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杨千嬅加盟老东家 华星重生

2010/11/13 11:05:20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身负传奇经历,华星唱片无论是闭门不理世事那会,还是敲锣打鼓宣告天下重开此刻,每次都震撼香港乐坛,相当的轰动。“新华星”的推广早在前年就开始,当时东亚就在香港举行“东亚华星演唱会”,召集众多歌手同聚,成就乐坛一大盛事。

陈辉虹

  当华星唱片重开的消息宣布后,歌迷的热情立即被激起:“要是把陈奕迅也挖回华星,那多完美啊!”有网友则附和称:“这还不够,最好梁汉文也回来,‘华星三宝’重聚!”对此,华星重开的操盘手陈志光笑言:“这个好像是很完美的童话故事。

  作为东亚董事、新华星幕后操盘手的陈志光解析今年的一些新动作,“以前华星的歌手,他们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你要给他一个新动力、新东西,市场就会重新再建立对他们的兴趣”,Big4的诞生就是针对老华星歌手的一个新鲜尝试,良好的市场反应已对这个策划的成功做出充分说明。

陈少宝

  今年,宣布重开之后不久,华星就宣布韩红加盟,之后将合作推出唱片,让外界颇为意外和震惊。此举正是华星的品牌推广之举,“让更多的人,或者说不知道华星的人,知道华星”。

  “新华星”的推广早在前年就开始,当时东亚就在香港举行“东亚华星演唱会”,召集众多歌手同聚,成就乐坛一大盛事。

  当华星唱片重开的消息宣布后,歌迷的热情立即被激起:“要是把陈奕迅也挖回华星,那多完美啊!”有网友则附和称:“这还不够,最好梁汉文也回来,‘华星三宝’重聚!”对此,华星重开的操盘手陈志光笑言:“这个好像是很完美的童话故事。真的很难说,有一句话是一条钥匙是不会响的,要双方面都有这个想法,这个事情才会产生。”南都记者追问,那是否会将东亚内部的歌手如郑秀文、许志安、何韵诗签回新华星旗下?他表示,首要前提是歌手本人有这个意愿,“如果他们很想,我们当然可以再做内部的协调,不然的话还是会留在原处,毕竟待在东亚唱片也比较久了,都会有感情。”

  回看老华星的歌手名单,上世纪80年代有张国荣、梅艳芳、罗文、吕方、刘德华、杜德伟、许志安、黎明、郑秀文等,无论是新人歌手抑或是已成名者,人才济济。时任宝丽金高层的陈少宝,和南都记者聊起昔日的老对手,忍不住赞道:“华星就是一个很地道、很本地、很香港的音乐制作公司”,他将老华星的成功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它有个很大的媒体做后台;第二,它最早的历史是做电视剧里面的主题曲这些,很多黄霑写的歌都给他们,郑少秋都是他们那边出来的;第三,前期的华星,有几个很厉害的人,陈淑芬、李进他们,懂得做音乐,也是很好的经纪人。后来,他们走了之后华星没有好过,他们走的时间又是很多人一起走的,整个华星就差不多垮了下来,真的。”

  但观之上世纪九十年代,尚未成大器的陈奕迅、杨千嬅、何韵诗,或演而优则唱的古天乐,签约两年后则转走的郭富城,颓势已现。“九十年代初的华星幸而终于有了比较好的养家歌手接捧,像郑秀文、郭富城及许志安。但总的来说却是倾向衰落的。”香港著名乐评人黄志华点明,之后又补充一句说:“我想,这也真是香港流行乐坛大气候的不济所造成的影响。”这家传奇唱片公司,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香港乐坛的沉沉浮浮、反映了业内的各种规则。

  而这样一个传奇公司,又准备如何东山再起?

