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冬:问道天地间 悟得“心造境”

2015/4/11 16:36:18 作者:open 来源:女物娱乐网
2002年至2005年,创作《围与不围》组画;2003年,完成《诗》组画;2005年至2006年,创作《距离二十三》组画;2007年,创作《神灵十则》组画;2008年至2010年,创作《太极》系列组画;

  《心海》 彩墨纸本 1988

  徐冬冬,中国画家,1959年生人。

  少年时便在故宫临摹古画,刘海粟、吴作人、刘开渠、王森然等大师级艺术家都曾对他深有教导。

  28岁,中国美术馆在主大厅为其主办个人作品展,作品成为馆藏。

  30岁,成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次年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

  1990年,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了徐冬冬个人作品大型巡回展。

  1997年起,创作实施了历时五年的《阳光与和谐的梦想》大型行为艺术,全球上千家文化艺术机构收藏了《徐冬冬画集》。

  2001年,联合国主办《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画家徐冬冬回顾展》,作品《听闻残雪话春曲》被联合国永久收藏,这是联合国第一次收藏中国画家的作品。

  2003年至今十余年,归隐田园,创作、游历、问道,创立中国抽象绘画流派。对他深有教导。

  28岁,中国美术馆在主大厅为其主办个人作品展,作品成为馆藏。

  30岁,成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次年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

  1990年,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了徐冬冬个人作品大型巡回展。

  1997年起,创作实施了历时五年的《阳光与和谐的梦想》大型行为艺术,全球上千家文化艺术机构收藏了《徐冬冬画集》。

  2001年,联合国主办《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画家徐冬冬回顾展》,作品《听闻残雪话春曲》被联合国永久收藏,这是联合国第一次收藏中国画家的作品。

  2003年至今十余年,归隐田园,创作、游历、问道,创立中国抽象绘画流派。

  徐冬冬近照

  遇人

  古画中觅得相知,提出“心造境”的艺术思想

  徐冬冬懂事时,正逢“文化大革命”开始。在那个文化荒芜的年代,书香之家尚存的些许字画,成为少年冬冬的精神家园。“在我的小屋里挂有一幅徐悲鸿所绘的《鹅》图和沈尹默的行书条幅,一到晚上我喜欢靠在床上默默地看着,有时看着看着便进入梦乡,手中还握着金石家寿石工所刻的青田闲章。在那个年代,也算是苦难中的雅兴了,这也许是我日后从事绘画艺术的启蒙吧。”

  《山清水秀》 设色纸本 1974 (法国私人藏家收藏)

  上世纪70年代,十来岁的徐冬冬开始到故宫临画。当时故宫的绘画馆在一处长廊,每年将不同的古画拿出来晾晒,便会举办不同的展览。徐冬冬对元、明、清各代名画十分痴迷,常常兜里揣上几个馒头,一临就是一整天。最初,徐冬冬每每自己带着作画的水盆往返,临画时,工作人员也总会说:“小画家,你离着远些。”去的多了,工作人员逐渐喜欢上了这位小画家,带着他去食堂吃饭,水盆也可寄放在故宫里,不用来回拿了。

12345 ... 下一页 下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