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艺术电视台评《天注定》完美
法国著名影评人奥利维埃·拜耳(OlivierPère)曾担任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主席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节目策划,现为法国艺术电视台电影部负责人。贾樟柯新作《天注定》在戛纳首映后,奥利维埃·拜耳在艺术电视台网站发表长篇影评, 评论《天注定》,以下为全文:
贾樟柯导演的《天注定》,是今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放映影片中,第一部做到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的。当然这在意料之中,因为这位中国导演,是当今世界影坛活跃着的最优秀的电影人之一;他以及像他一样的电影人们,将对人类社会与电影艺术的反思,融入了他们所创造出的艺术史诗当中。然而,《天注定》绝非对贾樟柯旧作的一次简单复制,这部影片带来了惊喜,标志着贾氏风格的华丽转身;尽管其作品被认为带有强烈的罗西里尼风格,但这位中国导演却绝不拘泥于此。
《天注定》亦可命名为《中国暴力史》:通过讲述一连串的故事,影片似乎是对中国暴力事件的一次盘点;四位人物,四个省份,勾勒出在国家经济迅猛发展之大环境下,人对人的各式挤压。
事件的结局是灾难性的:社会深陷暴力、腐败。在那里,新富阶级接过接力棒,不断加深着与广大人民之间的鸿沟。影片中的人物退无可退,被迫采取极端手段,选择那条绝路。丧失理智,为生存而出卖身体,为活着而取人性命,或宁愿选择死亡。温柔的贾樟柯,这位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电影里都无限细腻的艺术家,将自己置身于暴力之中,对这杀人罪行,对这残忍粗暴的场面,高呼出“天注定”。差劲的导演会在电影中用低级的手段高唱颂歌,对他们所谓的“研究”与“颠覆”毫不负责,而贾樟柯绝不会使用这样令人作呕的手法。他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方式,带有香港类型片或日本血腥恐怖电影影子的方式,能够深入探究这暴力,但又远离猎奇倾向。荒唐冰冷,亦或是混沌无序的暴力。这暴力兼具悲剧性与社会性,是绝望与拒绝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天注定》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影片《大象》(阿兰·克拉克导演,1989)的些许影子,同样冰冷的舞动着暴力,毫无遮拦却又保持克制。在影片的命案场景中观众感到震惊,毫无疑问《天注定》可以媲美任何一部伟大的现代同类型电影。
我们曾认为贾樟柯的电影通过其不断变换的外壳,探查着中国的真实情形。如今他的新作证实了这一点,《天注定》有如真实的噩梦,但摄影机背后的那个男人以前从未如此清醒,如此完美地掌控着他的画面。
贾樟柯,1970年出生在山西汾阳,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崭露头角的重要影人之一;尽管迄今为止只有十部作品问世,但片片经典。贾樟柯的作品聚焦于现代中国之剧变,他仿佛是这个国家迷茫与历史的记录者,用混合了个人记忆、浪漫情怀与纪录片内容的故事,保存着这些片段。贾樟柯起初学过绘画,并于1991年发表过一篇小说。在拍过一部实验性短片后,他的第一部故事长片《小武》问世了;毫无导演痕迹,也无法在中国发行,这电影犹如中国青年敏感且简单粗暴的编年史,并能够清楚看到罗伯托·罗西里尼风格的烙印。他的第二部故事长片《站台》,精彩绝伦,静心观察着十年间一群男孩女孩的慌乱不安,他们的生活合着遭禁的台湾歌曲与音乐剧的节奏前行。极少有自传性的电影能达到如此高度。《任逍遥》是外省生活的新纪实,贾樟柯***且睿智的风格得以定型,他是一位吟诵颓废爱情的天才诗人。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影片《三峡好人》,终于为贾樟柯带来了业界的最大荣誉。这部描述家庭生活的作品,将镜头游弋于世界最大大坝上游的三峡峡谷,同时记录下了当代中国人与自然的巨大变革,以及夫妻二人对爱的找寻。《世界》,是贾樟柯第一部被中国政府许可上映的影片,之后他又拍摄了纪实电影《二十四城记》及《海上传奇》。《天注定》标志着贾樟柯正式回归拍摄电影故事长片,一如既往尖锐地把视角定位在当代中国政治与历史层面。但这一次贾樟柯一反常态直面暴力题材,而这一题材从未有人涉足。并且这位中国影人已对一部战争(武侠)题材电影筹备多年,这部大预算电影或许由杜琪峰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