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第四季度电影盘点华语篇

2011/12/24 14:07:02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其实对于广大“哈利·波特”迷来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电影系列的终结,更是一种感情的告别。《阳光姐妹淘》:很久没有看到这么阳光、热血又不偶像的韩国电影了,虽然还是有点狗血。

  娱乐品鉴:2011第四季度电影盘点

  壹:娱乐篇

  贰:文艺篇

  叁:华语篇

《勇士》

《勇士》

《吾栖之肤》

《吾栖之肤》

  贰:2011第四季度电影盘点文艺篇

  冲奥片

  《勇士》(Warrior):一部关于自由搏击的“励志片”,可以让男人看得热血沸腾,女人看得热泪盈眶。

  《相助》(TheHelp):讲述1960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问题,艾玛·斯通和片中的两位黑人女演员,全都表演得入木三分。

  《总统杀局》(The Ides OfMarch):乔治·克鲁尼又一部自导自演的影片,极具风格,导致评价两极。

  《传染病》(Contagion):索德伯格、马特·戴蒙、格温妮丝·帕特洛、凯特·温丝莱特、裘德·洛……巨星熠熠生辉,奈何剧本太扯。

  大师班

  《安吉里卡奇遇》(TheStrange Case Of Angelica):葡萄牙著名导演曼努埃尔·德·奥里维拉之作,颇有点葡萄牙版《聊斋》的意思。

  《吾栖之肤》:阿莫多瓦20年后再和班德拉斯合作,并首次尝试恐怖题材,玩转各种变态剧情。

  《伊莲娜》(Elena):《回归》、《将爱放逐》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新作,入围2011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备受好评。

  日韩佳作

  《奇迹》:难得的一部轻松、不忧伤的是枝裕和的电影,小演员真的很有戏。

  《恋之罪》:园子温坚定地走着很黄很暴力的路线,将生活的蛛丝马迹无限扩大。

  《阳光姐妹淘》:很久没有看到这么阳光、热血又不偶像的韩国电影了,虽然还是有点狗血。

《商海通牒》

《商海通牒》

  关于华尔街和金融危机的电影,近几年有很多,但都很少像《商海通牒》这样“真实”。它不屑于“花哨”地编造关于金融界的各种阴谋和腐败,只通过一个发生在24小时内的“真实”案例,迅速让观众了解到金融危机的源头:一个老金融分析师被公司辞退,但他留下的资料显示,公司的财产评估存在着极大漏洞,并将导致公司破产。于是在24小时内,从商业巨子、投行总裁到新入职的菜鸟分析员,所有的人都被调动,试图从中脱身……

  导演J.C .C handor曾从事房地产工作,而他的父亲曾在美林集团工作过40年,所以这个题材他驾轻就熟。加上有凯文·史派西、黛米·摩尔领衔的强大阵容,让影片精彩纷呈。

《点球成金》

《点球成金》

  《点球成金》改编自迈克尔·刘易斯的《魔球———逆境中制胜的智慧》,书中讲述的内容,颠覆了美国体育管理层的思路。奥克兰运动家棒球队总经理比利·比恩在结识了耶鲁经济系毕业生彼特之后,他将数据统计融会贯通地运用到球队管理中,用最少的钱运作着一支最“强大”的球队,并最终取得了球队和个人的成功。

  《点球成金》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拥有体育励志片少有的冷静与克制,并将沉闷、枯燥的数学游戏转换成一次令人愉悦的观影体验。而对真实球员的现场采访,又给电影带来一种纪录片式的真实感。影片至今已拿下美国两个影评人协会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编剧奖。

《亡命驾驶》

《亡命驾驶》

  作为今年戛纳电影节上商业元素最多的电影《亡命驾驶》获得了最佳导演奖,这是否说明,其实电影节评委们也觉得文艺片导演的拍摄手法都很沉闷?丹麦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对暴力美学有着非同一般的热爱,所以影片中不多的几场动作戏尺度极大,加上酷劲十足,让人感觉非常热血。

  电影的剧情十分俗套,就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飞车贼,为了爱情,陷入到一个大阴谋中,然后凭借“超人”的身手,不但救了自己,还救了美人。很有1980年代都市B级黑白片的味道,影片在剧本、表演和技巧方面都很丰满,故事层层推进,感情也慢慢积累,并在恰当的时机爆发,得奖也是实至名归。