  新旧对比1

  身份变换 优势如何再现

  质疑:后台力量变更,还有音乐热忱吗

  回应:集整个集团之力为新华星护航,稳妥许多

  为了便于区分两代华星,我们暂把2001年以前的称为老华星,今年重新开张的、隶属于东亚娱乐旗下的称为新华星。新旧之间,第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老板易主。对于一家唱片公司而言,幕后老板的实力以及对音乐的热忱度与投入力,对公司的影响极为关键。

  香港著名乐评人黄志华理性地分析说,“我从来没想过要以‘传奇’来形容华星,我会感到它是‘身份’特别,因为它很自然就让人想到是TV B的姊妹机构,这绝对是其他香港的唱片公司所不可能有的‘身份’。”追溯老华星的出生史,它第一任老板是TV B,先天的好基因注定它以后不平凡的人生。老华星初生之际,可不用担心旗下歌手的电视曝光率。“华星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初成立唱片部捧红梅艳芳的一役。当然,梅艳芳本身是很有红的条件的。但当年华星连同无线为她做的宣传工夫委实让人感到有点过量,像她唱的日本剧集《赤的疑惑》主题曲,每天从早到晚密集向观众‘轰炸’,观众像是被洗脑般地刻入梅艳芳的名字及其歌声。”尽管是二十多年前的旧事,黄志华仍记得清清楚楚。

  这家无线亲生仔唱片公司凭借背后强大的媒体资源,配合新秀大赛的选拔,挖掘出诸多音乐人才,雄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乐坛江湖。不过,再耀眼的传奇也有暗淡的低谷区。纵观老华星从1971年到2001年间的发展史,以1988年、1996年为两大转折点,每转一次,后台力量变更,情势即大不如前。到1996年2月,华星唱片并入南华早报集团,陈志光回忆说,“《南华早报》的主业是报纸、周刊,书的出版,音乐对他们来说只是很小的一块,母公司也不太懂这盘生意,减少许多运作,没有得到整个集团的支持。”加之失去TV B这一强势媒体的臂膀支撑,老华星如个垂暮老人,华发已生。

  五年后,秋风起的某天,老华星悄然闭门,除版权管理之外的一切运作停止,虽未宣停业之名但已有停业之实。当年分属乐坛新人的蓝奕邦,刚刚与Sony M u-sic签约成为歌手,眼见巨人般的华星突地倒塌,心中五味杂陈:他亲眼看到,1997年签约华星的新人欧倩怡以及2000年甫入华星旗下的新人梁浩贤,都正在准备个人新专辑,谁知,一眨眼间,什么都没了。

  从隶属TVB造就一代辉煌,到《南华早报》的经手,一蹶不振,曾经无比风光的一切都随风而逝,渐渐地,华星从公众视线消失。直至2008年10月,主力投资娱乐行业的香港富商林建岳买下华星唱片,外界似乎才又重新注意到:哦,是华星。

  东亚娱乐实力雄厚,老板林建岳有“娱乐大鳄”之称,招揽天王天后级的歌手刘德华、郑秀文加盟,和黎明合作开唱片公司A -m usic,投资的电影《无间道》创下香港电影史纪录,近年来,无论是投资影视还是做唱片公司,在业界均能造成轰动,他一手打造的娱乐事业规模,犹如航母级别。有这么一个老板做后台,有这么一个集团予以支持,华星重开的操盘手陈志光信心满满。

  他告诉南都记者,林建岳对华星充满期待,“我们没有野心,只是说感觉有些东西该做的还是要做,林老板对这些方面很有热情,他一直觉得该做,像华星这样子,这么大这么好的厂牌,就这样埋没了很可惜。”得到老板的支持,集整个集团之力为新华星护航,稳妥许多。陈志光举例表示,东亚娱乐集团旗下拥有各种不同类型品牌,有唱片部、经纪部、电视剧部、电影部,有演出的部门,这样一来,新华星要推新人歌手时,压力会小很多,不用着急乱推,可以放慢速度,“艺人在我们公司有不同品牌去维持生活,维持他们的知名度,或者提高他们的知名度,跟做唱片公司不一样。唱片公司会说没时间,钱回来就要发片去赚钱,片卖不好我就砍,不做。”

