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图》热映 激辩催生“云图现象”(图)

2013/2/4 12:06:40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  评论人洪蚀称人类已成为世界的撒旦:“《云图》的六故事,有一个共同点:逃离毁灭。窦含章(媒体观察者):《云图》对人类未来充满悲观,但也抱有希望,它是反宗教的,它不主张将希望寄托于偶像,而是将希望寄托于每个人的觉醒。

《云图》剧照

《云图》剧照

《云图》化妆技术高超

《云图》化妆技术高超

  《云图》雨果-维文剧照《云图》6个故事叙述《云图》众演员“变脸”《云图》情节紧张《云图》演员飚戏  女物娱乐讯 根据英国小说家大卫-米切尔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云图》已于1月31日正式登陆全国院线。上映4天之内,该片超高的化妆技术,反常规的叙事手法,14名演员扮演65个角色的变脸秀以及对于人类社会的反思、票房前景、甚至中美电影水平的对比等内容均遭到网友们的热议。截至到2月3日,据片方不完全统计,《云图》首日票房1600万。而其映后的大讨论,也被院线高度重视。

  影市催生“云图现象” 打开了另一扇门

  《云图》在沃卓斯基姐弟和汤姆·提克威这三位先锋怪咖导演手下,是一部独立电影,有浓厚的实验性质。它用交叉剪辑串联6个故事以及众大咖变脸的复杂形式,烘托出最简单的主题。据了解,《云图》首日票房1600万,之后开始攀升。不论是排片还是周末票房,都在同期影片中位居前列。据悉,自上映第二天起,《云图》的全国排片量开始增加,而院线对《云图》的观影热度也给予了特别关注。这部电影打开了观众的倾诉欲,几乎所有看过影片的观众都想说两句,说看不懂的有,说不难看懂的更多,骂影片稀奇古怪的有,力挺影片大赞电影的也不少。有院线经理表示,另类影片《云图》,可能会为影市打开另一扇门。《云图》的第一仗打得扎实有力、有稳步上升的趋势,显示出后劲十足的态势。

  《云图》阵营分两派网友掀“口水仗”

  正因为《云图》的反常规性,上映后立刻成为网络和微博热议的话题不少观众观影后追问:我真的看懂了《云图》吗?已有不少看过片的网友也网上发表了影片解读看法。当然也仍然有观众在影院观看之后,表示不是很清楚。但是大部分网友表示影片看得懂,因为主题明确,线索看似繁琐其实各自关联,犹如由一条只打了一个结的绳子,只不过缠作一团便看似复杂,耐心观影半小时之后,一切会豁然开朗。两方阵营难免引发口水战。

  除了针对影片内容的不同观点,有关这部电影的存在,也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事实上,同《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一样,影片的同名原著小说《云图》也曾被认为是最难改编成影像的文学作品,所以当作品要拍成电影时,确实面临着这样一种质疑--应不应该改编成电影?也有人认为影片叙事结构太过虚幻炫技,华而不实,提出“有些故事只属于小说”的观点,然而,正如原作者大卫-米切尔所言:电影就是电影,为何要用小说的标准来衡量?有些东西适合去电影院看,但是也不妨同时再阅读小说。两者是要给观众不同的选择,而不是消灭另一个。

  《少年派》《泰囧》后 多方向审美趋势已产生

  影片热映后,微博上充满了各种评论、解析的内容,也有不少人提出了“也许中国几十年内都无法拍出这样的片子”这种观点。网友“假装在纽约”的微博便引起了很多回应。他提到,“在电影院的电梯里听到几个初中女生谈“云图”,其中一个说,反正我们有生之年中国是拍不出这样的片子的。其他几个点头赞同。几个孩子如此轻松说出的话,却是一个残酷的***,悲哀而真实。”

  而且这部最反常规、挑战观影习惯的影片,其市场成绩也反馈出现今观众多口味多方向的审美趋势。北京大悦城影院的负责人吴总表示,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观众先是喜欢上了画面绚丽的哲理电影《少年派》,接着又狂爱了一把疯狂喜剧《泰囧》,这次又关注上了烧脑的拼图电影《云图》,看来多口味,多方向的审美趋势已经产生。UME双井影院负责人师经理提到,“没有人看完后不想说两句的,而且大家说着说着就能争起来,这样的电影在近年来实在是太少见了。”

