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与他的成功强迫症:碌得像一颗陀螺(3)

2013/6/27 10:36:39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时年19岁的郭敬明,刚从自贡来到上海大学念书,除了两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的身份外,毫无凭恃。”  与此同时,春风文艺出版社还拖欠了《岛》工作室的稿费, 致使郭敬明财务周转出现问题,无法支付作者稿酬。

  2013年06月27日10:24《时尚先生·ESQUIRE》我有话说

郭敬明

郭敬明

郭敬明

郭敬明

  郭敬明郭敬明郭敬明郭敬明郭敬明  [导读]中国最畅销的作家、80 后第一位进入中国作协、资本家、艺人、导演、杂志主编,从小镇少年到城市名流,是什么支撑郭敬明走到今天。三十岁的他,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希望自己不留遗憾,一定要凡事做到不能再做,永远向上爬。

  一

  28 岁那年,郭敬明立下了人生的第一份遗嘱。

  其实并没发生什么大事,不过是坐飞机时遇到几次气流,他突然想:假如有一天我消失了,一切都会乱套。所以,要安排“一个完美的方案”,让家人、公司、朋友和签约的作家“都可以过得和现在一样”。

  认识十几年的好友兼他的员工落落说:“他的价值观就这样—有多少人非常依赖你、对多少人来说你非常重要,这就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肯定。”

  那是2011年,他第三次成为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在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中排名第52位。当年7月,他创建的最世文化公司度过了五周岁生日,旗下员工作者人数逾百,于中国青春文学出版市场上占据约75%的份额。两年后,他还是作家榜首富、畅销榜冠军。去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是亚军。

  现在,除了作家、出版人、老板、歌手等令人眼花缭乱的身份,郭敬明又多了一个头衔:电影导演。他自编、自导,根据自己小说改编的电影《小时代》即将在暑假上映。这部以欲望和情感纠葛为主题的三卷本小说,原著总销量超350万册,电影预告片上线一天点击率就破了千万。在电影新闻发布会后台的休息室, 一袭白衣的他和那些流言所形容的一样矮小,甚至有几分弱不禁风,就连瘦骨嶙峋的杨幂(微信号:miniyangmi)站在他身边都成了女巨人。但这不妨碍所有走进这间休息室的人,都得快步凑到他身边打个招呼, 毕恭毕敬地叫一声:“导演。”

  30岁的郭敬明志得意满。在他位于上海静安区腹地的豪华洋房里,作为访客,很容易判断出传说中他为此花掉的九位数人民币物有所值。墙壁上镶嵌着浮雕,会客室四周都是名贵古董和明晃晃的巴洛克式吊灯,Kenzo的沙发与Hermes的杯子相呼应。单单矿泉水就有四种,全部进口,按矿物质比例、水源地不同而区分。他窝在沙发里,翘起腿,整个人自信而惬意,“我很喜欢现在的状态,18 岁时我设想关于未来的一切,现在都超额满足了。”

  他的人生以18岁为分水岭,一个平凡怯懦、家境平庸的小镇少年与后来精明世故、挥金如土的城市名流被蛮横地阻隔开来。过去十年,伴随着网络文化的发达和消费文化的崛起,“郭敬明”成了一个文化符号,只要印上他名字的出版物销量就能比同类多出十倍。可与此同时,他也得承受兴盛的言语暴力。天涯论坛嘲讽名人的金乌鸦奖为他而设,抄袭案让每个人都有了可以审判他的错觉,“菊花教”和“四娘”这样的称呼带有赤裸裸的人身攻击意味,各种嘲笑他身高的段子层出不穷—在一张被冠以“姚明和郭敬明合照”之名的照片上, 姚明的身旁空无一物。

  但这只是促成他强悍地、近乎是报复性地实践着自己的人生目标—“我要成功。”隔在小镇少年和城市名流间的那条鸿沟有多么遥远深邃,他就打算跑得多快、跳得多高,势必要将阻挡他的力量全部抛在身后。

