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作为经纪人,你是怎么帮他挑选电影和歌曲的?在娱乐圈,不是每个人都像张国荣一样,有这么大的选择自由度。
陈淑芬:哥哥是很有个性的艺人,作为经纪人,我会尊重。在他出道的时候,我们很小心地去呵护他的形象,当时有一些戏找他拍,我觉得形象不对的,都会推掉。不过在他退出乐坛后,他不再过多顾及形象,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去选择电影,我也基本尊重他的个人决定。只要觉得角色适合,他就会很投入地去演,而且在扮演角色前他都会花很多时间去学习,比如拍《霸王别姬》,他花了差不多半年在北京学京剧。如果说张国荣塑造的角色成功,不如说他的眼光好,他相信自己能够挑战的形象,就一定能够努力做好。
歌曲方面也一样,一开始他是新人,我们会为他选择一些市场需要的东西。后来的歌都是他自己选择,和旋律以及曲风相比,他选歌更注重歌词的内涵。他希望他唱的歌能够有意味,有深度,有所表达。
三联生活周刊:他为何在1989年正当红时退出歌坛,后来又宣布复出?
陈淑芬:退出的时候,我觉得他当时压力挺大,特别是在歌坛上的“谭张争霸”,谭咏麟和张国荣歌迷之间的争斗很厉害。他移民加拿大,我觉得不是因为1997香港要回归才去的,是因为歌手要顾及形象,他不想他的爱人曝光,想退出歌坛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我们都很喜欢山口百惠,张国荣觉得山口百惠可以在最光芒的时候退下来,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他觉得他也可以。
其实他当时不是单纯想退出歌坛,是想退出娱乐圈,他在1987年就开始跟我说了。我就觉得他太年轻,一定会再回来的,要不然日子怎么过呢?到1989年再提,我就对外说他退出乐坛,没有说他退出演艺圈。当时他签了一部戏,还没开始拍,我就劝说他应该有合约精神,他同意回香港拍完这部电影,于是就有了日后大家看到的《阿飞正传》。结果他拍了这部戏之后,又有很多人找他拍别的,电影里面又都有主题歌,自己是主演,别人演唱显然不习惯。他其实很喜欢唱歌,无时不刻都在唱歌,开车也在唱,你能想象一个退出歌坛的人会这样吗?又有很多人找他,复出在所难免。
三联生活周刊:在当年的舆论环境中,张国荣在舞台上公开自己的性取向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你在当时怎么看他这一决定?
陈淑芬:那是“跨越97”演唱会时,他自己在台上公布的这件事。之前我不知道他的这个决定,说实话,我自己也很惊讶。他也怕之前跟我说了,我会劝他。我个人觉得,当时没必要公开这件事。但是他是个心地很善良的人,他不希望他喜欢的人受伤害、受委屈,所以公开表达了自己的爱。
三联生活周刊:在张国荣复出歌坛后,他开始了更自我的表达,往往比当时的流行超前一步。你在当时有没有顾虑他的公众形象,比如2000年“热情”演唱会时他雌雄同体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