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地貌中展现极限人生
日前,有“户外奥斯卡”之称的班夫山地电影节(Banff Mountain Film Festival)在上海举行了巡展发布会,来自班夫的16部户外纪录片和中国导演的4部纪录片将于本周末在上海影城与观众见面,据悉,这些纪录片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山地文化、探险、攀登、环境及对“世界最后未涉足之地”的探索。观众也能够在大银幕上看见多元的山地文化及世界上最伟大的原始地貌。
早报记者 李云灵
实习生 李歆
影像粗糙无损影片可看性
班夫电影节由两名加拿大登山探险家John Amatt和Chic Scott创办,于1976年正式推出。至于今年为何会进入中国市场,本报记者专访了负责在中国推广巡展的伙伴方北京鸿明坊和晶工作室的负责人、主持人和晶说:“首先我们工作室对于纪录片就有一点偏好,而且户外探险这个题材在中国的市场是一块空白,中国人对于国外纪录片的印象就是一些讲述大自然和动物的故事,而这次班夫山地电影节用短片的形式展出,这在中国也是从未有过的,我想这对于我们中国做纪录片也会有所启发。”
在发布会现场,一共播放四段影片,记者发现这些影片在剪辑上略显粗糙,这会不会影响这些纪录片的可看性呢?和晶表示完全不用怀疑,“班夫的影片有时虽然影像粗糙,剪辑生硬,但是却充满力量,吸引观众的不是绝美的风景和高超的摄影技巧,而是人在面对极限甚至绝境中时那一份坚定和坦然。户外探险者们在四伏的危险中,与自我抗争,与环境周旋,留下了数量有限但是壮美珍贵的影像,使这些短片具有故事片的曲折。让大家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从这一点来讲,班夫电影节是很值得期待的。”
主打片《浩海孤舟》《只身绝壁》展现生命价值
5. 《旋转》剧照
4. 《请上车》剧照
3. 《浩海孤舟》剧照
2. 《雪色画布》剧照
1. 《只身绝壁》剧照
此次班夫电影节巡展,主办方主打的两部影片分别是《浩海孤舟》和《只身绝壁》,把班夫电影节带入中国的钱海英介绍即将在中国放映的影片《浩海孤舟》时,甚至激动得一度哽咽,“《浩海孤舟》是一个悲壮的故事。2007年1月,安德鲁·麦考利打算独自驾驶皮划艇穿越地球上一段最变幻莫测的海面,就是从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出发前,他受到了很多人的劝阻,而他却执意前行,要以一己之力完成疯狂的穿越,30天后,新西兰海事当局收到了他的遇难电话,他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的皮划艇在漏水……”据悉,上海的观众朋友可以在影片放映结束以后对着一个摄像机表达对他的敬意,这些话语也将被做成电子书送给安德鲁·麦考利的妻子和孩子。
《只身绝壁》的主角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徒手攀岩者——长相木讷、不善言辞的亚历克斯·霍诺德,他只有24岁,在完成里程碑意义的“月光拱壁”无保护攀爬后,正专注于下一个重大挑战:首次无保护攀登位于美国加州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半穹顶,那是让人望而生畏的高达600米的绝壁。很多人说他是个疯子,而他的母亲却告诉他,“你喜欢就去做吧。”经过几次险些致命的失败后,亚历克斯终于登顶,那一刻,四周静谧,太阳的余晖洒落在斑驳的峭壁上,他成为真正的王者。而画面外观影者久悬的一颗心也才放了下来,令人感叹28分钟的短片竟也可以如此跌宕起伏。
除了上述两部影片之外,《不可能完成的攀岩》、《非洲变革之旅》、《请上车》、《雪色画布》、《旋转》等也颇具可看性。相比于浩如烟海的社会类的纪录片来说,班夫的纪录片显得有些另类但却不可或缺。作为多部影片的核心元素,逆境中的拼搏,每一次小心的试探,无处不在的转机都使这些短片具有了故事片的曲折,而这或许正是班夫电影节令人着迷之处。见证极限人生,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仅从这一点来讲,班夫电影节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