  18岁那年,他从西南边陲的小镇出发,带着简单的行李出发去上海念大学,像每一个不名一文的少年一样充满对城市和未来的幻想。2013年,他对18岁的自己说,“你的决定是对的,相信自己,你做得到的。”

  和他一样年少成名的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曾说:“年少成名让人对‘命运’而非‘意志’产生某种近乎神秘的定义。年少得志的人相信,他的愿望之所以能实现是拜头上的幸运星所赐。年届三十才显山露水的人,对于意志和命运之间的比例,会有一套均衡的概念。”

  真如菲茨杰拉德所言,在以一部《幻城》名动天下后,18岁的郭敬明毫不怀疑命运的垂青与自己的独一无二。30岁的他已经像大器晚成的人一般笃信不疑,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一定要没有遗憾,一定要做到真的不能再做了”,永远向上爬。

  那份遗嘱,他每半年修改一次。最近他决定,要重拟一份更周全的。

  二

  5 月底,郭敬明来北京,为《小时代》宣传。但凡有点空闲, 郭敬明手里一定牢牢攥着iPhone4 和充电宝,对着微信群开会。没换iPhone5 的原因是怕麻烦,“一想到要花时间备份导记录,我头都大了。”他五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赶路。在拥挤的四环上,他布置了预告片上线的时间、确认了悬挂海报的尺寸样式、邀请朋友参加首映式、为某个项目报价、询问了宣传视频的反馈效果、敲定了三个重要会面、为两个争执不下的同事斡旋,最后又预约了通告结束后去剪片。他成功地将当天工作时间延长到了18 个小时。

  偶尔,当工作暂告一段落,他就会抬头看看窗外,轻声地哼唱《小时代》主题曲—他自己作词的《时间煮雨》,再刷新一下微博最新的转发数字,感叹一句“我操,太牛逼了”。第一天的惊叹献给了韩寒—有好事者PS了张韩寒半裸香肩的《小时代》海报,郭敬明在微博上转发,“一定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这可是《上海绝恋》问世8年后,他第一次公开谈论“韩郭恋”,轰动效果如他所料。

  这让他挺兴奋,也缓解了他的焦虑。每一次重要作品面世前,他都会惴惴不安地到处撒娇。旗下刊物《文艺风赏》的主编笛安和编辑一起提前看了《小时代》样片。郭敬明先是反复问笛安“ok吗?真的ok吗?你确定吗?”得到褒奖后,他又转向编辑,重复相同的问题。《小时代》编剧之一猫某人说,“他有‘产前综合症’。”落落一言以蔽之:“他就是作,要听我们说好话。”

  “作”还不足以完全解释他的控制欲。事实上,他不能容忍自己竟然不掌控每一个细节,大到上映日期、片花剪辑,小到每条宣传微博的编辑和发出时间,他事事都得亲力亲为。有那么一小会儿,事情看来有点脱节,工作人员拿来的电脑空格键坏了,一条重要微博无法正常编辑,他的声音变得暴躁,抱怨了一句后紧咬住下唇,啪啪猛敲几下键盘。大伙儿都吓住了,四处找新电脑,转个身的工夫,他已经收敛了情绪,反过来安慰众人, 语调和睦如微风:“没关系别找了,我想别的办法就好了。”

  《小时代》发布会举办的前一天,郭敬明排了五个通告,足迹遍及北京城东南西北各角,中间就扒拉了小半碗米饭。工作在晚上11:38分结束,吃了一顿火锅后,半夜两点多才躺下。早上九点,化妆师又开始敲门了。

  发布会可是件大事,呼啦啦上百家媒体到场,十几个演员一字排开,绝对是他导演之路上的重大一步。他站在最中间,笑得恰到好处,露出14颗牙齿,看上去分外镇定,下台前不忘向身边的监制柴智屏做出个“请”的手势。女主持一次次地把他请上台,要导演谈谈感想爆爆八卦, 他接过话筒,滔滔不绝。台下的助理悄声说,“这都是现说的,他没准备。”