《忧郁症》

《忧郁症》

  关于本片导演拉斯·冯·提尔,有两点不得不说:第一,他曾经拍摄过的作品里有一部叫《黑暗中的舞者》;第二,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他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发表同情希特勒和纳粹的言论,虽然事后他公开道歉并表示那只是一个玩笑,但仍然导致戛纳电影节组委会宣布将其“逐”出电影节。不过本片女主角克尔斯滕·邓斯特依然将戛纳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收入囊中。

  《忧郁症》讲述的是一颗被命名为“忧郁症”的星球将导致地球毁灭,患有忧郁症的女主角因此平静,她本来正常的姐姐却开始失常。影片有着浓郁的悲观主义论调和对现实的无情讽刺,并且这一次,拉斯·冯·提尔再没给大家一个圆满的结局。

《教皇诞生》

《教皇诞生》

  一般来说,所有关于天主教会的电影,都会引起梵蒂冈不大不小的反应。但是相比起《达·芬奇密码》和《天使与恶魔》,《教皇诞生》这部正面“直击”教皇的电影,除了在颇具影响的天主教报纸《未来报》上有梵蒂冈专家呼吁教民抵制外,教会的反应相当温和。当然,这也跟电影所表现的教廷非常正面有很大关系。

  老教皇逝世,新一任教皇在经过多次投票后,终于产生。但是,突如其来的荣誉,并没有让新教皇感到开心,他陷入深深的惶恐中。连他那号称“最好”的心理治疗师也无法再给他带来任何开解。他乔装打扮,流连于街头,细心体会普通人的生活,观察他们的喜怒哀乐。他猛然发现,他已经离开“世俗”太久,对于民众他不了解也没有自信,于是他退缩了,他做了一个“懦弱”的决定:他要辞去教皇之位。

  单看这个剧情,相当枯燥,无非就是一个老人的迷茫。但是在表现教会的影片中,本片可谓角度独特:在教皇迷茫挣扎的时候,那些被困在教廷的主教也并非无所事事,他们有的玩拼图,有的玩纸牌接龙,有的边看《圣经》边踩健身车,有的则在睡前吃安眠药,有的甚至还会打排球,听教授关于博彩赔率的高论———这哪里是梵蒂冈啊,分明就是老年康乐中心嘛。一下子,那些曾经“不食人间烟火”的主教就跌落了凡尘,让人觉得十分可爱可亲。导演南尼·莫莱蒂的“调皮”之处,在于他虽然用极为正统的画面“力图”表现教廷的严肃,但画面内在的轻松幽默却消解了这种严肃,每每让人莞尔。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span>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span>

  在第61届柏林电影节上,《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大获全胜,一举擒获金熊,并得到最佳女演员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虽然这其中有政治因素的作用,但是无法否认,《一次别离》确实“充满了娴熟的掌控力、张力和内涵”。

  伊朗导演一贯擅长利用纪录片式的框架,即兴式的表演,将真实生活的节奏和现实主义的主题带入到电影中。本片的导演阿斯哈·法哈蒂早在2009年,就曾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关于伊丽》)。《一次别离》将镜头聚焦于普通伊朗人的家庭生活,西敏想离开伊朗,为了自己的女儿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为此她几乎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但是纳德却不这样想,他还有身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需要照顾,无法一走了之。西敏一气之下将纳德告上法庭,请求离婚。最终法院驳回了她的“无理要求”,伤心之余西敏离开了家,搬回了父母的家。失去西敏的纳德发现自己的生活一团糟,不得已,他雇佣了女工瑞茨照顾父亲,却又发现瑞茨不但对父亲疏于照顾,更将他绑在床头。愤怒之下纳德将瑞茨推出了门外,瑞茨失脚滑下楼梯,意外引起流产。两个家庭从此被纠缠在一起……

  阿斯哈对于影片情感的处理相当内敛,每个人都在镜头下真实地生活,两个家庭打官司的情节,又被处理得极像推理悬疑片,情节紧凑、悬念丛生。而电影里所展示的伊朗妇女儿童的现状,以及对信仰的虔诚,更加令人深思。这是部文艺片,但却不是部“闷艺片”,确实值得一看。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