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白鹿原之南腔北调西洋眼

2012/9/21 10:39:19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白鹿原》正在热映,但遭遇两极评价,成为今年最热门的电影话题。号称以最大诚意尊重原著的王全安,最终还是把《白鹿原》拍成了一个女人和几个男人滚土炕的故事。作为一部电影,《白鹿原》的史诗叙事与小说原著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白鹿原》正在热映,但遭遇两极评价,成为今年最热门的电影话题。

  在西安影院,记者发现还有不少外国观众凑热闹。这部由陈忠实的原著所改编而成的电影在北方影迷、南方观众和外国人眼里,都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为此,本报记者特约不同地域的专家、媒体人,开谝电影《白鹿原》。

  南腔

  《白鹿原》:豪华的烂尾楼

  电影《白鹿原》就像一座外观豪华的烂尾楼,戴着一个吓人的帽子,静静地矗立在那儿。上半部还在装修,让我骨鲠在喉。

  电影版最大的缺陷在于它把原著厚重的历史长卷,缩减成了男人和女人的性别冲突。田小娥能不能进祠堂,成为前半部分的戏眼。田小娥在黑娃外逃之后迫于生计和寂寞周旋于几个男人之间,成为后半部分的戏眼。

  那个让我们感慨的白鹿原的老老少少甚至白嘉轩,都成为田小娥的背景。至于原著中的“白鹿精灵”白灵和神秘莫测的朱先生都消失无踪。可是,一个女人撑不起腥风血雨的白鹿原。

  号称以最大诚意尊重原著的王全安,最终还是把《白鹿原》拍成了一个女人和几个男人滚土炕的故事。我丝毫不怀疑王全安的才华,可是当一个导演在面对角色和妻子的时候,他的判断力是会打折扣的,尤其是在热恋与拍摄同步进行的时候,这种主观选择成为必然,这与才华无关。王导选老婆的眼光一流,但选女主角的眼光值得商榷。张雨绮演技先不评价,光是她在黄土地上和几个关中大汉暧昧的时候,她的那张欧化的脸,尤其是那个高耸的希腊式鼻子,总是把观众屡屡从现场拉出来,让人有洋妞掉到黄土地的错位感。张雨绮也许长得很美,但那种原始的带有土味的野性找不到,甚至她站在破窑洞门口勾引男人的时候,都带着一丝格格不入的“精致”。

  从结构意义上,这部电影是个半截子工程。刚开始还给人一点蓄势待发的期待,越往后越给人草草收场之感。尤其是结尾几乎可以说是“简陋”。几个主要人物鹿兆鹏、黑娃和白孝文的命运都不知所踪。

  人物不知去向、故事不知去向,连同这个半截子烂尾楼最终也就不知去向了。

  (作者胡野秋:长居深圳,文化学者、作家。曾出版《胡腔野调》、《冒犯文化》等著作,同时任凤凰卫视《纵横中国》总策划、《凤凰影响力》策划人)

  更像通俗易懂的说书

  像一台台大戏一样,《白鹿原》完整地讲述一段历史时间内陕西关中一个村的地主、长工、农民等各色人物的生活故事。该片因此成为一部史诗级作品。白鹿原上人们的故事,是中国人遭遇外部世界“冲击”的一个缩影,这些冲击的影响,既包括肉体上的死亡,也包括精神上的震撼。它讲述了我们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以宏大的视野还原了近现代的一大段历史。

  影片中,王全安对历史做出了新的叙述,摒弃了以往中国电影中单一的历史观。历史不先于人而存在,人物的行动皆是出于个人欲望,出于面对处境变化的反应,因而显得真实可信。

  《白鹿原》没有追赶现代电影潮流,不太追求电影语言的突破,而是聚焦在“人的戏剧”上。同时,叙事沉稳、踏实,又拥有饱满的戏剧性。这决定了它没有《霸王别姬》的视觉形式那么张扬,悲剧震撼力量也不如《活着》,但它比《霸王别姬》更平实,更像通俗易懂的说书。

  在形式上,《白鹿原》的构图依旧脱离不了《黄土地》的影子,画面显然有意在明暗对比,层次上破除第五代作品的影响。公映版在剪辑上有明显的断点,白孝文、黑娃、鹿兆鹏等人物的结局没有交代,这成为影片的遗憾。

  (作者王振国:媒体人、媒体记者)

  北调

  史诗叙事与影像奇观很成功

  一般来说,气势磅礴的史诗式的叙事,只有长篇小说和长诗的体式才能展示出来。但电影《白鹿原》从叙事结构到故事内涵,再到人物塑造,几乎全面再现了小说原著的史诗特质,所以,《白鹿原》是一部了不起的电影,它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电影媒介的表现力。

