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上学》剧照
■ 记者 王樽
深圳制造的电影《走路上学》满载荣誉与鲜花走进影院,其全国独创的“爱心观影”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和家长在完全自愿的“先看电影后付款”的特别形式下,感受电影自身的品格魅力。此观影方式让票房与影片形成本质意义上的对接,观众是否花钱完全取决于对影片的满意程度。可以说,是否付款成为观众自由的选择,片方承担着更多的经济风险,付款本身就是对影片艺术质量的评价。
作为影片与观众互动关系的崭新尝试,《走路上学》的“爱心观影”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本月16日,中央电视台记者专程抵深,对“爱心观影”进行专题采访,在市民中心礼堂,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唐海海接受了记者采访。从影片自身品质和观看形式,唐海海进行了分析,其所想所言颇具代表性。
弘扬核心价值观,
激发教师的神圣情怀
唐海海坦言,自己看完电影后出现“语塞”,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这也是观看一部好的作品常有的状况,它们可能有着醍醐灌顶、震撼灵魂的效果,但看完以后可能一时找不到语言表达。
唐海海说,“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个深圳人,也是一个父亲,这三重身份都让我引以为荣,因为我们深圳推出了这样的一部佳作。它不能说只是给孩子们看的,在这个历史转型期,实际上是给所有人看的。它弘扬了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我建议出品单位把这部片子带到全球去放,因为孩子们看完这部电影,对生活中如此反差巨大的情节,不一定能用语言表达,但是他的内心深处会终身不忘,对成年人,对深圳这个城市,对中国,这部片子都有历史性的里程碑意义。”
唐海海认为,作为父亲,会觉得影片描写的是一个悲剧,它把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所有的老师,都会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境界和情怀,而再次反思自己的定位,再次激活自己对孩子的爱,对民族的责任。
《走路上学》的突出风格是自然质朴,唐海海对此称赞不已,影片的演员都是从当地挑选的,故事也是真实发生的,全片没有做作的成份和人为杜撰的情节,它的浑然一体和大气令人动容——当瓦娃要那双雨靴又推让那双雨靴的时候,然后紧接着弟弟把雨靴穿在姐姐脚上,观众的眼泪已经夺眶而出了;当姐姐从留索上掉下去的时候,影片没有廉价的煽情和渲染,但给观众的感受却达到了一个g.c。其实,当历史转型期,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有巨大反差时候,这样一部影片适合全民观看。应该动员教育部门和所有决策者组织教工观看这部片子,然后进行深层次的讨论。
深圳的文化品格
可复制到更多地方
回顾自己童年时电影的影响,唐海海说:“以前有部前苏联的片子《乡村女教师》,我们青少年时代也看过《闪闪的红星》、《红孩子》、《小铃铛》、《小兵张嘎》等电影,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直在呼唤有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来为孩子们创作好的作品,没想到《走路上学》这部电影是我们深圳的作品,而且它不仅适合孩子,还适合所有的人。”
他认为,影片把我们转型期的中国很多东西都浓缩在故事当中了,《走路上学》的内涵丰富,希望能够有它的姐妹篇,“因为当经济条件改善了,农村的学校改观了,当我们深圳人走出去支教,已经蔚然成风,当娜香的父亲放弃了在城市打工,回去照顾一个残缺的家庭的时候,56个民族的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会有更多值得描写的故事。”
唐海海认为,《走路上学》弘扬了深圳的一种城市文化品格,这种城市的文化品格,应该复制和扩大到全中国的发达城市去。当家长们流着眼泪,自发地在将票款投进票箱里面的时候,这又是深圳的创举,就是一部好的片子,不需要你事先买票,而是通过你的观影后再买票的行为证明你对这部片子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