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童僧玩小动物,显示了人类的残忍
他没有经历过一天正规的专业电影教育,他做过5年体力活,当过5年兵,他说30岁之前的生活,宁可全忘记了。从1996年的第一部影片到现在,他已经接连推出了15部影片,震惊了世界……他,就是金基德,一个无法归类的导演。
相对于韩国其他导演在国内风声水起,金基德却被韩国观众所抛弃。这是一个不受本国观众喜欢的导演,或许就是因为他电影揭示的东西太过深刻,太过现实。但他在国外的影响,却远远胜过国内。电影对于他来说,就是一次次证明自己的行动。这行动,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特立独行的怪才导演。
金基德十大关键词
每个著名导演都有着鲜明的个性。金基德能在世界影坛站稳脚跟,就是因为他的作品与众不同,打着明显的“金式”烙印。以下的是个关键词,或是金基德电影中的常见元素,或者是金基德个人的特点。相信在看了这十个关键词之后,会对金基德有着更深刻的了解。
残忍:
有很多评论家把金基德的作品称之为“暴力美学”。但暴力美学更主要的指向是:“创作者往往运用后现代手法,要么把影片中的枪战、打斗场面消解为无特定意义的游戏、玩笑;要么把它符号化,作为与影片内容紧密相关的视觉和听觉的审美要素”。在这种意义中,暴力美学大多是渲染暴力情节,把其符号化,形象化。这与金基德影片中的“暴力”,有着本质的不同。金基德的暴力,往往是不带任何审美取向,而是最直接的展示。
在他的处女作《鳄鱼藏尸日记》中,就曾有过孩子想阉割鳄鱼的情节。自此之后,他的影片中就很少离开这种直接展示的“暴力”情结。像《雏妓》中的殴斗、割腕自杀;《漂流欲室》中的生片活鱼,男人吞鱼钩,女人把鱼钩塞进***;《***》中画家的不断杀人;《收件人不详》中女孩刺瞎自己的眼睛;《呼吸》中的割喉……他的大部分影片,都有着这种倾向于自虐似的暴力展示。这种暴力展示,与其说是“美学”,不如用“残忍”更恰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