  “云图现象”引发公知集体反思人类社会

  《云图》现象也引发了众多公知的讨论,从自己的角度反思人类社会。评论人司马平邦称其为对西方文明的一次清算:“《云图》里6个故事的关系,有逻辑的,也有非逻辑的,3位导演,沃卓斯基姐弟和汤姆-提克威都在这部电影里施放了自己的哲学理念和电影风格,前两者来自于好莱坞,出身独立电影,而后者来自欧洲(德国),也是出身独立电影,这才是这部电影并未被传统的美国电影人完全接受为好莱坞制造的真正原因,也是某些(中外)观众在看过电影后会觉得某些段落可能看不懂的原因――因为所谓“看得懂”“大团圆”“美国精神”“美国英雄拯救世界”才是好莱坞的主旋律,而《云图》要做似乎是对之的完全反动。在3位导演在电影中施放的客观价值观而言,还是地地道道的对西方现代文明的绝对否定,以及对在西方现代文明治理下我们这个人类社会未来前途的彻底绝望。”

  评论人洪蚀称人类已成为世界的撒旦:“《云图》的六故事,有一个共同点:逃离毁灭。这种毁灭其实是自内而外的,起因还是人类精神的腐朽:头顶的星空将随内心道德律的崩溃而崩溃。要想逃离毁灭的宿命,不仅要找回失踪的上帝,失效的道德,更要重新扼制住失控的魔鬼,失火的欲望。从史前史到世界末日,人类其实已被一次又一次重新洗牌,要么借助于血腥的革命,要么借助于科技的升级,要么借助于宗教或政治理念的转换。人类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当所有的花样都玩完的时候,当所有的信仰都被赶下神坛的时候,才面临真正的困境。人类往何处去?已不仅是政治家考虑的事情,更成为文学家艺术家无法回避的主题。”

  评论人董路更从1月31日连发四天微博,他直言:“只看一遍《云图》,就能把6个故事的人物关系看得一清二楚确实比较费劲,但有一些朴素的感悟是可以从台词的字里行间获得的,如果说《泰囧》是一饮而尽的扎啤,那么《云图》就像是需要细品的鸡尾酒。”而后董路更在微博上接连秀出《云图》的经典台词并加以分析和点评。不单是董路,伊能静2月2日连发两条微博,开始力挺《云图》,她在微博上写道:“如果我们是轮回而来,那电影中的65个角色,都可能是你和他。可能是一生挚爱的同性恋者、可能是克隆人和反抗军、可能是白人和黑人主仆。这样想真励志,原来前世已爱过那么多次、以那么多身份、那么多性别关系,既然数世累劫早拧巴的各种牵连过,感谢他,让彼此灵魂脱离业力,这一世放手吧。”

  吴法天(学者):好看的电影必然是会讲故事的。但怎么讲故事,也分两种,一种是情节比较简单,比较媚俗,观众可以非常轻松地感受到故事带给你的乐趣。还有一种,则是费脑力的电影,从来不平白直叙地讲故事,而是猜谜语一样给你智力上的挑战,让聪明的观众区研究和挖掘故事的更深层次,《盗梦空间》就属于这种。而《云图》在复杂的叙事和深刻的思想上并不比《盗梦空间》逊色,甚至在生命哲学层面有更多内涵。《云图》让人微笑中有泪,看完之后让人去思考。《云图》想要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关于信任和背叛,真想和自由,自我和勇敢,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从克隆人的故事来看,人类的文明史使人变得更恶。

  窦含章(媒体观察者):《云图》对人类未来充满悲观,但也抱有希望,它是反宗教的,它不主张将希望寄托于偶像,而是将希望寄托于每个人的觉醒。

  信海光(知名记者):如果看完整部电影的话,会发现,这是一部貌似很复杂的电影,但其内涵其实很单纯,在六段生命的轮回中,贯穿与宣扬着一致的道理:对自由的追求,对爱的歌颂,对压迫的反抗,对体制的抗争。从这个角度讲,它虽然结构复杂,但确实是一部好莱坞娱乐片,力图让更多的观众接受。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大片的故弄玄虚。(TG/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