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互动、参与、教育的少儿节目是卡通片所不能代替的
本报日前报道了少儿荧屏缺失主持人的现象。随后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少儿主持人的“青黄不接”,其实也和当今少儿节目的生存环境缩减有很大关系,无论是央视少儿频道,还是地方台的一些少儿频道都出现了经典名牌节目关闭的现象。然而,如果没有了深得人心的“哥哥”、“姐姐”的引导,一个充满卡通片的童年会是什么样子?心理学家对此深表担忧。
品牌节目渐渐消失 引发集体回忆
《欢乐蹦蹦跳》曾是一档在沪上家喻户晓的品牌少儿节目,记者身边不少家长朋友都表示这档节目曾经是吃晚饭时间必不可少的“陪伴”。不过,自去年年初,这档陪伴了一代人成长的节目却悄悄地消失了,这不仅令家长们感到十分可惜,也让许多人怀念起那些有着“小荷姐姐”、“眼镜哥哥”的美好时光。
有80后观众表示,节目中“童言无忌”这个板块很有吸引力,总是能引起全家的满堂笑声。而节目中的一位主持人方也也表示,“这个节目让很多普通的小孩子能够上电视,见识一台节目录制的过程,还能一起做游戏互动。”如今是幼儿园老师的他仍十分关注荧屏上的少儿节目,但坦言优秀的很少。
类似《欢乐蹦蹦跳》这样传统的优质少儿节目的消失并不仅是个案。许多地方少儿节目,如浙江的《男孩女孩》、《呦呦party》等都已经没有。即使对央视来说,少儿节目的颓势也不能幸免。其名牌少儿节目《大风车》自1995年开播以来,虽然保持了十几年的“屹立不倒”,不过,从2009年9月末开始,节目播出频道由原本的央视一套调整到了央视少儿频道播放,在播出时长上也由原来的40分钟缩减为30分钟。这对于《大风车》这档节目的影响力、收视率而言,无疑是非常大的打击。
事实上,少儿自制节目的生存空间正在日益紧缩。仅以上海哈哈少儿频道为例,自制节目的播出时间只占到了每天2到3小时左右,而在这其中,《哈哈小店》还算不上严格意义的少儿节目,而更符合购物类节目性质,仅仅是将目标客户群从传统的成人转向了儿童。与之相对的,是花样品种繁多的动画片,常常好几集连播。
低性价比遭淘汰 新节目研发需时间
作为沪上为数不多的、孩子们非常有参与热情的少儿节目《欢乐蹦蹦跳》,为什么会停播?是影响力不佳、难以继续了吗?记者调查发现,曾有观众在博客中表示,从报名到真正上镜参与《欢乐蹦蹦跳》,居然要等一年,足见这档节目的火爆和受孩子们欢迎的程度。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档口碑和影响力俱佳的节目的关停?记者了解到,这与自制少儿节目极低的性价比有一定关系。担任过《为何逗》等节目制片人的豆豆告诉记者,“《欢乐蹦蹦跳》是周播节目,一集只有24分钟,这对一个24小时全天运作的频道来说,很快就会被淹没。”加上其制作经费高昂,又无法循环播出,或卖给别家电视台,与能够阶段性滚动播出、单价又较低的卡通片等相比,实在是吃力不讨好。
不过,其实蹦蹦跳的不再蹦跳,对频道来说也有自己的难处,节目组解释:“电视节目常换常新,市场的口味也会变化,这是一个正常的节目更替。为了应对,炫动传播每年都会引入新的节目创意。”所以,在他们而言,并非关停,而是力求研发更好的节目来替代。当然,这个研发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炫动传播市场部副主任董小姐坦言:“作为节目的策划人员,最难的是理解少年儿童的需求,中国的儿童在不同的年龄段需求是不同的。成年人往往以偏赅全,认为孩子应该喜欢什么,而实际上并不了解儿童的需求。”她透露,炫动传播因此从2007年开始推行的“三圈模式”,指调查研究、教育大纲和节目制作三者相互循环往复,这也是境外成熟儿童频道在内容生产上遵循的常规模式。
心理学家呼吁:让更多优质少儿节目重回荧屏
对于目前在少儿频道中,少儿节目紧缩、远及不上动画片的播放比例这一现象,董小姐解释道:“从儿童研究出发,非现实的形式(也就是卡通片、偶剧等)更能吸引儿童的视线,如天线宝宝、猫和老鼠等等,所以儿童频道中卡通片(应该叫非现实形式)的播放比例是超过现实形式(就是非动画片)的。”
不过,儿童心理学专家郭铁军却认为,卡通片以其色彩鲜艳、动画的形式和有趣的内容确实十分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然而这样的节目缺少一定的互动性,而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应建筑于充分的人际互动之上。心理专家张怡筠也表示,节目中孩子和主持人、孩子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能够引导电视机前的孩子一起跟着跳,有助于增加肢体协调性,还有一定丰富知识的功能。
她还表示,让儿童看过多动画片,容易培养出孩子焦躁、没耐心、很难专注的性格缺陷,甚至有可能引发暴力倾向。另外,对于动画片的本身也应该加以慎重选择。张怡筠表示,即便是时下非常受欢迎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也有学者认为其中有许多暴力因素,因此需要儿童在家长陪同下观看,“比如有情节是平底锅砸灰太狼,孩子会觉得这个行为是合理的,而且很有趣。”
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副院长吴洪林也认为,无论是央视还是地方的少儿频道,都不该成为“卡通片频道”,而应该更注重其整体形象的构建。心理专家吴国源同样表示,电视台更应该从孩子的角度来评估,什么样的节目对他们的成长更好,而不该仅以成年人的世界观,比如收视率、市场回报等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