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电视剧《寻路》编剧王朝柱

2013/10/16 10:01:40 作者:佚名 来源:女物娱乐网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寻路》播出后,收视率一路上扬至全国前茅,几大视频网站的播放量也超过百万。记者:客观地写出这些领袖人物的不同性格,及其在探寻中国革命之路中的分歧,《寻路》的整个创作过程都贯穿了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寻路剧照

  王朝柱:《寻路》,顾名思义,探寻中国革命之路。这是这部长篇电视连续剧的戏魂。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近六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处在幼年时期,他的核心成员和基本队伍绝大多数对马克思主义知之甚少,对未来建设一个梦想中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则更是茫然——这是因为在他们每个人的心中,只有对社会主义天堂苏联有着一种最为美好的憧憬,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时绝大多数的共产党人只是凭借一腔救国救民的热情,在虔诚地进行着所谓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革命。更为可笑的是,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并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却又手握尚方宝剑,对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的改组拥有生杀大权,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则更是说一不二,他们就像是《西游记》中张开五指的如来佛祖,主观地操控着孙悟空等去西天取经那样,严厉地把控着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

  历史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这不可抗拒的规律是一定要惩罚尚未认识规律的人。那时的中国共产党人天真地认为蒋介石是革命的,真诚地欢迎他为总司令的国民革命军抵定大江南北,进占东方冒险家的乐园上海。令共产党人猝不及防的是,蒋介石突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声喊着“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走一个”的反动口号,对中国共产党人发动了最为疯狂的反革命大屠杀!霎时之间,神州大地到处都是白色恐怖,无数的英魂悲愤地飘游在血雨腥风之中。这时,也惟有在这时,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才会悲怆低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记者:时人和后人皆知,在共产国际起伏变化的历史中,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革命只有两次,一是法国的巴黎公社起义,再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前者失败了,后者成功地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虽然这两次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革命发生在不同的国家,且又前后相距几十年,但是他们的革命形式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以城市为中心发起暴动进而夺取国家的政权。这就是共产国际所称的十月革命之路或曰城市中心暴动之路。

  王朝柱:事实正是这样。大革命失败之后,处于彷徨中的志士仁人异口同声地发出这样的自问:中国革命向何处去?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武断地下达了命令: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在大江南北、黄河上下举行城市暴动,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启了长达近八年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他们先后领导了上海三次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两打长沙……待到李立三“左”倾路线在党中央取得统治地位之后,竟然认为全国范围内的革命g.c不仅能马上普遍到全国,而且还荒唐地认为中国革命g.c的到来,又将掀动世界的g.c。他除去以中央名义发出《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新的革命g.c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还公然提出会师武昌、饮马长江、直捣黄龙的可笑口号。结果,导致了全国白区百分之百、苏区百分之九十的大失败。由此,也授给了蒋介石屠杀中国共产党人的借口。据史记载,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被杀害的著名领袖有陈賛贤、杨闇公、汪寿华、邓培、陈乔年、陈延年、赵世炎、罗亦农、向警予等数十人;从1927年3月到4月,前后走向刑场的中国共产党人、工农群众和革命学生超过12万人,从是年5月到11月被杀害的革命者有16.8万多人。如果再加上在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左”倾冒险主义路线下牺牲的革命烈士和工农群众、革命学生何止百万计啊!我想这些长眠地下的英灵一定会大声疾呼:在中国搞城市中心暴动是条葬送中国革命的死路!

  记者:鲜血并没有换来革命的胜利,而是成为“左”倾路线的陪葬品。

  王朝柱:是的。那时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撞了南墙还不回头,继续派遣在苏联学习并忠诚于共产国际路线的留学生回国,顽固地执行城市中心暴动的道路。他们不仅在党的中央机关公开地大搞教条宗派式的结党营私,而且还无情地打击远在井冈山、赣南和闽西等地努力探寻“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的毛泽东等同志。

  说到毛泽东,我就很自然地会想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古语。如果再加上他的出身、学养以及丰富曲折的革命经历,使他又养成了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只相信真理,敢于抗上的叛逆性格。因此,当大革命失败之后,他断然地谢绝了瞿秋白希望他到上海中央机关工作的好意,坚定地说出了这句史有所记的话:“我不愿意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愿到农村去,上山结交绿林好汉。”开始义无反顾地探寻中国式革命道路。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