  影片并没有像坊间传说的那样,将小说《白鹿原》改编成了一部“田小娥传”,而是像小说一样以历史转折为线索,以白鹿两族共同遵守的“祠堂”和“乡约”为叙事支点,展示了白鹿两族两代人的精神冲突和历史命运。田小娥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一个焦点,只不过是观众较为感兴趣的一个焦点。同时,影片也不是坊间传言的那样,以刻意展示激情戏来吸引观众的。影片中并不多见的激情戏,都是与其史诗式的叙事结构密切相关和不可分割的。

  作为一部电影,《白鹿原》的史诗叙事与小说原著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种反差主要体现在电影特有的奇观化的叙事之中。那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麦浪,那一片莽原上飞舞的雪花,那一幅幅震撼心魄的黄土塬的自然景观,以及振聋发聩的老腔、撕心裂肺的秦腔、凄楚婉转的碗碗腔,这些让本土观众无比亲切,而让外域观众无比新奇的自然的奇观和文化的奇观,在富有质感的视听语言中展现出来,给观众留下与小说完全不同的印象和感受。

  这一个个自然的和文化的奇观,呼应着一组个性鲜明的演员的表演。张雨绮演绎的妖媚而富有叛逆精神的田小娥,在一声凄婉的“桃花源来咧”之后,伴随着凄楚的碗碗腔的一组动作,段奕宏演绎的黑娃端着一老碗裤带面贪婪的吃相,吴刚演绎的鹿子霖的油滑和老谋深算,刘威演绎的鹿三一次次撕心裂肺的疯狂等等,都似乎成为白鹿原上自然奇观和文化奇观在人物身上的投影。在小说原著中,所有的人物几乎都没有直接的肖像描写,而在电影中,通过演员个性化的甚至夸张的表演,这些想象中的人物一个个复活了,让人们看到了比小说更加真切、逼真的《白鹿原》。

  有人早就说过,电影是遗憾的艺术。一部电影,特别是由文学名著为基础改编的电影,一定会留下诸多遗憾。然而,《白鹿原》不管给人们留下多少遗憾,它雄奇的史诗式的叙事与一个个令人震撼的影像奇观却是不可磨灭的成功。

  (作者李震:陕西师大教授、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没有了朱先生和白灵,就失去了灵魂

  在陈忠实的《白鹿原》中,土地及其承载的民俗被推到最引人注目的位置。所以,白嘉轩始终认为白家日后发达的根本就在于当时自己千方百计获取了鹿家的那块风水宝地,这深刻揭示了农民视土为命的文化心理。

  而《白鹿原》之所以被誉为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扛鼎之作以及史诗性作品,根本在于《白鹿原》源于白鹿原,忠实于白鹿原。说到底,寄托了陈忠实对其土生土长的土地的至爱,以及深透的理解。小说起笔就写到“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人丁兴旺、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揭示了农耕文明的生命信仰和人们对土地本能的依赖。

  所以,《白鹿原》反映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发祥地人民的生活,其文化厚重是任何地域无法比拟的。要真正读懂这本巨著,就一定要深切感受这块神秘、神奇、神圣的土地的神韵。

  小说塑造的朱先生是从真实原型中提炼出来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他品性高洁,一双慧眼能理智清晰地洞察历史的走向,在他去世时有白鹿显灵,朱先生代表了一种臻于完美的人生境界。白灵是白鹿精灵的化身,她美丽纯洁、聪明动人,有着白鹿的灵性与品质,还有着新生的思想,对生活充满热情,勇于追求真理和爱情。所以,作品里的朱先生和白灵是作者对真善美自觉追求的体现。

  而这些在电影中没有,电影《白鹿原》有些失色。没有了朱先生和白灵的电影,也就失去了《白鹿原》和白鹿原的精神和灵魂。《白鹿原》因白鹿而成为巨著,白鹿原因《白鹿原》而熠熠生辉。改编的任何形式的影视作品,如不忠实于原著,只能留下太多的遗憾。电影《白鹿原》引起的关注,相较于原著,令人扼腕。

  (作者傅功振: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西洋眼

  那个好大的碗,很神奇

  这部电影在柏林展映时,我看过。我太喜欢《白鹿原》的开头了,有机会我想到中国的关中去看那样的麦浪,在风中更是壮观,像是铺开了一个永无止境的世界,令我屏住呼吸期待接下来的美好。最后我知道,《白鹿原》的摄影师是位德国人,还拿了银熊奖。

  不过我对于电影里面的一些中国小幽默没看懂。因此我觉得《白鹿原》有点长,能够压缩一点更好。电影围绕一个外来女人在白鹿原上的命运,把人带进了角色,而复杂得无法拆解的故事很有杀伤力。但我还是觉得电影的内容和人物塑造得太多,很多地方我还不是很理解。影片隐晦地展现中国当年的历史,但镜头太快,容量太大,对我这样一个对中国历史不太熟悉的人来说,还需要去看看小说。

  这样一部中国电影,我没空去思考更多,我觉得影片给我最直观的,就是中国文化的展现,男主人公端起的那个好大的碗,很神奇。我去过陕西,却没看到。

  (作者彼德:德国人,曾在北京留学,现从事中德电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