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0亿的票房成绩让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快速推进的阶段,无论是投入还是票房回报都进入繁荣期,但是繁荣并不能掩盖中国电影存在的一些怪现象,首当其冲的就是口碑与票房的巨大反差。就拿2011年暑期档为例,最终以超过30亿的总票房完美收官。不过在票房背后,华表奖、电影频道传媒大奖获奖影片《钢的琴》与“蜜蜂”们推崇备至的《孤岛惊魂》之间的对比却值得关注。
拼口碑
高分VS不及格拼票房500万VS 9000万拼人气业内喜好VS大众口味
高分VS不及格
“好口碑”是提到《钢的琴》这部影片后,众人脑海中第一个闪出的词汇。在影迷聚集的豆瓣网上,《钢的琴》得分8.3,是近年来国产电影罕见的高分,似乎给充满了唾沫星子的中国影坛吹来了一股清风,从东京电影节到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再到华表奖,《钢的琴》横扫众多国内外重量级奖项。几乎所有看过该片的业内人士和资深影迷均交口推荐为“2011年口碑第一片”、“2011年最有诚意的电影”。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期影片《孤岛惊魂》,豆瓣网上评分仅为3.2,很多人看完后就一个字:烂。《孤岛惊魂》的剧情毫无悬念,贯穿整部电影的惊悚效果,只是靠不停摇晃的画面、不时冒出来吓人一跳的音效以及主演杨幂(微博)从头到尾的尖叫来营造。“片中不间歇的尖叫声,一开始还有一惊一乍的效果,回头一看,根本什么事情都没发生!”所谓惊悚气氛更像一部闹剧。
拼票房
500万VS 9000万
《孤岛惊魂》作为一部投资仅500多万的小成本惊悚类型片,7月8日首日票房粗略估计700万左右,首周票房达2400万,累计总票房近9000万,惊人的吸金速度刷新了内地惊悚片的票房纪录,成为2011年暑期档不折不扣的黑马。当然,主演杨幂是票房取得佳绩的大功臣,这几乎是业界人士的共识。提及杨幂的票房影响力,华星国际影城中关村店副经理刘晖表示,其实每年都有不少国产恐怖片上映,票房超过3000万元已非常不错了,《孤岛惊魂》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杨幂演电视剧积累的“粉丝”人气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带动作用。这个业界神话常被人拿来和同期电影《钢的琴》境遇对比,固然《钢的琴》口碑大好,但票房却只有500万,没有与口碑齐飞。
拼人气
业内喜好VS大众口味
《钢的琴》和《孤岛惊魂》两部同期影片在口碑与票房上遭遇反差如此巨大,据专业人士分析,《钢的琴》票房之所以没与口碑成正比,首先是定位不精准,在文艺片与商业片间摇摆,其次是口碑传播专业性太强,缺大众性娱乐话题。《孤岛惊魂》却恰恰相反,选择暑期档,将观影人群定在年轻人和学生中,再加当红偶像杨幂的600万“粉丝效应”,最终成就高票房。好口碑不救命,差口碑没致命。一部是以小搏大获近9000万票房,更有人气偶像杨幂身穿比基尼诱惑装的《孤岛惊魂》;一部是口碑强势,在国内外电影节上屡获奖项,更在上个月收获第十四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的《钢的琴》。有人质疑是不是业内人士的喜好与大众口味之间有差距,为此电影网高清影院频道特意同时放映这两部影片,结果发现其实两者之间的收视差距并不像票房反映的那么巨大,这也证明其实业内喜好与大众口味之间的差距并没那么大,让电影网考虑之后将《与时尚同居》、《巴黎宝贝》、《辛亥革命(微博)》、《竞雄女侠秋瑾》等影片通过高清影院频道进行放映,来测试影片真实的含金量。
雾里看花
中国电影需要分众发展
票房证明电影商业上是否成功,口碑是观众对影片质量的评判。两者角度不同,不必强求一致。电影史上真正能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并不多,票房与口碑有些反差也不足为奇。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博士生导师石川教授认为这样的怪现象说明中国电影市场发育还不成熟:“对影片风格、类型的包容度不够。中小成本影片中,只有喜剧、惊悚等极少数类型较受市场欢迎。《钢的琴》这样的影片往往市场化和大众化程度不够,难有可观票房回报。另外就是艺术片通常资金有限,没充足资金进行宣传发行和市场推广。最近几年电影宣发成本大大增加,有的甚至占制片成本的50%。”
除此之外,石川教授认为中国电影市场未来应该朝分众化方向发展:“好比我要去超市买洗发水,货架上总会有几十种不同的产品,我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购买力、产品特性来随意挑选。电影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市场显得太单一,观众没有太多选择余地,只能挤在一口锅里吃饭,最后只能是众口难调。如果我们未来看电影,也能像今天买洗发水、数码产品那样,可以根据口味自主选择,‘高票房低口碑’或‘高口碑低票房’的现象就会改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