  而在推广新华星的知名度方面,公司有雄厚实力予以支持,比如2008年10月买下华星唱片,12月,东亚就在香港举行了一场“东亚华星演唱会”,东亚旗下众多老华形人齐齐参与,成为乐坛盛事。而在今年,宣布重开之后不久,华星就宣布韩红加盟,之后将合作推出唱片,让外界颇为意外和震惊。陈志光解析此举说,签大牌歌手对华星的厂牌宣传颇有成效,而且在老华星的历史中,也有签约内地大牌歌手的实例,1993年毛阿敏曾加盟华星,“第一步必须得让更多的人,或者说不知道华星的人,知道华星。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跟韩红合作,跟当年老华星把张国荣从宝丽金请过来的原因是类似的。”

  在东亚娱乐旗下歌手中,有不少人都是出身老华星,比如郑秀文、许志安、何韵诗、苏永康,“对某些歌手来说,特别是以前华星的歌手,他们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你要给他一个新动力、新东西,市场感觉很活泼的东西,市场就会重新再建立对他们的兴趣”,Big4的诞生就是针对老华星歌手的一个新鲜尝试,“我们最近的概念,就是华星几个好朋友可以走在一起,因为本身他们已经有那种默契,只是我们怎么把他们包装”,良好的市场反应已对这个策划的成功做出充分说明。聊及一个歌手之于唱片公司的情感,陈少宝告诉南都记者,千万不要小看这种情意结的力量。他举例说,陈奕迅在环球出唱片,坚持要用形同虚设的厂牌“新艺宝”,“因为他说在他长大之前新艺宝给了他最好的感觉。”而华星家族的歌手,一向以情意为重,歌手资源整合以及潜在力量,对于新华星的影响,不可小看。加之前文提过的东亚娱乐幕后工作人员,有不少当年也是华星人,幕前幕后均有历史渊源,很是难得。

  新旧对比2

  支柱再创“新秀”何处安放

  质疑:把老招牌搬出来,只是让爱唱歌的人多个锻炼机会

  回应:我们不是拿选秀来赚钱,歌手是要慢慢培养出来的

  从老华星的传奇故事中,显而易见,“新秀歌唱大赛”是其重要支柱。而在重开后的新华星中,陈志光坚持需要延续这个赛事,“每个公司都有它的定位,新秀歌唱比赛对华星来说,或者对整个市场来说,都是一个很有历史,很有名气的品牌,大家都很认同过往华星这种做法,而且对它的歌手也是蛮期待的。所以我觉得把它放弃掉很可惜。”

  先回首“新秀歌唱大赛”的命运,实际上比华星来得更加坎坷。1996年,TVEI(电视企业国际有限公司)把华星卖给《南华早报》之后,“新秀歌唱大赛”从1997年开始改称“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从世界各地选拔参赛者进入决赛,以彰显改革之心。如今台湾乐坛小天后萧亚轩就是在1998年参加温哥华选拔赛时,被知名音乐人姚谦发掘。至2004年,由无线与英皇唱片合办该赛事,改称“英皇新秀歌唱大赛”。一年之后,名号又再度更改,因由无线旗下另一频道TVB8举办,改为“TVB8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香港区的选拔依旧称“英皇新秀歌唱大赛”,兜兜转转,曲折多变。当年夺得大赛奖项便能获得华星青睐,拿到梦寐已久的一纸唱片约,这种日子似乎远离大家的生活许久了。

  况且,世界早已今非昔比,选秀比赛遍地开花,内地有超女快男、香港有超级巨声、台湾有超级星光大道,各个品牌响彻江湖,何处再安放“新秀”?“现在歌唱比赛多如牛毛,即使再把‘新秀歌唱大赛’这个老招牌搬出来,我觉得不会有什么大用的。好处是让爱唱歌的人或做歌星梦的人有个锻炼的机会吧。”黄志华直言。

