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电视剧《寻路》编剧王朝柱

2013/10/16 10:01:40 作者:佚名 来源:女物娱乐网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寻路》播出后,收视率一路上扬至全国前茅,几大视频网站的播放量也超过百万。记者:客观地写出这些领袖人物的不同性格,及其在探寻中国革命之路中的分歧,《寻路》的整个创作过程都贯穿了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寻路 剧照

  记者:《寻路》中的“这一个”毛泽东形象,将其敢于坚持、敢于斗争、敢于担当的精神浓墨重彩地表现出来,有着令人震撼的气概,不可替代。而很多对这段历史比较熟悉的人看过片子后,仍然感到很新鲜,因为有很多过去影视剧中没有表现过的情节,这些新突破,又让人一震。

  王朝柱:许多重大事件都是首次展现。长期以来,对历史上客观存在的“朱毛之争”,许多人“为尊者讳”而很少言及。在这方面,《寻路》做了大胆突破。请看:秋收起义失败之后,上自湖南省委,下到参加秋收起义的不少同志仍然坚持执行中央攻打长沙的命令。毛泽东审时度势,力排众议,反复说明不能攻打长沙的道理,遂带领绝大多数工农红军向罗霄山脉进军。为了凝聚革命力量,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三湾改编;为了寻找革命的落脚点,他在改编王佐、袁文才部队的基础上,逐渐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与此同时,中央以秋收起义失败和不继续执行攻打长沙等大中城市为名,开除了毛泽东的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事后,湖南省委特派员又误传开除毛泽东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就是开除党籍,在红军指战员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毛泽东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稳定和发展,十分大度地说,那我就不当前委书记了,改当师长,继续指挥工农红军打土豪,筹款子,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对此,毛泽东不止一次地笑谈自己当过几个月的民主人士。这些情节还是很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

  朱德、陈毅率部上井冈山,实现了朱、毛两大红军的会师。虽说革命队伍壮大了,但这两支红军队伍又因构成、领导作风等不同,很快又在建军、根据地等原则问题上发生了分歧。

  记者:客观地写出这些领袖人物的不同性格,及其在探寻中国革命之路中的分歧,《寻路》的整个创作过程都贯穿了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王朝柱:由于革命形势瞬息万变,这种原则分歧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且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先后导致了工农红军在湘南的失败和南下粤东的失败。尤其在陈毅两次取代毛泽东为前委书记期间,严重地破坏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削弱了工农红军的战斗力。对此,毛泽东先是坚持真理,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接着,当他感到无力回天的时候毅然决定辞职,上山养病。不久,陈毅自上海带回中央要毛泽东复出的来信,朱德又真诚地说出“朱毛不分家,一分家就打败仗”之后,毛泽东才同意复出,并召开了著名的古田会议,从理论上解决了长期争论的建军原则问题,从组织上对工农红军也进行了相应改组。

  接着,毛泽东顶着中央数次下达攻打大城市的命令,和朱德、彭德怀等同志率领工农红军冒着严寒酷暑转战千里,克服千难万险,取得了三次反围剿战争的伟大胜利。同时,毛泽东也在指挥反围剿的战争中锻造成一位杰出的军事战略家。更为重要的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终于探寻出一条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之路。 我们尊重历史,就是实事求是。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