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
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张杰西安报道
昨日上午,作家陈忠实的40余年至交老友、陕西作家徐剑铭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死囚牢里的陪号》在西安首发。陈忠实因故未能亲自前来为老友捧场,但他特意让出版方带话给现场媒体及读者,表示自己因故未能到场的遗憾。华西都市报记者专访了徐剑铭及电话采访了陈忠实。
听嫂子骂陈忠实他助其登上“文学白鹿原”
生于1944年的徐剑铭比陈忠实小两岁。1965年,在当时西北最具权威性的文学杂志《延河》上,徐剑铭连着两期在头题位置发表了六首诗和一篇曲艺作品,很轰动,“当时我很火的,有很多人找我切磋文学。”
1972年,《延河》被改为《陕西文艺》,徐剑铭回忆道:“两位老编辑让我推荐作者,我首先就提陈忠实。后来果然编辑很欣赏,就将之发表在《陕西文艺》创刊号上。”自此,陈忠实开始受到陕西文学界的注意。
据徐剑铭透露,写出《白鹿原》的陈忠实也曾差点丧失写作的信心,“1977年的一天,我在他家聊天,听到嫂子骂陈忠实天天写作,‘没啥用,挣不了钱’,我当时刚好身上揣一张稿费单,几十块钱,我就递给她,她拿着端详了半天,说了句‘啥时咱忠实也能拿到这些就好了。’后来陈忠实跟我讲,他这一生受益我两次,其中一次就是我推荐他的作品到《陕西文艺》,一次就是我这个稿费单让他妻子坚定了支持他写作的信心。”
提到茅盾文学奖得奖作品《白鹿原》,徐剑铭透露,“陈忠实在乡下老家一个人创作《白鹿原》,没有时间写短篇小说,断了稿费收入。他每隔一段时间要从乡下赶到城里去背妻子擀好的面条和蒸好的馒头。基本每次回乡下前,他都会找我谈些他正写的东西。”他说至今还记得1992年的一天,“陈忠实收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来信,高度评价《白鹿原》,他找到我,几乎是扑上来双手拉住我,使劲地摇了摇说:‘总算把事弄成了!七年了,快把哥累死了……”
陈忠实淡然面对那是真事,但都过去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也致电陈忠实,他表示对这次未能出席老友的新书发布会很遗憾,“剑铭是我近半个世纪的老友,我们互相帮助,很有默契,我感到非常非常遗憾,我衷心祝贺这本书出版,希望它能获得更多读者的喜欢。”记者提到徐剑铭讲述的两人交往的感人细节,以及他当年创作《白鹿原》时的艰辛,他憨厚地一笑,淡然表示:“那都是真事,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早在2002年,陈忠实就与相关责任方签订了电影《白鹿原》的改编协议,后由于各种因素,直到2010年该电影才由导演王全安开拍。昨日,陈忠实也在电话里透露,“他们告诉我已经拍完了,目前正在剪辑当中。”当被问到,片子女主角扮演者张雨绮是否与他写小说的想象相符,他表示,“摄制组邀请我去了两次现场探班,我见到了演员,觉得都挺好的。我是放开了,让导演自己去处理。毕竟,电影跟小说不一样,是另外一种艺术形式。我还是对这部电影有信心的。”
徐剑铭本人也充满传奇色彩,他曾因一桩事关经济问题、后被证明是清白的错案,而于1986年始入狱18个月,其中15个月在死囚牢里当“陪号”。而在监狱里,他将自己见到的形形色色的死囚和发人深思的故事,写成了这本《死囚牢里的陪号》。
纪录片《路遥》再现路遥
作家路遥已经病逝19年了,昨日上午,8集纪录片《路遥》新闻发布会在西安举行。该纪录片制片人吴建荣先生向华西都市报记者介绍,该片从前期筹备到最终完成,共花费了4年时间。
摄制组深入路遥的出生地、成长地、及读书和工作的地方,以及他为创作而体验生活的各个煤矿等地方,全面搜集了有关路遥的所有文字图片影像资料,以电影全纪实的手法实景再现了路遥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等重要故事片段,采访了熟知路遥和与路遥相关的人物达百余人,讲述这位出身寒苦、命运多舛的人民作家短暂而又不凡的一生。
每集的片名分别是《惊蛰》、《谷雨》、《芒种》、《夏至》、《大暑》、《霜降》、《大寒》、《立春》,每集32分钟。他表示,“该片受到很多知名人士的大力支持,比如陈忠实担任文学顾问,音乐顾问则为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总监制为著名导演吴天明。”据悉,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拟定于本月28日至30日播出该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