乐策划人多多告诉记者说,热播剧改编成电影,是“馅饼”也是“陷阱”。

  此前,《武林外传》、《将爱情进行到底》等都是剧转影的成功案例,都是原班人马加盟,最终票房也都成功过亿。而最成功的例子还是《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系列,这是因为电影版吸引的受众群和电视剧一致,都是小朋友。失败案例也很多,由赵宝刚导演的《奋斗》不仅捧红了马伊琍、佟大为、文章、王珞丹等几位演员,更是在当年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热剧,成为又一部荧屏经典之作。而电影版《奋斗》在2011年推出,从导演到演员通通换血,“佟大为”换成了李晨,连故事到人物的设定都改编得与电视版截然不同,因此该片上映惨遭滑铁卢。从现有的经验来看,“原班人马倾巢出动,成功率更高。”《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监制马伟豪说:“不是所有的热播剧都适合改编成电影,翻拍之前一定要认真考量。”

  找症结

  电视观众和电影观众是两回事

  对于“金太狼”在影院的失常表现,本报记者昨日采访影评人,却被反问一句:“难道以为‘金太狼’是‘灰太狼’吗?”

  看来,电影观众跟电视剧观众真的不是一回事。编剧吕克说:“谁愿意花几十块钱看的还是日常生活的家长里短呢?”虽然导演李爽还做了很大的改编,电影中“金太狼”摆脱了“夹板男”的形象,阴差阳错之下经历了捐精、被保安追赶、被一夜情、被“裸替”等一系列尴尬事,整个画面节奏和风格也更轻快,与电视剧的家庭伦理完全不同,还设计了不少年轻观众的专属笑点。李爽导演说:“热播电视剧有庞大的观众基础,认知度比较高,好的甚至可以上升为品牌,我们拍电影版《金太狼的幸福生活》也是考虑到这一点。也做了许多迎合电影市场的改动,主要是更符合年轻观众的口味以及他们的欣赏方式,但依然没能成功吸引观众。”

  主演缩水,演员的识别度不高,也是这个电影没能吸引更多观众的原因。评论人刘君说:“因为受众群不一样,所以电影的演员阵容很重要。该片主演阵容仅剩王雷,那宋丹丹、***呢?”记者看到,电影中,原电视剧主演宋丹丹、范明也没有参演,而是由原剧男主角王雷,再联袂潘之琳、姚芊羽、李小萌等女星主演,***在电影最后也作为彩蛋,友情客串出场露了一面。

  “好莱坞”成功模式可借鉴

  1.卖情怀。《正义前锋》电影版完整复制了剧集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架构。招牌的飞车场面全部采用特技驾驶,没有电脑修饰,有一种老派的逼真刺激,车技制造的笑料也颇有亮点。可惜故事编排比较弱,不过全靠情怀支撑。

  2.卖性感。《霹雳娇娃》电影版的三位娇娃不仅性感程度远胜剧集,上天入地的打斗和跳跃也超越人体极限。虽然表演遭吐槽,但与2011年推出的新剧集一比,电影算得上是当年的热门大片。

  3.卖特技。严格来说,只有1996年第一部的《碟中谍》能视作改编,但是很成功。第一,这是唯一一部将诡计骗术、伪装身份作为剧情主体的;第二,该部的大反派是原剧集的主角,英雄暮年,晚节不保,被阿汤哥代表的新一代特工取而代之,颇有点令人扼腕,但从另一方面看,新老更替,薪火传承,又是令人激赏的设计。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唐爱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