  能说会道是种能力,郭敬明具备。指望从他那里听到深刻洞见并不现实,但他足够狡猾,懂得察言观色, 总能琢磨出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他不看采访提纲,不对问题设限,遇到陷阱也晓得怎样巧妙翻身。发布会结束后,他和女主角杨幂坐在视频网站的摄像机前对谈。记者问杨幂,“为什么会说郭敬明是名牌的奴隶?”没等杨幂回答,他先抢过了话头为杨幂开脱,再反过来宣传电影布景的精美绝伦,“都是因为我们的道具衣服太贵了,颠覆认知,她才会这么说的。”答得滴水不漏。

  就算面对再多质疑,今天的郭敬明也绝不动怒。有场通告是录制《锵锵三人行》,开场前他枯坐在休息室等了大半个钟头。节目开场,主持人窦文涛和许子东对他的不解似乎刻满了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问题暗露机锋,从涉嫌抄袭、文学价值到商业定位。郭敬明用自己的逻辑一一回答,录完节目,不忘起身说句: “谢谢。辛苦两位老师”。

  现在他是个多么妥帖而周到的人,下午四点,结束对广电总局领导的拜访,他奔赴北京城西的央视录制一档电视节目,化妆师随行,助理的包里鼓鼓囊囊塞满了衣服,一水儿名牌,全是黑白两色,只在细节上有低调区别,保证每次出镜都有新鲜感。两个小时后,节目结束,他和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一一握手,嘴里不迭声说着谢谢,签了所有的照片和书后,又匆匆上车。

  已经比预定时间晚了接近一个小时,他先是接了三个电话, 又狂发了一通微信。逐渐地,他的头越来越低,原来是睡着了, 小小的身子整个蜷缩在了车座上,呼吸均匀而粗重,显然已经极度疲倦了。

  但车门打开的当口,他像是被按下开关一样弹起来,几乎是蹦蹦跳跳地闯入影棚大门。《小时代》的演员们早已齐聚,他趴在杨幂的膝盖上,半开玩笑地抱怨好累。杨幂和他开玩笑,“我爷爷可在呢。别让他觉得导演潜规则女演员。”他抬头看看,又趴下, “没事儿,你胸大,能挡着我。”杨幂推他,“那是因为你个儿太矮了,他才看不见。”

  嘻嘻哈哈之后,他补妆、再换衣服,对着镜子端详了一会儿自己那张巴掌大的脸—上面因为憔悴而浮着一层薄粉,转身继续精神抖擞地沟通拍摄方案,在两个休息室里窜来窜去到处找人聊天。直到摄影师一声令下“开拍啦”,十几个演员将他簇拥在了影棚中央,更多人围成了一道扇形,将那块小小的场地挤得水泄不通。突然有人吼了句“扔导演”,下一秒钟,他就被抛向了高高的天花板。“呜!呜!”伴随着这样兴奋的尖叫声,影棚里的燥热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人群里的他兴奋起来, 两眼闪着亮光,脸颊泛起一阵红晕,尖叫起来,投入地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在那一时刻,这群人仿佛组成了一个独立的宇宙,就像一个个卫星,心甘情愿地被纳入行星的轨道,围着他运转。

  这就是郭敬明想要的生活,忙碌得像一颗陀螺,被欲望鞭策, 一刻也不停转。他最怕什么?“怕老、怕死,不是怕变丑,而是怕没有体力和精神强度来支撑我完成目标。”有几分钟他忽然非常忧伤,“人生价值就是要自我实现。”他把自己定位为悲观主义者, 痛恨自己的可能性还不够宽广,“脑子里想的事和生命能支撑你做的,实在太不成比例了。我不能接受自己有碌碌无为的时间。”

  用有限的时间追求无限的事业,真是个正能量的励志角色定位,他对此很满意,也并不打算遮掩自己的勃勃野心。某天中午, 在两档通告间隙,他突然说,“我拍电影肯定让好多人好奇得够呛,这个小屁孩要干嘛啊,会拍出来什么东西。”他为自己的猜测大笑起来,继续说道,“这次我进影坛,一定会像当时我进文坛一样,震死他们。”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