  但陈志光深信,新华星已睁开朦胧睡眼,它有精雕的心意,也有细琢的力气,属于新华星的新“新秀歌唱大赛”并不会太远。

  “以前也好,现在也好,市场上一直有很多歌唱比赛这类的活动。大部分都是他们在选秀时有很大声音,可是选完后,2年以后就不见了。华星过往给人家不一样的,就是它选完以后,很多都变成巨星,怎么把这些歌手培养出来,才是重心。”陈志光表示,做选秀,新华星有经验,有悠久传统。南都记者统计发现,昔日老华星的歌手中,属于经过新秀大赛获得与华星唱片合约的歌手有30人和2个组合,这群新人在老华星的歌手大家庭中,约占一半的比例。

  陈志光强调,“我们的出发点是以后怎样去捧起一些歌手。很多人的做法都是用选秀来赚钱,用选秀来炒作,我们不做这些。”

  那么,新华星将如何打造新“新秀歌唱大赛”?据陈志光介绍,第一,大赛的定位不仅局限于香港地区,也不像“TV B8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那般走向全世界,而是把焦点放在内地,“先以内地为主,然后再看香港怎么样配合内地,最后,以新秀来带动整个华星。”

  第二个变革则是,挑选合适的媒体、选择合适的合作方式,灵活变通,“要做歌唱比赛,像以前歌唱比赛都有电视台的支持,你要吸引很多人来参加的话,需要有媒体的配合,去帮你做宣传,这一点也是我们觉得需要有媒体存在的原因。”不过,在挑选合作媒体的策略上,陈志光透露会优先考虑网络,“说实话,对于年轻人来说,新媒体会比较吸引。”对于电视台,他毫不避讳地说:“有电视台在背后,可能会对选出来的赛果有很大的影响。那个结果是不是一个真正合适的结果,我用‘合适’来形容吧,要看唱片公司将来要求这个得奖的人的定位在哪里。”不过,他表示亦不排斥电视台参与,“我们可能会利用超过一个平台来做,能合则合,合作不来也不用勉强。”

  传奇能否延续?

  对于这样一个拥有传奇故事、光辉岁月的华星,重开之后,还会延续传奇吗?南都记者同乐评人、唱片公司高层的访谈中,都问了这个相同的问题。

  乐评人:新华星或许有耀眼光芒,但不可能与旧华星相提并论

  乐评人,向来以明晰思维看待圈中动态,黄志华言:“新‘华星’或许会有其耀眼的光芒,但人事都不一样,无论如何不能与过去的华星相提并论。”

  唱片公司高层:重新打造旧品牌,对年轻人也会有新鲜感觉

  曾任华星总经理、现任英皇行政总裁的吴雨,对华星心怀情感看似有些矛盾,“其实我们英皇也是一直跟华星谈想买下来,但华星卖的就是品牌,不是卖歌手,歌手已经走了”,一方面是感性的,看到厂牌动了心;一方面又是理性的,发现实际情况实在不佳,“多少年过去了,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大认识华星的歌手了,你说郑秀文,她已经很独立了,许志安、苏永康也不是那么华星了。”

  另一本土唱片公司金牌大风香港区行政总裁陈辉虹接受南都记者专访,聊及这个话题,他对新华星的开张做法颇为欣赏,“东亚其实也挺有趣的,他们旗下的艺人其实挺多都是老华星人,所以他们买回来又好像很顺理成章。我觉得蛮好的,把一个旧的品牌重新打造,它旧的歌又有重新曝光的机会,可能对乐坛,或者对现在比较年轻的歌迷、消费者,也是一个新鲜的感觉。”

  作为东亚董事、新华星幕后的操盘手陈志光,自然是信心与干劲百倍齐上,“它先天已经有很多东西,但它现在是零。说它重生,但它不是一个baby,而是好像一个沉睡了很久很久的巨人,你要他再活动、舒展的话,你要给他时间。”他表示要放低心态,“从零开始”,充满期待,“延续传奇”。延续的可能性有多高?我们尝试从它的背景以及重要支柱两个关键点去做一番比较,探究新华星究竟有些什么优势?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