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窝蜂播出的电视明星真人秀,明星撕下面具后的真实“嘴脸”还真是让人无语:贾乃亮敷上面膜幻想着跟女儿美美泡一个泡泡浴,结果狼狈到让观众为他难过得闭上眼睛,新手爸爸手足无措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不量力还要在电视镜头前“装”男神;如果只是看电视剧,永远也不可能知道许晴的“公主病”已经“病入膏肓”,张翰的少爷本色和人际沟通缺陷堪称“极品”;大度爱妻的陈羽凡,发起暴脾气来是会对工作人员扔凳子、威胁“不许播”、再追一句“我家百何那期也不许播”……仰仗明星大力配合,真人秀收视率个个比电视剧还高,电视台偷笑。其实,明星参加真人秀的片酬不比拍戏高,而且真人秀还存在暴露弱点的风险,有时候还明知会被节目组设计、利用,但是明星为什么依然愿意前赴后继地“自黑”呢?
明星都不傻,他们看中的是四两拨千斤、无招胜有招的宣传机会。网络传播时代,“接地气”才是王道。王菲真正从歌坛天后变成全民“女神”,靠的不是作品,是她在微博上不咸不淡的“女神经病”语录;韩寒不做意见领袖了,没事发点女儿萌照,美美地以国民“岳父”自居;章子怡“诈捐门”后最主动的危机公关,就是出任选秀节目评委,姿态是放下的、亲民的;范冰冰从“问题”女星成功翻身,也是因为她频频冒金句,全是别人不敢讲的大实话,足够真实,就能让讨厌她的人释然了……而真人秀,是明星打破荧屏塑造的形象,靠个人魅力征服观众的最好机会,而且这种“征服”将是长期和稳定的,既比一部影视剧走红的几率大、持续时间长,也胜过经纪公司发一万篇宣传稿的效果。比如,刘涛发长微博自比“贤妻”曾招致很多反感和质疑,但她只消在《花儿与少年》里上演三分钟的“极品”打包秀,不经意展露几个顾全大局替人着想的小细节,网友就主动封她为贤妻并膜拜。
当然,真人秀关注度最高的还是明星出丑、明星窘迫、明星在突发状况下的非正常爆发。这些通常是他们极力在公众面前隐藏,不愿意被看到的,但是参加节目就必然有可能藏不住,或者被节目组强行激发出来满足观众的窥探欲。明星为什么还敢玩?这个就真不能归结为他们甘于奉献,宁愿娱乐大众牺牲自己了。注意观察所有的真人秀节目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点:每一个完整的节目都像一部电视剧,既然是剧就讲究起承转合,说白了就是人物和情节的反转。通常大家都喜欢的模式是先抑后扬。比如,《爸爸去哪儿》第一集田亮父女一个带女无能一个不停哭闹,看的和演的都很崩溃,但往后大家却看到了运动员身上的坚毅品质,和“风一样的女子”;王岳伦一开始“不食人间烟火”的底色被很多妈妈作为反面教材,但后期,他这种稀缺的“慢个性”反而被很多观众喜爱;《花儿与少年》的明星组成也很像电视剧的人物设置,稳重的、犯二的、娇嗔的、女汉子的、花痴的,每个“姐姐”都个性鲜明,如果拍成戏就是《家有五凤》。当然这个节目之所以第一集就成功,缘于张翰的少爷病,他的表现越极品观众就会越觉得刺激。
有人说,张翰老老实实当偶像不就行了吗,这下一世英名算是毁在节目上了——别急,此时下结语太过武断,接下来,令人“讨厌”的张翰一定会发生质的“反转”,他一定会慢慢散发出、或者被节目组“捕捉”到一些珍贵的、可爱的品质。这是人性的必然,也是电视剧、真人秀的规律所在。文/ 杨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