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数痛批蔡依林的综艺主持曹可凡的十大罪状

2010/9/4 12:28:51 作者:随风 来源:女物娱乐网
9月4日消息,树大招风的台湾天后蔡依林,日前被人公开狠批她耍大牌,演出综艺节目时诸多要求,更揶揄她以为自己是“女王登基”,唱片公司急急为她澄清道歉。与唐蒙恰恰相反的是,曹可凡就会借用种种机会——无论是否是他的节目,来展示自己“过人的”外语能力。

  不学无术

  蹩脚的普通话

  上文提到过,曹可凡很喜欢别人称他为学者型的主持人,这就需要别人,尤其是普通观众承认他的“学术水平”,但曹的真实水平却对他的“学术作秀”产生了限制,曹总是很喜欢在有准备的情况之下,来一些“名人名言”和成语来体现他的文学水平,但在一些么有准备或准备不充分的场合之下,这样的装腔作势会露出马脚。去年的此时,一阵“标准普通话”的旋风席卷中国,曹与上海的另一位女主持开记者会表示“愿意”接受大众的监督,在随后不久的一档节目中(就是刚才提到的这位女主持人的访谈类节目),曹被女主持请到现场,来讨论说标准的普通话的问题。在曹出场时,那位女主持煞有介事地拿出一本曹编写的、广播专业的教材用书,对曹的语言修养进行了天花乱坠般的吹捧,直到曹的脸上“不见傲骨,只见傲气”时,突然拿出一块提示牌,上面有五个较为容易混淆的多音字(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很可能会念错2、3个平时不常用的多音字)让曹来读。曹勉强连猜带蒙地念完五个发音后,女主持又换出了一位专家来进行点评,答案一揭晓才发现,5个多音字中曹竟然念错了2个。

  蹩脚的外文能力

  曹还很喜欢在条件允许的场合来秀自己的外语水平,比如:用英语来进行采访、在一定的场合口吐英语单词等等。但这样的做秀有太多次造成了“乌龙”——反而暴露了其没有足够的英语水平的本质。当然,英语上的发音不标准也就显得不值得津津乐道,毕竟不是英语专业毕业的主持人。但是其在采访沙拉布莱曼的时候的英文口语(像在背书,说的时候老翻白眼)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这里不得不提体育台的唐蒙来进行对比。唐蒙的英语水平就无需再提。看过他的《唐蒙视点》的朋友一定会发现,他的节目的一开头总会介绍一些法国《队报》和意大利体育报,比如《米兰体育日报》的新闻和与球星相关的文章,很开眼界。有一次唐蒙在节目中读了一家法国电视台的名称“Canel+”,才发现他是会法语的,后来发现他连意大利语也会。后来在注意了他在评球中对球员的称呼(如:称“Henry”为“昂利”,而非“亨利”;“Wiltord”为“威尔托尔” 而非“威尔托德”)才更加确认了唐蒙会法语、意大利语的事实。更难能可贵的事,唐蒙在镜头前的时候,从来没有利用过这种大众媒体的工具作为自己作秀的窗口,故意在观众面前刻意的使用外文。

  与唐蒙恰恰相反的是,曹可凡就会借用种种机会——无论是否是他的节目,来展示自己“过人的”外语能力。在采访李云迪的《可凡倾听》中,曹可凡说到欧陆近代音乐之父巴赫(Bach)时,称其为“巴哈”。这是很老的翻译方法,如:费尔巴哈(Feuerbach),现在已经统一了官方的权威译法为“巴赫”(参见《新德汉词典》第1408页);中小学的音乐教材上注明了巴赫的翻译汉字;常人也只知“巴赫”,不清楚“巴哈”。而曹刚刚宣布“规范”普通话,还放弃众人皆知的“巴赫”,故意采用老的翻译方法进行节目的录制,难道就只是为了炫耀他是“老克拉”?曹画蛇添足的做法恰恰暴露了:1.不懂德语。学会德语发音就知道“Bach”怎么念都像“巴赫”绝非“巴哈”。2.曹在选词用句方面的“标新立异的追求”,“不让全部人听得懂”,以显示其“文化大师”的风采。有意思的是,在采访德国音乐大师埃森巴赫(Esohenbach)时,曹对同样的词根“bach”,却采用了“巴赫”的译法。

  在前面讲述到的女主持人的节目中(还是“普通话”为专题的那期),在讲到“戛纳”的“戛”的读音时(曹轻而易举地念错了),曹为了显示其英语水准,在专家解释读音时,抢话大叫道:“这不是念‘卡纳斯’吗!”——戛纳的法文是Cannes,用法文念就是“戛纳”,这是很好的音译的典范。但曹却为了作秀,强行用英文的读法来读法语,结果就是“隔江千万里”。难道曹认为法国人会用英语来拼读他们的城市吗?连英美人在谈到这个城市的时候也是用法文来念,曹大概是全球第一个公开在媒体上把戛纳搬到英美去的人。

  其实外语水平的高低跟主持人的主持水平没有直接的关系,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中国主持人不需要在作节目的时候说英语。在这样的情况下,曹仍就要见缝插针的大秀外文的行为令人乍舌。况且是在可以准备的情况之下,还大出洋相就让人不得不佩服其外文方面表现的不自量力。

上5页上一页678下一页