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在囧途》获好评 业内各路精英齐聚一堂

2012/4/13 18:17:25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参加座谈的各位专家及媒体普遍反映这是一部贴近都市小人物真实生活的电影,尤其是郭德纲在的突破表演让大家印象深刻。《车在囧途》力求使用一种通俗的表达方式,在轻喜剧影片当中承载了一部分人生劝遇,告诉了大家什么才是人生的幸福。

电影《车在囧途》导演华原

电影《车在囧途》导演华原

电影《车在囧途》观摩研讨会现场

电影《车在囧途》观摩研讨会现场

电影频道电视电影部主任 董瑞峰

电影频道电视电影部主任 董瑞峰

中国电影出版社原总编辑、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频道编审 李梦学

中国电影出版社原总编辑、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频道编审 李梦学

  女物娱乐讯 4月12日,由华语大业出品,华原、鲍积明联合执导,郭德纲、许绍洋、张馨予和王一楠领衔主演的都市温情喜剧《车在囧途》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举行了专家看片会。片方邀请了包括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傅红星、中国电影文学会副会长赵葆华、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副会长高尔纯、中戏戏剧学院教授陆海波、电影频道电视电影部主任董瑞峰等在内的20余名专家及多家知名媒体代表齐聚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共同为电影《车在囧途》进行了专题研讨,本片导演华原认真听取了各位专家的意见。参加座谈的各位专家及媒体普遍反映这是一部贴近都市小人物真实生活的电影,尤其是郭德纲在的突破表演让大家印象深刻。

  傅红星(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

  《车在囧途》进入电影院了就是一个商品,同时我们会把它作为一个记录国家历史的影像档案保存,这里几百人会像爱护自己宝贝一样爱护你们的作品、产品、商品,然后世代传下去。现在全世界都非常关注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在世界上有四张面孔,一个是政府面孔,第二张是商业面孔,第三张面孔是民间面孔,第四张面孔是学术面孔,中国电影在海外一定是政府和民间、学术机构跟企业同唱一台戏,希望中国电影将来可以将各个角色、各张面孔把自己的戏唱好,我们也非常愿意在其中发挥这样一个学术的角色。

  饶曙光(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

  《车在囧途》是个很好的品牌,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喜剧电影。片中融入很多时尚元素,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社会时尚,再有就是情节和细节的设定带着非常强烈的喜剧色彩,给人带来会心一笑,这都是影片的亮点。另外,喜剧叙事是有特权的,是可以超越生活逻辑和逻辑的,观众可以不需要那么多证据证明人物性格怎么转变,所以如何把生活逻辑和社会逻辑,性格的逻辑整合为一个喜剧逻辑非常关键,这方面我们的喜剧想象力似乎还没有完全展开。

  张思涛(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会长)

  《车在囧途》给了我们一些很好的启发,其中一个就是应该是比较贴近真实、比较时尚的采集了现实生活中大家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现在有一个词叫接地气,我们过去叫生活气息浓厚,而《车在囧途》正是这样一部接地气的电影,这部片子把喜剧和生活的元素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这一点难能可贵,如果说还有点欠缺的话,我主要觉得故事好像还编得不够完整。

  赵葆华(中国电影文学会副会长、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

  关注民生才能够引起关注,不关注民生没有人关注。另外,除了关注民生还要考虑如何吸引民生,引领民生,还必须有一些道德因素在里头,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品,否则只是一件纯粹的商品。回到刚才的话题,想要表达什么以及如何表达是决定一部影片创作成败的关键,也就是所谓定位决定成败。《车在囧途》力求使用一种通俗的表达方式,在轻喜剧影片当中承载了一部分人生劝遇,告诉了大家什么才是人生的幸福。

  高尔纯(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副会长、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

  在目前这种社会下,想要把人逗乐是件挺难的事。喜剧电影两个要求,一个当然是搞笑,再一个就是笑完了能品尝出一些味道来,只要能够达到这个不管有什么毛病或者缺点都是值得肯定的。《车在囧途》和传统意义上喜剧的风格不是很一样,它描述的是人生旅途和人生窘境,车对于人生的作用实际上是一个喜剧构思,告诉人穷也好,富也好要踏踏实实生活,这才是最终的追求。它所反映的东西实际上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尽管目前表达不是特别理想,但却是难能可贵的。第二个值得肯定的是这部戏既不是现代喜剧也不是情景戏剧,讲述的内容完全是生活里面碰到的事情,起码不是完全不变的故事,是在生活当中有源头的一个喜剧故事,。

  同时这部戏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整个故事结构上还是有一点问题,喜剧最重要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这个定位一定要准,但本片具体的在这个方面考虑似乎不是特别多。

  李梦学(中国电影出版社原总编辑、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频道编审)

  “我个人认为这个影片在做之前的定位是很清楚的,就是要走商业,走市场,这个片子之所以能够成功其中一点原因是因为定位比较精准。现实社会的很多会问题都会在这部影片里面有所体现,车的问题实际上是老百姓包括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比较感兴趣的一个元素,还有一个元素就是郭德纲的相声,有些表演有些对话是相声的味道,这些元素就构成了这个影片的市场特点,

  另外在剧情的叙事上,总体来说流畅、清楚,三条线紧紧围绕车来做就更有意思了,剧情上还可以做得更完美一点,这样可以提升本片的观赏性。

  韩志君(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著名剧作家)

  《车在囧途》写社会的众生相,这涉及到比较广泛的社会方方面面,同时批判了在市场化进程当中出现的物质欲望的无限膨胀,现在在我们国家汽车已经不单纯是代步工具,它已经是人身份、财富的象征,也是一种虚荣心的表达,这部影片使用较多的喜剧和闹剧元素讽刺了这一现实问题,这会在相当一批观众当中产生反响。一部好的作品一定要努力在雅与俗中间找到一个交叉点,让观众看出来,也要让专家评出味来,这个味是通过生活表象挖进去的东西,一定会有很多让人深思的东西,《车在囧途》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

  路海波(中戏戏剧学院教授、金鸡奖评委、著名评论家)

  《车在囧途》开启了一个新喜剧类型的探索,作为一部都市温情喜剧非常明确地聚焦当下都市人的实际生活状态,无论是物质控还是富人控,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诟病或社会病。这个戏的确非常接地气,有温情有批判,能够引起一种情感的思想的精神的共鸣,有些人能够从这个戏上看到自己,也有很多观众会看到自己周围人的人生状态,所以说《车在囧途》是一部高度来源于生活,同时跟生活紧密结合的电影。

  如果把喜剧逻辑掰开看一个是生活逻辑,一个社会逻辑,一个性格逻辑。首先本片的社会逻辑是成立的,人们对于身份的追求、物质和爱情能否统一,还有农民工等问题均说明了这一点。但生活逻辑和性格逻辑交代的却有些模糊。

  董瑞峰(电影频道电视电影部主任)

  《车在囧途》描写的实际上是一个人生的旅途,不是那种特别恶搞的风格,我个人认为郭德纲在本片中的表演是他从影以来最好的一次,相比老郭以前出演的电影,《车在囧途》准确地把握住了他的个人风格,并加以发扬光大。另外我认为,《车在囧途》很好延伸了“囧”这个品牌,这种模式其实是可复制的,华语大业可以把《车在囧途》接着往下做,可以第二部、第三部……一直继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